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灵芝功效,对话冬令进补区政协举行

11月25日,一个初冬周末的午后,政协委员们在上海中医药大学进行了一次养生之旅,走进博物馆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古老传承,聆听区政协委员、上海中祥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勇讲授“生物灵芝与野生灵芝养生价值的区别”,与世界药膳协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文小平交流“冬令如何食补调理”等养生问题,在休闲中与健康为伴。

以下,是孙勇委员精彩演讲的部分记录,分享给大家。

灵芝是中国珍贵中草药的代表,和虫草、人参、鹿茸并称为四大珍品。

大家普遍认为灵芝越大越好,生长时间越长越好,但实际上对于灵芝的研究发现表明,消费者的认知存在着一点偏差。

我们要了解灵芝,就要了解灵芝的生长过程,然后就知道灵芝该怎么吃了。孢子是灵芝的种子,是灵芝成熟后萌发出来的。当孢子被弹射到自然界外,到达一个木质纤维比较丰富的环境,就会萌发。

孢子萌发之后,就会形成灵芝菌丝,菌丝分泌酶,酶分解木头里的纤维素,把纤维素转化为自己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再合成灵芝的有效成分。当外界营养不间断供给,就会无限量生长。而当外界营养供应不上,就不再生长,开始自我转化,消耗自我营养,长出灵芝的菌柄,形成灵芝的样子,这叫做纤维化的过程,也叫作形成子实体。

灵芝真正活性的部分,在萌芽之后、菌丝开始转化成木质化之前,这个过程中灵芝的功效是最强的。古时候吃灵芝的效果比现代好,是因为药农不会把孢子粉刮下来单独入药,而是将孢子、菌丝、子实体结合起来,一起入药。所以如果要吃灵芝,将孢子粉和子实体的提取物放在一起吃,功效是最好的。

灵芝最大的特点就是性温,不像人参偏阳,不像铁壁石斛偏阴,几乎所有人群都可以服用,起到保健的作用。灵芝有很多的功效,最主要的是调节免疫,而且是双向调节。免疫力低了会生病,可以通过提高免疫力来抵抗疾病。免疫力高了,就会在器官出现问题的时候,身体没有任何反应,灵芝可以拉低免疫,达到平衡。

以下,是文小平教授精彩演讲的部分记录,分享给大家。

第一张图,是中医中最基本的东西,运用五行和自然界、人体之间的关系,想传达给大家的是人与自然要和谐。

一年有四季,中医有五季,第五季名长夏。日历中立夏在五月的下旬,立夏后不是马上进入暑热,而是进入黄梅天。黄梅天一直下雨,这个时候湿气大。而有这样一类人,在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胃口不好、困倦、消瘦、睡不好的症状,俗称苦夏。这是因为脾胃的问题,脾胃弱的人消化功能差,差了就容易湿。当外界湿又大,人体本身又湿的时候,就形成内外失和谐,就是所谓的苦夏。

中医当中正常的养生,应当是春天调肝,夏天调心,秋天调肺,冬天调肾,长夏调脾胃,一年过下来,心肝脾肺肾调一圈,那么身体就好了。

木火土金水代表中医,肝心脾肺肾和它并列,外圈的大图叫做相生,内圈的五角星叫做相克。

什么是相生?从自然界的角度看,木头点燃是火,木生火;木燃烧尽了是灰,灰入土,火生土;土里蕴藏了各种矿藏,矿藏代表了金,土生金;矿藏在高温下融化为液体,金生水;有了水,自然界中大树根生叶茂,水生木。我们把脏腑代进去,就变成了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任何一个脏腑都有我生和生我,我生者为子,生我者为母,母子之间是密切联系的。

什么是相克?这个五角星从任何一个点都能一笔画下来,这个顺笔画的过程叫做相克。从自然界看,木克土,大树根深叶茂,水土就不流失;土克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克火,着火了就用水浇;火克金,金属被烧了,会融化;金克木,大树用金属做的工具,会被砍开。任何一个脏腑,也都有我克和克我,将其作为兄弟姐妹关系,那么我克者为弟弟,克我者为哥哥。

再把相生和相克加起来看,以肝为例。心是肝的儿子,肾是肝的母亲,脾是肝的弟弟,肺是肝的哥哥。中医当中,整个五脏六腑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一个成员发生了问题,其他成员一定会想办法去帮忙,可能会帮正忙,也可能会帮倒忙,也可能不高兴了互相撒气。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生气了叫做怒,怒伤肝。但怒的时候最先表现出来的是心慌,肝没疼。别人说“别气了,吃饭去吧”,我们会回答“不去了,气都气饱了”,脾胃变差了。这就是一种转嫁,欺负弱者,肝受了伤,就去欺负儿子心和弟弟脾,自然界是这样,人是这样,在中医界脏腑也是这样。

冬季寒邪,气对人体有三个影响。第一个伤阳气,中医所讲的阳气有三种。第一种卫阳,指皮肤最外表的感受,天气一变,衣服穿的少了,我们马上就会觉得冷。第二种脾阳,譬如说有些人一受了凉就会拉肚子。第三种肾阳,老年人最明显,一到冬天就开始手脚不灵活了,晚上小便多了,也长了。第二个是血液循环问题,在冬季天气寒冷,血液循环变得缓慢,心脑血管疾病非常容易发生。第三个是外界问题,中医叫作“收引”,凡是有关节病的人,到这个时候都僵了,不能动了。这都是自然界带给大家的,是在冬天要考虑到的问题,我们要及时预防。

该怎样进行养生呢?从起居的角度看,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上五六点钟太阳还没有出来,阴气很盛,如果出门的话,阳气很容易受损。所以家里有老年人的,要告诉他,千万不要在早上五六点钟出门了。

饮食当中要注意温补,适当地增加一些温热养阳的食物。羊肉、狗肉皆为适合于冬令食用的温热食品。还有牛肉、鸡肉(包括乌骨鸡)、鳝鱼、鳗鲤等,此外龙眼、荔枝、核桃、大枣等也是冬令温补的常用之品。

我们到了冬天的时候,自然地会去吃羊肉、喝酒,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保护阳气,但往往会矫枉过正。温热太过的时候容易伤阴液,比如空调开太高就会觉得干,在冬令进补的过程当中要注意顾护阴液。

民间有“萝卜白菜保平安”的说法,萝卜炖羊肉这种做法,很多老百姓认为是由于萝卜可以解羊肉的腥,甚至萝卜煮完了就扔,光吃羊肉,这是错误的。

萝卜白菜是凉性的,而且是养阴的,我们的原则是用萝卜的凉来养阴,来平衡羊肉的温、燥热,达到寒温平衡。民间的谚语是有道理的,冬天伤了阴液,就要从萝卜白菜里补。

冬天男性要保护阳气,多食温热食品;女性要保护阴液,多食蔬菜根皮。煮萝卜炖羊肉这道菜,家里独生子女是男性的就要多放羊肉,是女性的就要多放萝卜。

冬天养生我们要注意补肾,养肾要增咸、增黑,咸味入肾,黑色补肾。

什么是黑呢?看上去是黑的,比如海带、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香菇、发菜、乌骨鸡、海参等等,这些食物有补肾,乌发,降血脂,嫩肌肤,延缓衰老的功效。

举个例子,我们每天早上会喝豆浆,但是所有季节都喝黄豆浆,或者把五谷杂粮打在一起喝,这是错误的。我们要按着季节来,冬天黑豆浆,秋天白豆浆,夏天赤豆浆,春天绿豆浆或黄豆浆。

米也有五色,黄米、黑米、血糯米、白米和绿米(产量少,比较罕见),冬天补肾可以吃黑米。

什么是咸呢?海里的东西都是咸的,有海带、紫菜、海藻、牡蛎、海蜇、淡菜、乌贼、海参、螃蟹、蛤蜊、虾;陆地上有猪腰、猪血、猪蹄、猪心、鸭肉、鸽子、牛鞭、鸽蛋、粟米。其中鸭肉、螃蟹是凉的、冬天吃的时候,要比夏天多放葱姜;粟米也是凉的,粟米主要指小米和血糯米,煮小米时可以加一些糯米、红枣等热性食物来平衡。如果胃不好又血糖高,小米中可以加山药。

再讲讲常用的十大食用补品,热性的有大枣、核桃、桂圆,凉性的有百合、莲子、米仁,平性的有蜂蜜、银杏、黑木耳、黑芝麻。

如果睡眠不好,可以吃大枣、桂圆、百合、莲子来安心神。四品连用,效果叠加,但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来确定比例,平性的,可以按1:1:1:1来放;寒性的,大枣、桂圆多一点;热性的,百合、莲子多一点。

食补是一个慢慢调理的过程,不是立马见效的,但一旦有效了,就长久有效。

(秦靓)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名医会诊
白癜风在哪里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123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