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江湖的水到底有多深鱼龙混杂的

(本文为PPTV聚力财经原创出品)

“苏享茂事件”仍然在发酵。(《程序员之“殇”:震撼了整个金融圈!让他走上绝路的不是事业失败,而是……》)

而大家的目光,也逐渐从对女主角“翟某”,过渡到了相亲网站上。

那么问题来了:

通过相亲网站找到“真爱”的几率有多大?靠“相亲网站”来寻找另一半真的靠谱么?深陷亏损“泥潭”的相亲网站该如何“自救”?

1

相亲网站——一个和爱情无关的“市场”隐喻

光靠冰冷的“数据”,找到真爱的几率有多大?

“每个渴望爱的人,都值得被珍爱”,“1.7亿注册会员,给你千万里挑一的机会”……这些相亲网站的口号,无疑戳中了每一个单身人士的痛点。

朋友圈太窄、性格内向、宅,所有贴着这类标签的人,都是相亲网站乐见的“潜在用户”。

那么相亲网站又是如何帮这群人找到对象的?大多数是通过冰冷的数据、算法,对两者的“软件、硬件条件”进行对比考量。

每个注册相亲网站的用户,都需要填写两大类资料:

硬件条件,包括身高、年龄、体重、收入状况等,这是注册网站时的必填信息;软件条件,则是一些自我描述的词汇,如“喜欢摄影”、“乐观”、“酷爱运动”、“老实”等等。至于这些主观词汇是否能精准衡量一个人,那就见仁见智了。

之后,网站就通过用户给出的一系列条件,通过特定的算法,找出契合的对象,从而为双方穿针引线。

当然也有复杂一点的,比如一家相亲网站号称引入美国婚恋专家的模型,将个人划分为“表演者型”、“老干部型”、“挑战者型”等等。

可久而久之,你会不会觉得,这像极了一个场景:

走进一家超市,挑选你想要的商品。电视、地铁、公交站等广告打得火热的商品,将会是你的优先考虑项(类似于相亲网站中的VIP会员),而其他的,你就会根据你想要的标准,譬如“营养”、“价格实惠”、“热量低”(类似于软硬条件),来进行筛选,最终买单付款。

在相亲网站找对象,像极了一场大型的“爱情买卖”。

相亲网站本身就是一个和爱情本身无关的市场隐喻,将每个用户都培养出快速浏览、筛选、剔除的“购物”习惯。以利益最大化(外貌、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为指向,对其他人进行评估,同时也被别人评估,进而形成一种基于交换价值的虚假社交关系。

在这里,认识一个陌生人成本变得极低,没有一定的场景和故事情节作为铺垫,最后还剩下什么?

2

相亲网站上的“造假成本”有多少?

囚犯变警察、诈骗犯变高管,谁能为网站上的虚假信息买单

在法律检索平台无讼上搜索“世纪佳缘”,共有法院判决起,其中刑事起,民事起,涉及有期徒刑的起。

前脚刚走出监狱,转身就成了公派留学的人民警察;十一天前享受完洞房花烛夜,十一天后便成了月薪两万的单身贵族;诈骗罪缓刑期还未满,摇身一变竟成了“纪委干部”……这些都是发生在世纪佳缘平台上的真实案例。

简单的网页背后,既促成了陌生人的相识,也成为不法分子释放恶欲的鱼饵。那么相亲网站的审核门槛到底有多高?造假的成本又有多少呢?

本着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有记者尝试着在世纪佳缘网站上注册了个账号。

实测过程

填完基本信息,注册之后,就弹出了一个“我承诺”的小页面。在该页面上清楚地显示着:世纪佳缘承认无法确保每个会员信息的真实性。有些人觉得这是善意的提醒,也有人觉得这是变相的“甩锅”。

其实不仅是世纪佳缘,像百合网的服务条款里也有类似的免责声明:

点击“我承诺”之后,便到了推荐和匹配环节~毕竟,世纪佳缘是搜索模型,基于大会员库和推荐引擎,给用户自我选择的空间。

点击“联系她”之后,就跳出了加入VIP会员的优惠信息。

这福利中包含了一项:查询对方靠谱度。之前苏享茂与前妻翟某,就是在世纪佳缘“一对一红娘服务”的撮合下见面的。

在世纪佳缘中关村线下门店,记者只需带着身份证扫描前台







































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卡介苗预防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h/344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