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百合精彩散文元宵节的灯第
元宵节的灯
作者张红霞
华灯初上,霓虹闪烁,小城的夜色更加旖旎,迷人。色彩斑斓的灯光,不仅彰显着小城的现代气息,也使小城夜色愈加妩媚。
随着城市亮化,小城的灯光成为夜幕降临后小城人茶余饭后争相观赏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美丽的永宁湖公园亦被七彩的霓虹灯妆扮的宛若出浴的仙子。在夜色中璨若星辰,美妙绝伦。我和先生携手漫步在这灯火阑珊处,来来往往赏灯的人们说笑着,按动快门,留住美好。我和先生沐着欢声笑语,边走边聊。我们的话题从日常生活的琐碎到工作的喜怒哀乐,从春暖花开到雪落倾城,从传统春节的习俗美食到元宵节的花灯。眼前亦真亦幻的灯光将我的思绪带回到了童年时的元宵节……
那时,我住在乡下一个宁静的,美如世外桃源的小山村里。春节的喧嚣还未褪去,元宵节的气息就已经扑面而来。我至今记忆犹新的是那时候元宵节的灯。那时,元宵节前几天,外公就开始在院子里摆弄那些竹子。只见外公不慌不忙地拿竹刀娴熟地把碧绿的翠竹劈成粗粗的或是细细的均匀的竹篾儿。那竹篾儿在他手中上下翻飞,不一会儿,就像变魔术似的,一个圆圆的灯笼就编好了。外婆把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彩纸糊在灯笼外面,再细心地贴上好看的剪纸图案,外婆的一双巧手那时可是十里八乡公认的。经外婆的巧手剪出的图案栩栩如生,花样繁多,比如,鲤鱼童子,凤凰戏牡丹,二龙戏珠,喜鹊登枝等等。然后,外公再给那灯笼做一个用木头制成的圆圆的底座,在底座的中心,从反面钉上一个大小合适的钉子。外公一边钉钉子一边告诉一脸好奇的我,那是插蜡烛用的。最后,外公会在底座上穿一根细细的铁丝,这铁丝要折成大半个椭圆的形状,把圆圆的那端穿过灯笼,是让我提灯笼用的。这样,我的元宵节花灯就大功告成了!我的小眼睛顿时笑的眯成了一条缝儿。
等到元宵节的晚上,我迫不及待的和小伙伴们欢天喜地的一起赶着去赏花灯。我们通常会亲自点燃红红的小蜡烛,小心翼翼地插在灯笼里。然后,手执花灯从村子的各个方向走来,聚集在一起。在大人们的帮助下,把花灯集中挂在门前的铁丝上或者是树枝上。那花灯排成蜿蜒的长龙,亦仿佛是结满一树的神奇的果子。男女老幼,说说笑笑,评说谁的花灯最漂亮,谁的花灯图案最美,谁的花灯最明亮。元宵节的夜晚,有时会有皎洁的月光,有时会有随风曼舞的雪花。无论是月华如水还是雪打花灯,都被认为是好彩头,取其月圆人团圆或者瑞雪兆丰年之意。那时的元宵节很快乐,很开心,很幸福。
如今,元宵节前,小城的大街小巷都会有琳琅满目的各色花灯出售,令人眼花缭乱。这些花灯也非常漂亮,带着彩色的电动灯泡,还有动听的音乐。可是,我总觉得,这花灯没有我童年的花灯有趣。也许是少了亲情,少了制作时的乐趣吧。
那时的元宵节,城里到处都有大型的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花灯。最有趣的是每个花灯上都粘贴着许多写有灯谜的小纸条。有兴趣的人如果猜对了就将纸条撕下来到指定的地点兑奖。且不说奖品是什么,仅仅参与的乐趣都令我至今难忘。记得那年元宵节,父亲带着我从西花坛一直猜到东花坛,我的手中攥满各色纸条,我心里的那个兴奋呀,如今想来都还很开心!不停地催着父亲赶紧带我去兑奖,父亲笑笑说:“傻丫头,大晚上的,你看大家都忙着猜灯谜呢,明天再去吧。”后来,兴许是跑累了吧,我趴在父亲的肩头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我一觉醒来,我已经在家里了。虽然没有拿到奖品,但是猜灯谜的快乐已经让我心满意足。
如今的元宵节,没有了外公外婆的疼爱有加,没有了父亲的精心呵护,没有了制作花灯的快乐,没有了猜灯谜的乐趣,徜徉在充满现代气息的霓虹灯的流光溢彩中,心绪久久难以平静。元宵节的灯今非昔比,元宵节的情愫却在心底氤氲,温暖余生,成为我此生最珍贵的记忆,在我的生命中化为永恒。
作者简介
张红霞,昵称香水百合;洛宁一高中英语教师,国家级优秀辅导员,省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教师;喜欢文学,热爱生活,相信一切美好皆源自生活;代表作有小说《梅姐》、《莲的心事》。作品散见于《书城》、《洛宁文苑》、《天涯知己》、《云洁絮语》、《河洛风景线》、《洛宁一高》等。
“天涯知己文字平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wy/7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