隆回龙牙百合

隆回龙牙百合

曾胜程洛冰

隆回龙牙百合,隆回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龙牙百合为药用百合,是百合中的精品,以其瓣形肥大微弯,色泽洁白至宝黄,形似龙牙而得名。隆回是我国龙牙百合的原产地、主产区,也是世界龙牙百合集散地,20世纪50年代,隆回县被周恩来总理命名为“中国龙牙百合之乡”;年,又被中国品牌管理协会认定为“中国金银花、龙牙百合特色产业之都”。隆回龙牙百合以其鳞片洁白完整大而肥厚、味淡不苦、营养丰富而著称,内含丰富的生物碱、淀粉、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被誉为食中珍品,具有养阴润肺止咳、肖心安神、刺激胰岛素分泌而降糖、抗疲劳、抗癌、美容养颜等作用,有主治阴虚燥咳、失眠多梦、痛风及止血通便的药理作用。

百合为药、食、观赏三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由数十片肉质鳞片抱合而得名,别名山丹、倒仙、百合蒜、大师傅蒜、蒜脑薯、夜合花等。原产于我国,已有多年的种植历史,现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的多个国家。主要食用百合有龙牙百合、卷丹百合、兰州百合等,以龙牙百合品质最佳。

百合有很深的文化内涵,有百事合心合意之寓意,代表纯洁高尙、健康幸福、团圆和谐、发达顺利。世人都非常喜欢百合:日本将百合花当贡品送给天皇;美国犹他州印第安人曾在灾荒时用百合鳞茎充饥,并在法律上规定不允许在百合生长的地方打仗;天主教以百合花来纪念圣母玛利亚;而法国、梵蒂冈等国更是以百合花为国花。

中国是最早发现百合的食用、药用、美学价值并人工栽培的,更赋予她丰富的人文精神。百合花素有“云裳仙子”之称,是代表吉祥如意的风水花卉。南北朝时期梁宣帝萧察的《咏百合》诗第一个写出了百合之美:“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抑。甘菊愧仙方,丛兰谢芳馥。”苏轼“堂前种山丹,错落玛瑙盘”;陆游“方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舒岳祥种得百合“渍蜜蒸根润上池”;董嗣杲以百合“只堪当肉润吟肠”;宋代诗人王右丞大赞百合煮肉对泪囊炎的治疗效果:“冥搜到百合,真使当熏肉。果堪上泪无,欲纵望江目”;乾隆皇帝的百合诗“接叶开花玉瓣长,云根百叠可为粮。却教艺苑传佳话,岁轴图成兆吉祥”,为其极少数被世人吟诵的诗篇;何逊、宋祁、苏辙、王夫之等诗人、学者咏百合的诗芬芳了诗坛,陶醉了读者。文人雅士借百合言志,民间将她作为吉庆喜日的馈赠礼品,海外华人寿庆婚宴更是少不了百合。

据记载,隆回北山镇种植龙牙百合已达余年。相传卢生隐居望云山修炼时,就经常采摘、挖掘野菜、野果为食。一次,他挖出一株圆圆的、像大蒜头一样的野生龙牙百合,回庙里煮熟一尝,香而微甜味,后来他常挖野生龙牙百合为食,变得精神矍铄、容光焕发。他尝试培植龙牙百合获得成功,用百合为周围百姓治病,并将栽培、食用方法告诉百姓,从此隆回种植龙牙百合。宋代开始,隆回龙牙百合成为贡品。到了清代,隆回大面积种植龙牙百合,清朝《宝庆府志》、《邵阳县乡土志》均有记载:“百合,邵阳出者,特大而肥美”,“经长沙、汉口、广州,远销国外南洋等地,很受外商欢迎”,“在国际市场上享负盛名。”

隆回南部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是优质龙牙百合品质形成的关键,其年平均气温16.9°C,冬季无酷寒,无霜期长,土壤肥沃,有机含量高,富含硒元素,是龙牙百合生长的理想区域。由于百合轮作最少间隔3年,实现规模化生产有一定困难。为扩大种植,隆回的百合种植能手到外省一些与隆回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种植,结果生产出的龙牙百合品质、外观、色泽、口感都不如隆回本地种植的,更证明龙牙百合离不开隆回的土壤气候环境。隆回龙牙百合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认证,并多次在全国农博会上获得金奖。

隆回龙牙百合的传统制作加工工艺非常讲究,剥片、清洗、煮烫、干燥、回软、包装等每道工序,全部手工操作,如有一道工序出现偏差,都会影响质量。

现在,龙牙百合产业成为隆回县的特色扶贫产业,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加工经营模式,形成一体化产业链,常年种植面积4万亩,年产值达7亿元。他们还与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湖南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合作,开发出鲜百合,百合干片、百合精粉、百合面、百合粉丝、百合饮料等产品,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和著名商标。产品远销欧洲、日本、韩囯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全世界华人的餐桌上,隆回龙牙百合是少不了的美味佳肴。龙牙百合不仅成为农民脱贫増收的“金果实”,名列湖南重点发展的中药材“湘九味”之一,湖南卫视精心摄制并播出了隆回龙牙百合形象宣传片,全县龙牙百合种植牛人大赛已连续举办多期,年8月31日,中央电视台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主题晚会也向全国推介了隆回龙牙百合,龙牙百合成了隆回县一张闪亮的经济文化名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h/75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