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镇82岁老夫妇坚持制作传统关席,只为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工业化进程中,部分民间传统艺术开始萎缩甚至消亡,如木板年画、雕刻、竹编、草编....然而这些作品还能有一件是手工制作的,已显得弥足珍稀!

在两个月前小编给大家分享了两篇有关即将濒临失传的手工艺推文(点击???传统工艺|百合关席濒临失传,70岁老人执着坚守横县百合镇竹编面临绝世,因纯手工太耗时无人继承),许多朋友看后都感慨,这些传统工艺,这些老手艺人该何去何从?其实,传统工艺不仅具有美的艺术,更具鲜明的中华文化特点,也是我们传承的重点。但是,现在年轻人很少有人会喜欢这些即辛苦,又不好学,讲究又多的传统工艺了。但,对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又能如何拯救?作为喜爱摄影、喜欢记录的我们,只能抓紧时间把传统工艺制作收录好,到许多年后翻出告诉子孙,这就是我们先祖们的勤劳、智慧....

10月28日,从县城驱车20分钟左右到达百合镇六加村,再次拜访还能制作手工关席,还在坚持制作传统手工艺的零大爷夫妇。可是,来到看到的是屋门紧闭,过道处摆放织席机....想必家中没人吧,跟隔壁邻舍打听后得知,今天是百合镇圩日,零大爷夫妇上街摆摊卖关席去了。真不巧,今天是看不到现场制作了。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到街上探寻零大爷,顺便了解如今的关席市场如何...到了现场,零大爷夫妇很热情欢迎我们的到来,也看到了销售景象并不热闹,零大爷夫妇也依然乐观,不愁卖不出地在那看着人来人往....用零大爷的话说,只要我们还能动、还能出来卖关席,就不会让想要买关席、喜欢关席的顾客买不到,更不用太过忧愁每圩卖得多少!

零大爷夫妇每到街日都在街口摆摊

现场了解买卖情况

10月29日,前一天看不到关席制作过程,我们这天继续前行,一定要见到拍到。早上九点多我们已到零大爷家中,此时的零大爷夫妇已经在制作席子了,问他们为何这么早就已经做了不少席面了?零大爷笑呵呵说,不起来早点做活呀,一天都完成不了一张席子,现在人老,手脚不灵活做工慢,每天天亮就要起床准备一天的反反复复工作了请....看现场采访+关席制作???

视频中是用百合镇本地话进行交流。交流过程也详细了解到许多我们曾未知道的,零大爷夫妇今年已82岁高寿,做关席从记事起就跟着父辈制作至今,几十年如一日,一穿一敲一拉多次制作出一张席子...并靠这门手艺养育7个儿女。在改革开放以前,村中家家户户都种有关草,家家户户都以关席为生,改革开放后,增加经济收入的门路逐渐增多,做这些即枯燥又没多大收入工作的人少了,到现在整个横县唯独零大爷夫妇俩在坚持做关席!零奶奶还回忆说,以前做得最疯狂时,每天去做农活回来后都要加班加点织席,一天织得最多有五张左右,而且零大爷每到各乡镇的圩日都去摆摊卖席,去到最远的是贵港了,以前没有交通工具,都是步行的,每次零大爷挑担去摆卖时,都很害怕他路上出事回不来,因为挑着重担又要日夜赶路,怕他身体吃不消....直到现在回想也依然有那份担心、紧张!不过,如今生活条件好了,还在坚持做只为让年轻人还懂有关席,让怀旧的人还能见到儿时的生活用品。只是,现在都82岁了,手脚也越来越笨重,不像以前年轻力壮时一天随随便便都可以织到3张席子,现在一天勉勉强强只能织出一张,也不懂自己还能做到什么时候,不过只要还能动,就坚持把这传统工艺做下去,毕竟这一张席子也是这一生的酸甜苦辣...

现场看着,零大爷夫妇一穿一敲很有默契,很顺溜地制作,我们也现场体验编织的“乐趣”....今天也把体验感受给大家分享,当时体验之后才懂什么是“站着说话不要疼”,看着简单的动作操作,有什么难的,我和小伙伴一个负责在一旁穿关草,另一个敲压关草,只要把一条草一穿而过,另一个再用力敲压就完事了。谁懂单凭穿草都要零大爷教了三五次都做不成功,极度考验思维敏捷+动手灵活度,而且还很有顺序讲究,穿的第一条草是单叶,第二条必是双叶,一单一双,一条接一条,绝不能乱,不然席面不平整,不成样了,还有在穿的过程中不能急、也不能太慢,还要极好的眼力瞄好空隙才能完美穿过。在敲压关草时也不是凭靠臂力举起近二十斤的木条就可以的,在一压一提间要分清前倾斜压、后倾斜提,秩序不能乱....当时我们几手忙脚乱体验了十多分钟,都压到十根草,要知道做成一张席子得敲压多根关草的,按照我们的速度一个星期都做不出一张席子!只能用零大爷的话说,这些工序都是需要极大的默契+娴熟的手工+耐力才能操作的,我们也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才做到技艺娴熟、精湛的,不过手怀也积下了大肿包!

长年累月的操作累下娴熟的技艺,也留下了关节炎

上图为零大爷手把手教如何制作席子

零大爷还说,能做成一张席子不单是穿草压草而已的,还要准备好主绳,工序就是撕麻条、编麻条。现场中我们也体验了,似乎这会比压关草席简单,但是在编麻条时我们总是编不成,小木转不听使唤。零大爷一直说不需要去划转它,只要后扯就转了,可是我们依然傻愣愣做不到....下面是体验过程图???

经过两天的探访,小编也不禁感叹反问,时间推移,社会发展,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很多传统手艺的地位也跟着发生变化,特别是一些不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手工艺,将面临着被淘汰的严峻形势,然而,传统手艺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技艺,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独特魅力。这些传统工艺,这些老手艺人该何去何从?

你可能还想看

1.秋天,又是吃鱼生的旺季!

2.惊!横县居然有如此惊艳的稻田艺术!

3.走进横县乡村风景点,走进大自然,以诗歌创作形式宣传美好事物、弘扬文明新风

4.大家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家

横县

5.这才是横县最美的地方!

6.横县的三大奇山,你去过了吗?

7.这个秋天,我想和你一起去横县

投稿有奖

《醉美横县》致力于原创图文发布,努力挖掘地方的最美风景、独特风情、城乡建设、特色美食!

欢迎读者们踊跃投稿!把你看到的,你感受到的美景美食,用文字+图片分享给大家!







































中科UM-D
中年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h/190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