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试卷5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分值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告诫(jiè)弥漫(nímàn)霎时(shà)推推搡搡(sǎnɡ)
B.虔诚(qián)蠕动(rú)蜷卧(quán)接踵而至(zhǒnɡ)
C.翌日(yì)灼热(zhuó)俯瞰(kàn)沟壑(hè)
D.草甸(diàn)蘸到(zhàn)渠水(qú)翡翠(fěi)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寒噤迂回前呼后拥怒不可遏
B.蜿蜒演绎穿流不息厉厉在目
C.缭绕妩媚轻歌曼舞纷至沓来
D.闸口硕大亭台楼阁五彩斑斓
3.根据句意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________入砚池中,被________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________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________进了渠中。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
A.掺蘸摆投
B.混蘸摆投
C.混蘸挂没
D.掺蘸挂没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
B.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C.由于几日来连续的强降雨,街道都已经到了万人空巷的程度。
D.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眉山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6.根据所提供的情境按要求表达。(6分)
年8月9日晚,“中国横渡第一人”张某经过36个小时奋战,成功横渡兴凯湖,完成了人类不间断畅游最长淡水湖的挑战。
(1)你作为一名中学生,请给张健发条短信,向他表示祝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学校派出的小记者,对张健进行采访,你该怎么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前不久,媒体报道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将为感谢公安部门而送的锦旗上的“捍”错写成了“撼”,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5分)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代表故宫博物院向社会致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谈一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壶口瀑布》选段,回答问题。(14分)
黄河在这里由宽变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寸寸地剁去。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8.对下列句子的表达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②黄河在这里由宽变窄,由高而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
③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
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A.说明描写记叙议论
B.记叙抒情记叙议论
C.记叙抒情抒情描写
D.说明描写抒情议论
9.作者为什么说壶口“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作者想通过描写壶口瀑布的壮美和柔美,表达怎样的心声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黄河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请谈谈我们中华民族哪些事例能体现出黄河的这种个性。(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分)
三峡之秋
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现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升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拥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轮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过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2.三峡秋天总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文中摘要填空)(2分)
13.本文在写法上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转移观察点并选择富有特征的典型景物,多角度表现三峡之秋的各自情态。请你根据选文填空。选文描写三峡秋天的早晨、中午和下午的景色,分别突出了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多角度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14.“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这句话意思是()(3分)
A.月亮出现的时间不确定,估计不准。
B.山太高,挡住了月亮,看见时,它和山崖贴得那样近。
C.作者一时没有注意看,月亮很快便升到了山顶。
15.指出文中第③、④、⑤自然段加点的三个代词所指代的是什么?(6分)
(1)“它”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叶子时期的梅
①我找不到那丛梅树了,因为我来的不是时候。我是在初夏的一个下午,进入这片水边的花地。如果是寒意未减的早春,远远地就能看见它,那金黄的花色啊,曾怎样地让一双冷寂的眼睛充满温情。那时的花园是沉睡着的、等待复苏的废墟,到处是冰硬光滑的旧年的枝条,而一树腊梅的开放,正像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可是现在,绿叶掩盖了世界,我只能在回忆里呼吸它独有的芬芳。
②我在枝枝叶叶间徘徊。我后悔当初没有在梅的枝子上留下刻痕,我忽略了我并不认识它的叶子。我记得,它长在一丛丁香的身旁。但丁香淡紫的碎花也已落尽,丁香的叶子我同样分辨不出。我是多么无知。
③我不能这样轻易走掉,因为梅就在这里,或者是这一棵,或者是那一棵。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一定用了它的语言向我指示,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明。不然,我就不必再费周折。低头寻觅,地上没有落花飘零的踪影,更不见我当日留连驻足的行迹。都被风吹去了,都被雨打去了。泥土啊,你什么都知道,可你什么也不告诉我。后来,我发现了枝头残存的花穗,虽已干枯,但我认得那细小的模样就是丁香。找到了丁香,也就找到了默然的梅。
④可爱的你呀,藏在自己的叶子里。但我还是找出了你。花朵是你的脸吗?叶子是你的衣裳吗?我不知道,你有太多的神秘。
⑤腊梅的叶子碧绿油亮,并无奇异之处。与花相比,叶是寂寞之物。从深春到晚秋,这丛梅树将一直寂寞下去,在层层叠叠的浓阴里度过无人折弄的安宁时光。它会被许多人遗忘,被许多眼睛所忽略。
⑥我凝视着它,凝视着叶子时期的梅,我想记住它。
⑦对于梅,人都喜欢它花开时的鲜艳、雪天的热烈。梅花,“梅”字后面总要跟着一个“花”字。踏雪寻梅的逸致、梅花三弄的韵事,也都是冲着花来的。这样的爱,短暂而肤浅。花凋谢,人消散,曲终了。灿烂之日,人众如云;繁华过后,陌不相识。
⑧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而绝非如诗人叶芝的《当你老了》中所写的:“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绝不是这样!我不怀这样的心思来看它。青枝交错,碧叶婆娑,这才是梅最年轻最富有的辰景。就像当初它并不需要谁的所谓寻求和赞赏,如今它也不需要谁的所谓记取和安慰。而且我还知道,这也正是梅最纯洁最快乐的日子。没有了那些真真假假的嘴唇、那些虚虚实实的眼目,一棵树,会活得更真实,更自由,更健壮。
⑨如果花是一种显露,那叶就是一种隐藏?我喜欢这种隐藏。
⑩临走,我摘下两片梅叶,我要拿回去,向人询问:“你认识它吗?”
?但此刻分明有一个声音提醒我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
16.文章第③段说“它一定知晓我的心事”,你知道“我的心事”指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中第⑧段说:“今天我来,就是要看看无花的梅,看看它的长久和佳美。”这里的“长久”和“佳美”分别体现在哪里?请联系上下文回答。(2分)
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佳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揭示“叶子时期的梅”特点的一个句子是什么?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又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参照下面示例,品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3分)
示例:第①段画线句把在废墟中凌寒怒放的梅比作贫穷岁月出现的一堆黄金,突出了梅花的光彩夺目,抒发了作者赞叹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文章最后一段说:“无所谓显露,也无所谓隐藏,人或知,或不知,对于一丛腊梅又有多少意义呢?”这句话作为全文的收笔,有何深刻意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饱经沧桑后,老画家被迫住进了一间搁置多年的老房子,房子连一扇窗户也没有,一进去就有一种憋闷的压抑感。老画家笑哈哈地拿出一张洁白的画纸贴在墙上,然后在上面画了一扇窗户,画得如同真窗。他顿时感觉屋外的阳光和空气像流水一样涌入小屋。
读完上面的材料,你想到了什么呢?请以“画一扇窗给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字的作文,可以记叙你的经历,也可以发表你的见解,抒发你的感受。文体自定(诗歌、戏剧除外)。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信息相关的名称。
(来源:网上免费分享资料。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精彩回顾
一、高考语文模拟卷: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广东一模)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茂名一模语文试题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肇庆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福建省漳州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滨州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辽宁卷)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岳阳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9:年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
99.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8:广东省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
98.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7: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
97.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6:河北省张家口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96.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5:辽宁省大连市年高三语文双基测试卷
95.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4:顺德区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94.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3:济南市届高三十一学校联考
93.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2: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三月质量检测
92.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1:届新高考山东卷模拟训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3.重磅:高考各省市语文模拟卷第三辑30套来袭!
2.重磅:高考各省市语文模拟卷第二辑30套来袭!
1.重磅:高考各省市语文模拟卷第一辑30套来袭!
二、高一试卷
17.高一试卷17
山东省威海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6.高一试卷16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15.高一试卷15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4.高一试卷14
广东省深圳市—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13.高一试卷13
黄冈市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12.高一试卷12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度(上)高一语文试题(新高考)
11.高一试卷11
-学年浙江省温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10.高一试卷10
山东省淄博淄川区-学年上学期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9.高一试卷9
江苏省盐城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高一试卷8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7.高一试卷7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6.高一试卷6
山东省肥城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高一试卷5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高一试卷4
海南省—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高一试卷3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高一试卷2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1.高一试卷1
山东省威海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高二试卷
23.高二试卷23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22.高二试卷22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21.高二试卷21
浙江省-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20.高二试卷20
天津市静海区-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9.高二试卷19
山东省肥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8.高二试卷18
天津市-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7.高二试卷17
浙江省嘉兴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6.高二试卷16
江苏省连云港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5.高二试卷15
江苏省启东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14.高二试卷14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3.高二试卷13
泰安市-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12.高二试卷12
江苏省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1.高二试卷11
山东省泰安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高二试卷10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9.高二试卷9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8.高二试卷8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高二试卷7
山东省枣庄市-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6.高二试卷6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高二试卷5
湖南省常德市-学年高二12月联考语文试卷
4.高二试卷4
浙江省金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高二试卷3
海南省—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
2.高二试卷2
吉林油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高二试卷1
年湖北省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九年级试卷
9.九年级试卷9
淮滨县届九年级语文一摸试题
8.九年级试卷8
年河北省石家庄市3月份九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7.九年级试卷7
年江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6.九年级试卷6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5.九年级试卷5
年河南部分重点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4.九年级试卷4
福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3.九年级试卷3
-学年(上)厦门市初三年质量检测
2.九年级试卷2
江苏苏州-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
1.九年级试卷1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八年级试卷
4.八年级试卷4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3.八年级试卷3
文山市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
2.八年级试卷2
钟祥市胡集四中-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1.八年级试卷1
八年级十二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六、七年级试卷
6.七年级试卷6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5.七年级试卷5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阶段测试卷
4.七年级试卷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3.七年级试卷3
-学年福建省厦门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七年级试卷2
七年级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1.七年级试卷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七、作文精选:
5.高考作文
作文范文哪里找?看这篇《人民日报》的时评:《让善良成为生命的底色》
4.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题里的人文精神
3.高考作文应用文备考(三):书信、发言稿、读(观)后感(格式+注意点+典题+范文)
2.高考作文应用文备考(二):演讲稿、倡议书、慰问信(格式+注意点+典题+范文)
1.高考作文应用文备考(一):贺信、辩论稿、表扬信(格式+注意点+原题+范文)
八、视频合集
18.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34:《别董大》(诵读+讲解+书写)
17.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33:《春夜喜雨》(诵读+讲解+书写)
16.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32:《望岳》(诵读+讲解+书写)
15.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31:《绝句》(诵读+讲解+书写)
14.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合集第一辑(1-30)
13.视频
古典诗词中的中国意象和中国精神(8集)合集——“梅兰竹菊”“风花雪月”系列
12.视频
《李白在安陆》(1-3)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1.视频
《楹联里的中国》(1-1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0.视频
《诗词中国》(1-8)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9.视频
《齐鲁家风》(1-6)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8.视频
《朱熹》(1-4)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7.视频
《千年书法》(1-8)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6.视频
《诗画江南》(1-8)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5.视频
《弟子规》(1-9)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4.视频
《苏东坡》(1-6)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3.视频
《宋之韵》(1-2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2.视频
《二十四节气》(1-24)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视频
《唐之韵》(1-2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九、集智备课
11.古诗鉴赏视频微课
合集(1-7集: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语言……)
10.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9.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庖丁解牛
7.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教案:《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6.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电影素材:《哦,香雪》
5.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电影素材:《百合花》
4.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雪莱《致云雀》
3.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闻一多《红烛》
2.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沁园春长沙》
十、基础夯实
1.基础夯实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课本现代文知识点汇编
十一、教案在线
2.教案在线
八年级:《新闻采访》教学设计
1.教案在线
七年级:《谁是最可爱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p/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