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切花百合生产种植指南2
栽培管理
栽培基质国外大型专业化生产商一般会在种植百合前的4~6周对温室内的栽培土壤基质采样并送相关机构进行分析,以获得其栽培基质的EC值、pH值、CEC值、C/N值、密度、含盐种类及数量等相关数据,这些分析机构也会给百合生产商提供基质改良方面的参考建议,以给百合生长提供最适宜的栽培基质。国内的百合种植者也应重视基质对百合生长方面的影响。笔者所了解的一些种植者在生产百合过程中产生病虫害大多数都是使用了不良的栽培基质而引起的。许多种植者肯花大价钱购买进口优质种球,而在栽培基质方面却掉以轻心。“高投入高产出”要建立在包括温室设施、基质、光照、温度等好的栽培环境和好的栽培技术之上,其中任何一环不到位都会影响全局。
(1)基质选择。首先基质要干净,无病虫害侵染,没有种植过百合或百合科其他球根类花卉,如郁金香、风信子、铃兰等。百合忌连作,连作极可能发生大规模的病害。最典型的病害是受丝核菌侵染,丝核菌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在百合芽未长出地面之前开始危害百合,等荛长出基质后,其表面会有碰伤或昆虫咬食产生的棕褐色斑块,此时对其进行控制已经太晚。尽管丝核菌不会进一步对其造成伤害,但其所产生的伤口很可能被其他病原物侵染而导致脚腐病或腐烂病等毁灭性病害。
(2)pH值。基质的pH值也非常重要。亚洲杂交系百合和铁炮杂交系百合基质pH值要在6~7之间,东方杂交系百合基质pH值要在5.5~6.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不可取,pH值过高,影响百合植株对铁、磷、锰的吸收,pH值过低会促进百合植株吸收过多的铁、锰、硫,抑制钙、镁、钾的吸收,导致百合的锰、铁、硫“中毒”或缺乏钾、钙、镁等,特别是缺钙,是导致叶烧病的主要原因。
(3)EC值。百合对高EC基质较为敏感,高EC值的基质会影响茎杆的高度。对切花生产而言,花材高度是衡量其可利用价值的重要条件,所以,在百合生产前一定要确保生产栽培基质的EC值等于或低于1.5mS/cm(包括施肥),EC值较低能为生产过程中施肥和浇灌较高的EC值的水留下空间。当基质EC值达到2mS/cm时,百合根系会被灼伤。
(4)增加有机质。百合根系喜排水性、透气性、持水性好的基质。黏重的基质不适合栽培百合。增加基质中的有机质含量可明显改善基质的排水性、透气性、持水性。另外,可在栽培基质中加入发酵腐熟的牛粪或稻壳,牛粪或稻壳必须腐熟一年以上,未腐熟或其他动物如鸡、马、猪粪尽量不要使用太多,以免肥力过高,使基质EC值大幅上升,灼伤百合根部。发酵腐熟的稻壳或牛粪含少量养份,主要起到改良基质的物理特性的作用,施用未经处理的泥炭苔也可以起到类似的效果,使用泥炭或草炭还能降低基质的EC值。
改良物名称
使用量/㎡
腐熟时间
注意事项
稻壳
30kg
12~14个月
切忌使用过量或未腐熟的稻壳
牛粪
1m3
12个月左右
切忌使用过量或未腐熟的牛粪
泥炭苔
3m3
不需要腐熟直接使用
不要使用使用过且有病虫害侵染的泥炭苔,也不要使用调整pH值的泥炭苔,尽量使用原泥炭苔
草炭
5~6m3
不需要腐熟直接使用
国产草炭pH值不稳定,使用前需检测清楚,不要使用使用过且有病虫害侵染的草炭
百合生产中不要使用含氯或氟的栽培基质,在做基质改良时,有些种植者会使用珍珠岩或蛭石改良基质的持水性、透气性、排水性。但有些来源不明的珍珠岩或蛭石里含有氯化物和氟化物,对百合生长很不利,尤其是过量的氟化物对百合伤害十分明显,如叶片灼伤,类似叶烧病,只是发病部位可能在下部叶片或全株。
种球处理购买种球后,可将未解冻的种球放在避光温度保持在10℃~15℃的环境缓慢解冻12~48小时,解冻时要打开塑料覆盖物,不要在高温直射阳光的环境解冻,解冻后应马上种植,不能种植的可在0℃~2℃避光且没有强风的环境中最多存放2周。高温贮藏和贮藏时间过长会使百合鳞茎提前萌发和根系提前发育,会影响后期百合品质。对于过了最佳贮藏期的百合种球,即使价格便宜,种植者最好也不要购买,这类种球的花和茎杆长度都没有保证。
百合种球种植前应进行消毒,可使用杀菌剂处理,国内一般采用浸泡法,国外多采用喷施法,以避免浸泡过程中病原物对百合鳞茎的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
下期将介绍百合栽培种植中前期管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h/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