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ldquo百合rdquo
时至7月下旬,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到目前为止只生产出了6个热带气旋,除了2月份的超强台风“蝴蝶”外,其余5个热带气旋的强度均为热带风暴,并且在2月下旬至6月上旬期间,出现了超过3个月的台风空窗期,今年的西北太平洋台风季,用“惨淡”一词形容也不为过。
~年西北太平洋逐月平均台风个数
按照往年的惯例,7~9月份是西北太平洋台风的集中爆发期,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数据,~年间,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生成26.8个热带气旋,其中7~9月份的台风数量14.7个,占比超过全年台风生成数量的一半。
即将登陆日本列岛的热带风暴“百合”
但现在,时间已经移步至7月下旬,西北太平洋只生成了6个热带气旋,并且有5个是热带风暴强度,今年第6号热带风暴“百合”在北纬30度附近加强成为热带风暴后,次日便登陆日本列岛,减弱为低气压。
在强厄尔尼诺的影响下,副热带高气压长期掌控着西北太平洋,热带扰动在热带辐合带形成后,导致今年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整体偏弱,时至7月,我们依然感受不到热带气旋的威胁。
那么,今年的西北太平洋台风季,是一直颓废下去,还是在最后时刻,一鸣惊人?或许我们可以在历史中寻找到答案。
年的太平洋台风季是有记录以来热带气旋生成个数最少的年份之一,全年只生成热带气旋个数14个。当年第1号台风“奥麦斯”出现在3月中旬,第2号台风“康森”则出现在7月上旬,中间出现了近4个月的空窗期!作为生成台风个数最少的年份,年应该被遗忘,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年是西北太平洋是有记录以来台风个数最少的年份之一
进入10月,一个生成于关岛西南的热带扰动90W扭转了局面,在生成的次日,90W便被命名为“鲇鱼”。“鲇鱼”彻底改写了年西北太平洋台风季,在被命名7天后,即10月18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鲇鱼”给予了公里/时的风速和百帕斯卡的气压评定,我国中央气象台也认定“鲇鱼”中心附近最大风速高达72米/秒(17级超强台风的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为58米/秒)。“鲇鱼”几乎成为了年超强台风“泰培”以来西北太平洋最强烈的热带气旋!
年超强台风“鲇鱼”
典型的案例并非独有,年的“鲇鱼”并非个例,远在上个世纪末的年,也是历史记录生成台风数量总体偏少的年份。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热带气旋个数仅15个,与年的情况不相伯仲,并且当年的首个热带气旋在7月上旬才出现!
但在年的10月份,情况有所改观,一股热带热带风暴在当月10日形成,并被命名为“谢柏”,并经过3天的发展后达到巅峰强度,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定“谢柏”为5级超级台风(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心最大风速达公里/时,中心最低气压百帕斯卡。“谢柏”成为了当年最强烈的台风,也成为了西北太平洋少有的强台!
年超级台风“谢柏”
生成一个强大的热带气旋需要充足的条件:接近30℃的海表水温、微弱的垂直风切变和良好的高空辐散环境,在今年的大环境背景下,西北太平洋中低纬度地区被强势的副热带高气压所掌控,使得多数热带气旋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热带气旋没有机会发展。
今年,在副高掌控下的西北太平洋水温整体偏高,蕴含着丰富的热量,只要条件充分,就有机会生成一个强大的热带气旋,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h/6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