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有方百合栽培技术续集
中耕管理是追求百合女神的关键,此阶段不能有任何闪失,否则将前功尽弃,后面的也就不能YY了。实际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啦,就是得腿脚利索点。春天气温回升后,选晴天或阴天及时浅松土除草;百合喜干爽,只需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田间不积水;忌高温高湿,遮荫降温;土壤封冻前,春季出苗前,清明节前后,株芽成熟打顶,要及时施肥;而后5月下旬打顶摘心,适时摘除花芽,6月中旬抹除珠芽,保留养分。下面具体操作,可是手把手教的,学不会,你就找个墙角哭去吧!
——六月合
中耕除草
百合在9~10月栽植后,应注意防除杂草。第2年春季气温回升后,百合很快出苗,选晴天或阴天及时松土除草。松土宜浅不宜深,将表土锄松让阳光照入,可提高地温,促进百合早出苗,但不能锄深,否则会伤害百合的芽。2~3月份出苗前少量补肥。
注意:在雨天或雨后切忌踩踏田块,以免踏实土壤,造成鳞茎腐烂。除草应在土壤干燥时进行。
清沟排水
百合耐旱怕涝,土壤粘湿易导致百合鳞茎得病腐烂。在冬季,雨水较多,容易造成大田积水,所以要结合施肥培土进行清沟,到2~3月份出苗前,通过中耕除草,少量补肥,再加深田间沟系,做到排水畅通,大雨后田间无积水。冬前春后如遇干旱,要及时进行灌溉,防止土壤过分干旱,造成种球干枯、萎缩,影响地下生长。但灌水不可过多,以湿润土壤为宜。5月上、中旬,幼鳞茎鲜嫩多汁,在温度高、湿度大、土壤透气性差的情况下,易引起病害。
遮阴降温
遮荫是防高温的一种措施,苗期加盖稻草,对百合后期生长有利,可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土温。
施肥培土
秋季栽植的百合,在土壤封冻前追肥1次。每亩用猪牛粪kg左右铺撒畦面。如条件可能,可用腐熟饼肥50~80kg,效果更好。春季出苗前,如土壤肥力差或基肥不充足,可补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用量为15~20kg,但不可过多施用碳酸氢铵和含酸重的过磷酸钙及氯化钾,以免烧伤将要出土的幼芽。如果补施草木灰,则效果更好。一般情况下可先补肥后松土,在表土晒白后,再进行清沟,把沟底的积泥重新覆盖在畦面上。于4月上旬清明节前后,百合苗逐步长高约在10cm时,要及时施肥提苗,促进秧苗生长。当百合株芽成熟,标志百合已进入后期生长,在及时收获株芽后,如百合叶色逐渐变浅,说明养分已失调,必须增加养分防止百合早衰。此时要适量补施速效化肥。百合开花期,每亩用20kg碳酸氢铵对水浇施,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另外,也可在叶面喷施浓度0.2%的磷酸二氢钾,以满足百合后期对磷、钾的需要。此外还需注意在打顶后要适当控制追肥,特别是氮肥,以防止茎叶过旺生长,影响鳞茎发育肥大。
打顶(摘心)
5月20至5月25日前后,为百合打顶的适宜时期,一般在苗高40cm就需要打顶,使地上植株高度控制在45cm左右,这样既保证植株有一定的生长量和叶面积,又可及时调控,减少养分不必要的消耗,使营养物质向株芽和地下鳞茎转送,加速鳞茎的发育生长。打顶宜选晴天中午进行,以利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入。
摘除花蕾
及时摘除花蕾,可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使营养转入地下鳞茎中,促使鳞茎发育。摘除花蕾,宜在花序形成,组织尚未老化,可用手折断时进行。如过迟,不但养分消耗较多,而且较难折断,费力较大。摘除花蕾需要连续进行多次才能除净。
抹除珠牙
适期早收珠芽有增产趋势,一般情况下,6月中旬是收获珠芽的适宜时期,收获时间过晚不但影响百合产量,珠芽成熟后也会自动脱落。如不准备用珠芽繁殖种珠,可提前采摘珠芽,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百合产量。收获珠芽宜选晴天进行,要防止折断植株和打掉上部绿色叶片。
追女神腿脚利索当然重要了,你还得排除外界的干扰,让病虫害这些流言蜚语滚开,这事就成了。看好了,病害主要有叶枯病、病毒病、百合疫病、立枯病、鳞茎基腐病、软腐病、炭疽病、百合斑点病;虫害主要有蚜虫、蛴螬、线虫、螨类。不过放心吧,六哥早已开挂有招,在这里我只能说,兄弟就只能帮你到这里了!
——六月合
病虫害防治
病害:病害危害百合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病毒病、百合疫病、立枯病、鳞茎基腐病、软腐病、炭疽病、百合斑点病等。
1)叶枯病又称灰霉病,是百合植株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发病时,叶片上通常有黄褐色至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块,大小不一,长2~10mm,某些斑块的中央为浅灰色,边缘呈淡紫色。从6月上旬起因雨水多,雾露重,病害扩展较快。
防治方法:将患病植株的叶片集中烧毁,防止病菌传播;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以免病菌通过土壤传播;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抗病能力,注意清沟排水,及田间通风透光;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倍液,75%百菌清倍液喷雾,10~15天1次,连续2~3次。
2)病毒病该病是百合受害较普遍,较难防治的一种病害。叶片变黄,或发生黄色斑点、条斑,急性落叶,植株萎缩,花蕾萎黄不能开放,花冠开裂。植株受病害侵染后,生长、开花不良,甚至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目前,对病毒病主要是通过预防来解决,已经受害的植株就很难治好。主要有下列措施:及时防治蚜虫;防止接触传染,不要经常用手或工具接触百合植株,以减少植株传染病毒的机会;拔除受害严重的植株。
3)百合疫病常于6~8月发病,主要危害茎和叶片。茎和土表下面的茎杆上,形成水渍状乃至褐色斑块,受害植株很快死亡。
防治方法:将病株掘起集中烧毁或深埋;注意清沟排水,中耕除草不要碰伤根茎部,以免病菌从伤口侵入;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原粉倍液喷洒,喷洒时应使足够的药液流到病株茎基部及周围土壤。
4)立枯病嫩芽感染后根茎部变褐色、枯死。成年植株受害后,从下部叶开始变黄,然后整株枯黄以至死亡。鳞片上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块。
防治方法:该病为土壤传播,应实行轮作;播种前,种球用1:的福美双溶液?渍杀菌;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使幼苗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出苗前喷1:2:波尔多液1次,出苗后喷50%多菌灵倍液2~3次,保护幼苗。发病后,及时拔除病株,病区用50%石灰乳消毒。
5)鳞茎基腐病植株茎基部渐变为暗褐色至腐烂,叶片下垂且变黄,上部叶片表现正常,但植株停止生长,最终死亡。常在植株生长中后期、气温升高、连续阴雨后转晴而突然发生病害。
防治方法:除用药剂处理种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农业栽培措施相配套;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种球,加强种球贮藏保管措施,防止种球失水。
6)软腐病鳞茎变软并有恶臭。鳞片上先发生水渍状斑块,然后发黑,上面还能长出厚厚的一层霉。在温暖的条件下,1个受害鳞茎2天内就会全部烂掉。
防治方法:选择无病种球繁殖;采挖和装袋运输时,尽量不要碰伤鳞茎,贮藏期间应注意通风,最好放在低温条件下。
7)炭疽病叶片发病,常产生椭圆形、淡黄色、周围黒褐色稍下凹的斑点。花瓣发病,则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花蕾发病,则开始产生数个至10多个广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周围黒褐色,中间淡黄褐色狭长的病斑,成熟后病斑中央稍变透明。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或深埋;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种球严格检疫,栽前用倍代森锌溶液喷洒种球。
8)百合斑点病初时,叶片出现褪色小斑,逐渐扩大为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多数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黑枯死。
防治方法:清除病叶,并烧毁;严重时,可用80%代森锌倍液喷洒,防止蔓延。
虫害:虫害危害百合的主要害虫有蚜虫、蛴螬、线虫、螨类等
1)蚜虫是危害百合最普通的虫害之一,吸取植物汁液,使植株萎缩,生长不良,严重影响开花结果。
防治方法:消灭越冬虫源,清除附近杂草,进行彻底清田;发病初期喷洒敌敌畏1倍液。
2)蛴螬是金龟的幼虫,主要在土壤内活动,危害百合的鳞茎和根,吃去根系和鳞茎盘,直至破坏整个鳞茎。在7~8月鳞茎形成期间危害最重。
防治方法:合理安排茬口,有条件的最好实行水旱轮作;施用腐熟有机肥,以防止招引成虫来产卵;在田间出现蛴螬危害时,可挖出被害植株根际附近的幼虫进行人工捕杀;施用毒土。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g,拌细土15~20kg做成毒土。
3)线虫危害百合的根组织,茎叶发黄,叶片边缘焦枯脱落,导致开花不良,最后植株逐渐死亡。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集病株残体烧毁,以减少病原;避免连作;将土壤酸度调至pH值5或以下,则线虫病可大为减少。
4)螨类螨可成群地 寄生在百合鳞茎中,使鳞片(特别是鳞片基部、鳞片盘周围)腐烂,叶片枯黄。
防治方法:实行轮作;用1倍的三氯杀螨醇浇灌种球。
END
声明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h/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