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病害常见识别图谱及防治方法

百合多生于气候凉爽、土层深厚、肥沃的坡地。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中,鳞茎生长迅速,色泽洁白,肉质较厚。粘质土壤,通气排水不良,鳞茎抱合紧,个体小,产量低,不宜栽培。百合地上部茎叶不耐霜冻,秋季早霜来临前即枯死。地下鳞茎,在土中越冬能忍耐-10℃的低温。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早春气候10℃以上,顶芽开始生长。出苗后气温低于10℃时,生长受到抑制,幼苗在气温3℃以下易受冻害。花期日平均温度在24~28℃时发育良好。气温高于28℃时生长受到抑制。气温持续高于33℃时,植株发黄,甚至枯死。百合怕涝,耐旱。整个生长期土壤湿度不能过高,否则引起鳞茎腐烂,导致植株死亡,因此若雨后有积水,应及时排除。尤其是高温高湿会造成植株枯黄和病害严重发生,影响生长。百合各生育期对光照要求不同,生长前期和中期喜光照,尤其是现蕾开花期,此时若光线过弱,花蕾易脱落,但怕高温强光直射(尤其是夏季酷暑)。百合为长日照植物,延长日照,能提前开花,日照不足或缩短,则延迟开花。

百合病虫害发生的种类较多,但对百合收成有影响的主要是百合枯萎病、灰霉病、叶枯病、病毒病、根腐病、蚜虫、地老虎、蝼蛄等,其中危害损失最严重的是百合枯萎病和百合灰霉病。

  病虫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对百合生产威胁最大的是百合枯萎病和灰霉病。尤其是百合枯萎病,一定要从轮作、选种、消毒等环节入手做好预防工作,以农业防治为主。

  1、枯萎病

  是一种真菌性的土传病害,由尖孢镰刀菌和茄腐皮镰刀菌侵染所致,以尖孢镰刀菌分离频率和致病率最高,为主要病原菌。

  枯萎病发生的过程为:最初底部叶片变黄,茎顶端变浅紫色,轻度弯曲;其次病株底部叶片枯黄或枯萎四分之一至一半,茎上部变紫弯曲;再次病株叶片枯萎一半以上,茎上部严重弯曲;最后全株表现症状,整株枯死,鳞茎盘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在百合枯萎病刚刚开始表现症状时,立即用绿亨一号5克+绿亨6号+根状丰对水10-15公斤或者青枯立克50ml+乙蒜素10ml+绿亨10号10ml灌根,每株灌药液-毫升,不能太少,也不宜过多。每隔5-7天续灌1次,视病情轻重续灌2-4次,同时叶面喷施喷科富液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灰霉病

是百合栽培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茎、花等,叶片上最初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大小不一,周围呈红褐色,内部呈灰白色,病菌在为害部位(表面)密生灰色霉层,通过风雨、气流传播。一般在4-5月开始发病,遇高温、高湿天气迅速蔓延危害。病菌生长适宜的环境条件:喜潮湿,温度为20-25℃,病菌在被害部越冬。

  防治方法:可选用灰锐克1+1或者绿亨6号+绿亨嘧霉胺搭配喷科富液肥40ml兑水30-40斤,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药2-3次,药剂要交替使用,喷雾要均匀透彻。

  3、叶枯病

也是百合栽培的常见病害,病害最初的症状是叶片上出现红棕色的小斑点后,斑点发展连成椭圆形,病斑中央变成黄褐色,严重的扩展至整个叶片,坏死部位在天气潮湿时可形成黄色的晕环,龙牙百合老叶片上的病斑有时出现黄色的斑纹。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1:1:的波尔多液或65%的代森锌倍液,或50%多菌灵倍液。

4、病毒病

以叶片出现症状最为常见,一般叶片缩小变斜,叶正面出现大小不规则圆形斑纹,叶片密生;病株明显矮小,花蕾畸形,色泽变淡,被害严重的鳞茎变小。

  防治方法:绿亨病毒药+喷科富液肥40ml,同时搭配吡虫啉或者啶虫脒防治蚜虫蓟马。

5、根腐病

最初表现为植株下部叶片死亡,而后向上发展,造成上部叶片乃至茎秆死亡。症状表现为根淡棕色,部分根腐烂,严重时造成整个鳞茎腐烂,当鳞茎腐烂后,引起茎根腐烂。

  防治方法:绿亨一号5克+绿亨6号+根状丰对水10-15公斤每株灌液ml,隔7-10天重复灌2-3次。

  6、炭疽病是百合的一种主要病害,特别是露地栽培,遇到春季多雨、天气潮湿,叶片发病迅速,蔓延快,往往造成叶片全部枯死,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

症状主要侵害叶片、花和鳞茎。叶片发病,产生椭圆形、淡黄色、周围黑褐色的病斑,中央稍凹。花瓣被害,产生椭圆形淡红色的病斑。发病严重时,病叶干枯脱落。天气潮湿时或下雨后,叶片病斑上会长出很多黑色小粒点,就是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鳞茎发病,外侧的鳞片产生淡红色不规则形的病斑,病、健分界处明显,以后病斑变成暗褐色并硬化。发病规律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引起。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内越冬;种用的鳞茎也可带菌传病。第2年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引起初侵染。田间发病后,病组织上可以形成分生孢子,造成再次侵染。炭疽病寄主广,不仅仅通过种子和病残组织越冬传病,田间其他作物如辣椒、茄子、瓜类、叶菜类等等,除了葱蒜类作物外甚至包括田间杂草都是炭疽病的传染源。通过风雨传播,都可危害百合叶片和花。所以百合炭疽病防治除要选择无病鳞茎作种外,更要注意田间药剂防治。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选用无病鳞茎作种用。冬季或收获后清除病残组织,减少菌源。   ②药剂防治百合叶炭疽病防治难,主要是与百合叶片有关,百合叶片厚,其他作物发病时,病斑在叶片正反面可同时看到,而百合初发病时,病斑只能在一面看到,如发生在叶背面,往往要等病斑扩展后才能在正面看到,等从正面看到背面的病斑时,已过了最佳防治时间。   药剂防治时必须做到:第一、正反面都必喷到,如果只喷了正面,反面有看不到的病斑,就达不到防治效果;第二、百合叶片厚,病菌寄生于叶片内部,药剂只能杀灭叶片表面的病菌,所以必须连续用药,隔1天用药一次,连续用药3—4次。   药剂选择:70%甲基托布津倍液或苯甲嘧菌酯或者绿亨炭锁,搭配喷科富液肥40ml,喷雾。

7、百合疫病

  百合疫病,又名百合脚腐病,分布于河北、甘肃、陕西、山东、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

  1、症状

  主要侵害茎、叶、花、鳞片和球根。茎部染病初生水浸状褐色腐烂,逐渐向上、下扩展,加重茎部腐烂,致植株倒折或枯死;叶片染病初生水浸状小斑,扩展成灰绿色大斑;花染病呈软腐状;球茎染病出现水浸状褐斑,扩展后腐烂,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

  2、发病特点

  病菌以厚垣孢子或卵孢子随着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厚垣孢子或卵孢子萌发,侵入后引起发病,病部又产生大量孢子囊,孢子囊萌发后产生游动孢子或孢子囊直接萌发进行再侵染。天气潮湿多雨水,尤其是每次大雨后,排水不良,有利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3、防治方法

  采用高厢深沟或起垄栽培,发现病株,及早挖除,集中烧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季钾肥,提高抗病力。发病初期开始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药。

8、蚜虫

主要是危害百合的嫩叶、茎秆,特别是叶片展开时,蚜虫寄生在叶片上,吸取汁液,引起百合植株萎缩,生长不良,花蕾畸形;同时还传播病毒,造成植株感病。

  防治方法与防治病毒病相同。

  9、其他病虫害

  主要是地老虎、蝼蛄啃食幼苗(茎)、蚂蚁、蚯蚓、线虫等为害地下鳞茎及鳞茎盘,造成根腐死苗。

防治方法:①种植前、在定植沟(穴)中亩撒施生石灰30-50公斤。②种植前一定要清除杂草,使用农家肥必须充分腐熟。③用毒死蜱-倍液浇灌根部,防治蝼蛄和地老虎。

  百合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叶片发黄,其原因多是由于栽培管理失调引起。水分过多过少,阳光过强过弱,肥料过多过少都会引起叶片发黄,但发黄的情况不一样,应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加以纠治。

  水黄: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旱黄: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灼黄:强烈阳光直射到一些喜阴的花卉(如吊兰、孔雀竹芋、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缺光黄: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肥黄: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花卉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缺肥黄: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检查盆土,如有干结现象应换土,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浇一些矾水(百合竹是观叶植物应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

赞赏

长按







































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有口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wy/11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