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祝作品丨刚刚收割的田野上落下了点点星

白癜风一对一精细化治疗 http://m.39.net/pf/a_5777821.html

厦门诗人,第期诗人简介

林建祝

厦门市集美区灌口镇铁山村人,年入伍,退伍后在厦门市集美保安公司工作。曾发表过小说、诗歌和散文,为《人民文学》创作函授中心学员。

林建祝作品

公园里飞过一只落单的白鹭风景湖公园的水面飞过一只落单的白鹭洁白的羽毛让我想到皑皑的白雪和雪下覆盖的生命从它飞翔的角度和姿势看有些疲惫或许刚刚经历了一场风暴失去了信仰和飞翔的力量湖边的杨柳频频向它招手并不足以挽留和感动湖中有一艘龙舟那只落单的白鹭在上方盘旋湖底的淤泥与欲火沉浸在河床多年水草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鼓起惊涛骇浪等待春天里的潮水漫上堤岸真正的远行才会开始那只落单的白鹭,也会找到失散多年的伙伴灯塔一个讨海的老人不再畏惧大海用沙哑的声音歌唱漂泊的生活沉默不语的灯塔回忆起热带风暴,和起伏闪亮的浪花妈祖的信徒,虔诚和信仰如同红树林根植于滩涂海岸天空吐纳着白天黑夜大海吐纳着彩霞、海浪和双桅船从清晰到朦胧的画面,回荡看不见命运之帆在海浪闪电般的出神入化中水手笃定灯塔能够指引航向并默默地守护在大海洞房被抬上花轿的那一刻她的命运就摇摇晃晃远方的诱惑,摁进胸前大红的花朵一路上的唢呐声回荡在山谷纷繁的脚步,践踏路旁的野菊花贫瘠之地过早地催开爱情之花盖头巾下有一张忧伤的脸幸福期待着百合花开摇曳在寒冷的枝头屈从于山村的陋习她走进姑换嫂的婚姻殿堂洞房花烛夜婚床掩映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也延续着一代代流传的香火世俗的眼光被吱吱呀呀声所取代令她难以启齿的记忆也是她苦涩生活的开始老照片一年中有几个重要的日子如清明、冬至和大年三十族人们要聚在一起祭拜祖先和逝去的亲人祠堂里供着许多亲人的老照片在黑白的相片上有些发黄但并不妨碍我们的祭拜和思念尘埃也住满了祠堂在烟雾弥漫中时间与空间的置换这是我们与亲人们最近的见面从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上看到了和蔼可亲和忧伤的脸时光穿越岁月仿佛听到有人喊我回家吃饭喊我乳名的声音一张崭新的照片刚刚挂上那是几天前刚刚逝去的二伯母头发斑白,转眼就是一生相思树和犁小时候在相思树下玩数着谁在地上捡最多的相思树籽我们望着田间耕作的老牛、犁和父亲犁像一把沉重的枷锁深深地勒进牛的脖子里父亲的吆喝声溅落在田野老牛不时望着树荫下的青草上学时我用相思木做了一把弹弓为了找到一对均匀对称的枝桠我在相思树林里转了好几天长大后踩着父亲的脚印去耕地父亲用一棵十几年的相思木为我斧削了一把新犁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用相思木父亲说相思木有韧性不易断裂我似乎明白了相思树开着一朵朵小黄花又结下一颗颗相思籽落下的树籽,四十年后依然会生根发芽纠结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弯腰的父亲,像一把镰刀一只黑兀鹫在麦田里觅食低矮的老屋,传来了母亲的咳嗽她病了多年屋檐下来来去去的燕子她都不认识一张高考录取通知书在门前徘徊着夜晚很静刚刚收割的田野上落下了点点星光最后他决定明天去城里打工绿皮火车绿皮火车从村外驶过滚动的车轮,经过我的童年并且还要经过我的青年、中年、老年绿色的车厢装着许多陌生的面庞我跟在后面,追着轰鸣的笛声没有人告诉我火车最后停在哪里是否亲切地在一个拐角等着我直到我身穿戎装走进军营梦中穿过家乡的铁轨站台上的面孔结满白霜雪遮盖了村庄、坟墓也遮盖了铁轨我伏在冰凉的土地上泪水在枕木上发芽、开花长成军营里的树,站在边疆越来越远的汽笛声喊着我的乳名,有些苍老像我的父亲陶我本是尘土一族见惯了尘世更迭也经历过风雨肆虐有人把我挖出来揉我,捏我,哄我把我架在炉中逼我说出口中的秘诀又把我穿上彩衣出售到世界各地以至我的兄弟姐妹们流离失所有人出于怜悯有人出于好奇于是纷纷出手而我心中有太多的委屈直到有一天装不下泪水便鳞鳞龟裂夜光环走进圆博苑炽热的阳光依然在九月徘徊白鹭习惯从红树林起飞也对退潮后的海滩恋恋不舍月光环以独立的姿态迎接每一天白天像一面镜子照着花花草草粉墨登场也照着尘世间的不平和虚伪夜晚像一轮美仑美奂的月亮人间美好的祝愿都在这里圆满一个虚构的月亮有人要挂在窗前独守月色有人却守着卧病在床的母亲月光环呀,月光环如彩虹般诱人的色彩透过虚无缥缈的月光看海上起伏不定的波浪一艘在吃水线上漂泊的船也如期的归航客观与真实——读诗人林建祝的诗有感◎禾青子我一直认为诗应该也是一种可以反映客观和真实的文学体裁,因此也把自己这些年的写作当成一种接近生活写实的记录。后来一段时间我甚至特别在意给自己的每一首诗都标上日期,好像这样就能够为自己生命中的每一次心路历程都留下可以追踪的自我痕迹,这一点也许有违诗歌写作天才论的主流观点。在接触很长一段时间后,我很愿意把林建祝看做一个同类诗人。当一个人将生活历程作为安排文字的地方,他的诗歌就有可能给读者带来真有其事的感觉,从这组诗中的任何一首,不管对人的思考或者对事物的抒情,我们总能找到诗人真实发声的东西。比如在其诗歌《纠结》中一个穷苦人家孩子对继续学业还是去打工的犹豫,面对一张录取通知书带来的内心纠结用近乎白描式的叙述铺设出了通往人心的坚实铁轨。已经不是属于那种以技艺来作为转动诗歌之海的船桨的天才写法。很显然承认诗歌是平常生活的一部分,帮助林建祝达成了自己能够信得过的语言。他的作品处处布下了通往生活与人性的暗道,总能找到日常中那最值得一提的情节。不但能从“风景湖公园的水面/飞过一只落单的白鹭/洁白的羽毛让我想到皑皑的白雪和雪下覆盖的生命”《公园里飞过一只落单的白鹭》找出自己的心灵风景。还能从苍茫的海面辨认出自己的灯塔。“在海浪闪电般的出神入化中/水手笃定灯塔能够指引航向/并默默地守护在大海”《灯塔》。这种以真诚为导线的作品,完全有能力牵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欣赏其直接的清晰可辨的特质之路。日本诗人松尾芭蕉写道:在真正理解的世界保持崇高心智,然后回到日常经验的世界,寻找美的真理。读林建祝的诗,我发现,他常常能从日常的事物和贮存的记忆库挖掘出那种感人肺腑的对应物。比如《洞房》一诗中,“一路上的唢呐声回荡在山谷/纷繁的脚步,践踏路旁的野菊花/贫瘠之地过早地催开爱情之花/盖头巾下有一张忧伤的脸”仿佛让我们看到了那远去的乡村地平线。“在烟雾弥漫中/时间与空间的置换/这是我们与亲人们最近的见面/从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上/看到了和蔼可亲和忧伤的脸”《老照片》则提醒着那些曾经被我们遗忘的可信赖的亲情。甚至在《相思树与犁》这首诗中也有着让人感觉不错的符合自传需要的基石。当然对于林建祝来说,这样的诗歌虽然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基本目标,倘若要成为重要诗人,可能还需要一种更为锋利的音调,还必须经历一种推翻自己语言和句法的长时间苦行,在每首诗中催生出更多的东西。如他的诗歌《陶》中所写到的那样:“有人把我挖出来/揉我,捏我,哄我/把我架在炉中/逼我说出口中的秘诀。”而不仅仅是依靠这种长期写作形成的巩固感和稳定感。但实际上,诗借助客观与真实还原了自己的生活,在庸常中构建诗意,已经足以获得一些令人欢欣的难得的善果了。因为“看海上起伏不定的波浪/一艘在吃水线上漂泊的船/也如期的归航。”《夜光环》禾青子.01.19

往期回顾

第期   陈 功作品

第期高翔作品

第期祝俊作品

第期庄永庆作品

第期孤翎作品

第期陆十一作品

第期张勇敢作品

第期伤水作品

第期阡陌作品

第期林懋予作品

执行主编:海约

编辑:海约颜非海中央

投稿邮箱:pz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p/956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