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翻阅兰州百合的家史
食用兰州百合是全国四大百合品系之一,产品以鳞瓣大而肉厚,风味甘甜,营养丰富而闻名,名列栽培百合之首,素有“食用兰州百合甲天下”之称。
食用兰州百合属川百合的变种,地下块茎由数十瓣鳞片相叠抱合而成,因“百片合成”之意而得名。花为总状花序,花下垂,花被火红色,向外反卷,鲜艳夺目,花形大而美观,香气浓郁,是理想的盆栽、切花花卉。其块茎甘甜的风味正合南方消费者的口味,而且食用兰州百合块茎的养生价值也得到南方消费者广泛的认同。食用兰州百合可入药健身、补中益气、理脾健胃、润肺止咳、清热利尿等,是滋补佳品。作为名菜佳肴驰名中外,如“百合雪莲”、“蜜汁百合”、“鸳鸯百合”等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极有声誉。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认为:“食用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亦可称世界第一”。
百合在中国的起源
百合在中国的起源百合原产亚洲东部的温带地区,中国、日本及朝鲜野生百合分布甚广。中国是野生百合资源分布最广的国家,从云贵高原到长百山区,到处都有它的踪迹,遍及南北26个省、自治区,垂直分布海拔—3m之间。中国百合的主要产区有湖阳、江苏南京、宜兴、江西万载、浙江湖州、山东莱阳、甘肃兰州等。中国是野生百合资源最多的国家,也是百合栽培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历史非常悠久,始载于明代万历三十三年(年),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百合在兰州的起源
百合在兰州的起源兰州栽培百合的历史从引种到现在约有多多年,据《皋兰县志》记载,食用兰合系七里河区黄峪沟农民扬万贵世(称扬百合)于年(清咸丰八年)从陕西长武、彬县引种,年清(同治二年)试种成功,到年清(光绪九年)由于当时陕甘总督谭钟林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百合得以大力发展。当时的种植面积近20hm2,单产kg左右。新中国成立后,百合都是以农民自发自愿方式种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北京林学院教授陈俊愉将其命名为“食用兰州百合”,自此以后,食用兰州百合才作为通用名称,有别于其他种植地而闻名全国,由此掀起了食用兰州百合种植的高峰,兰州市的七里河、榆中率先大面积种植,技术推广部门也使用生物培养技术,利用百合花花药培养、鳞片繁殖等措施,扩繁母籽,解决大面积种植对母籽的需求。
欢迎翻阅兰州百合家史!
编辑:小薇
美丽源于选择,品质体现生活
兰州百合,更懂你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