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药知识之百合补虚药补
百合,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卷丹LiliumlancifoliumThunb.、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var.viridulumBaker或细叶百合LiliumpumilumDC.的干燥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中文学名:百合
别称:韭番、重迈、中庭、重箱、摩罗、强瞿、百合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单子叶植物纲
目:百合目
科:百合属
种:卷丹、百合、细叶百合
采收时间:秋季采挖
用量:6~12g
毒性:无毒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入药部位干燥肉质鳞叶。
性味味甘,性寒。
归经归心、肺经。
功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主治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相关配伍1、治耳聋、耳痛:干百合为末,温水服二钱,日二服。(《千金方》)
2、治咳嗽不巳,或痰中有血:款冬花、百合(焙,蒸)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咽下,噙化尤佳。(《济生方》百花膏)
3、治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渣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百合知母汤)
4、治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七枚(擘),生地黄汁一升。上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升,去渣,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
5、治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金匮要略》百合滑石散)
用法用量6~12g。
炮制采集加工秋季采挖,洗净,剥取鳞叶,置沸水中略烫,干燥。
炮制方法蜜百合:取净百合,照蜜炙法炒至不粘手。每lOOkg百合,用炼蜜5kg。
生理特性卷丹:鳞茎近宽球形,高约3.5厘米,直径4-8厘米;鳞片宽卵形,长2.5-3厘米,宽1.4-2.5厘米,白色。茎高0.8-1.5米,带紫色条纹,具白色绵毛。叶散生,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5-9厘米,宽1-1.8厘米,两面近无毛,先端有白毛,边缘有乳头状突起,有5-7条脉,上部叶腋有珠芽。花3-6朵或更多;苞片叶状,卵状披针形,长1.5-2厘米,宽2-5毫米,先端钝,有白绵毛;花梗长6.5-9厘米,紫色,有白色绵毛;花下垂,花被片披针形,反卷,橙红色,有紫黑色斑点;外轮花被片长6-10厘米,宽1-2厘米;内轮花被片稍宽,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尚有流苏状突起;雄蕊四面张开;花丝长5-7厘米,淡红色,无毛,花药矩圆形,长约2厘米;子房圆柱形,长1.5-2厘米,宽2-3毫米;花柱长4.5-6.5厘米,柱头稍膨大,3裂。蒴果狭长卵形,长3-4厘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百合:鳞茎球形,直径2-4.5厘米;鳞片披针形,长1.8-4厘米,宽0.8-1.4厘米,无节,白色。茎高0.7-2米,有的有紫色条纹,有的下部有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通常自下向上渐小,披针形、窄披针形至条形,长7-15厘米,宽(0.6-)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具5-7脉,全缘,两面无毛。花单生或几朵排成近伞形;花梗长3-10厘米,稍弯;苞片披针形,长3-9厘米,宽0.6-1.8厘米;花喇叭形,有香气,乳白色,外面稍带紫色,无斑点,向外张开或先端外弯而不卷,长13-18厘米;外轮花被片宽2-4.3厘米,先端尖;内轮花被片宽3.4-5厘米,蜜腺两边具小乳头状突起;雄蕊向上弯,花丝长10-13厘米,中部以下密被柔毛,少有具稀疏的毛或无毛;花药长椭圆形,长1.1-1.6厘米;子房圆柱形,长3.2-3.6厘米,宽4毫米,花柱长8.5-11厘米,柱头3裂。蒴果矩圆形,长4.5-6厘米,宽约3.5厘米,有棱,具多数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细叶百合:鳞茎卵形或圆锥形,高2.5-4.5厘米,直径2-3厘米;鳞片矩圆形或长卵形,长2-3.5厘米,宽1-1.5厘米,白色。茎高15-60厘米,有小乳头状突起,有的带紫色条纹。叶散生于茎中部,条形,长3.5-9厘米,宽1.5-3毫米,中脉下面突出,边缘有乳头状突起。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鲜红色,通常无斑点,有时有少数.斑点,下垂;花被片反卷,长4-4.5厘米,宽0.8-1.1厘米,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花丝长1.2-2.5厘米,无毛,花药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黄色,花粉近红色;子房圆柱形,长0.8-1厘米;花柱稍长于子房或长1倍多,长1.2-1.6厘米,柱头膨大,径5毫米,3裂。蒴果矩圆形,长2厘米,宽1.2-1.8厘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h/3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