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灯水的现实功德
佛法的真实利益在于减去我们贪瞋痴的烦恼执着,所以用各种各样的因缘方法来引导我们出世、得福得慧。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些因缘方法内里的密意,却一味执着于外表的形相,甚至因而产生更多的烦恼执着,那不仅辜负了我们学佛的初心,更辜负了佛陀苦心的教导。
佛前供花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佛教中,在佛前供奉殊胜、美妙、庄严的物品,比如鲜花、水果、香、灯等,会有无量的功德。但许多初学佛的人,对佛前供花、供果的意义比较疑惑,下面我们来说说佛前供花、供果的因缘和意义。
佛前供花的由来:
佛为天人师(天道与人道众生的导师),佛经上记载了许多天人或天王持花、散花供佛的故事,所以,后世的人,都知道要以花供佛。
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时,也以花供佛,佛经中有个公案:
释迦牟尼佛在修行一大阿僧祇劫后(想成佛要修三大阿僧祇劫),遇到燃灯佛(即定光佛)出世成佛说法度众。
有一天,燃灯佛要入莲花城,该城国王非常高兴,下令城内所有的花店,莲花只能卖给国王,不得卖给其它任何人。
释迦牟尼佛的前身那时因地修行,听说定光佛要进城,就想去买莲花供养佛,因国王已经下令,没人敢卖,所以找来找去都买不到。
怎么办呢?走着走着,看到一位少女手拿七朵莲花,就问她:“我想买莲花都没人敢卖,妳怎么有这七朵莲花?”少女答说:“我就住在卖莲花的花店隔壁,透过关系,用了七两黄金才换得这七朵莲花,若非如此还真买不到呢!”说完捧着七朵莲花就要去供佛。
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就说:“我给你七两黄金,这七朵莲花卖我吧!”
少女不答应,释迦牟尼佛再三恳求,最后少女提出一个条件:“花卖你可以,但你生生世世都要和我结为夫妻,答应了就卖你,否则不卖。”
释迦牟尼佛为了供养佛,只好答应她说:“你有条件,我也有条件,我生生世世与你为夫妻不要紧,但是我要出家时你不可阻止,我儿子要出家你也要让他出家。”少女也答应了。
就这样两人捧着莲花,等定光佛远远走来,就五体投地顶礼而拜。接着当定光佛走近时,就把莲花往空中抛上去(散花)。
佛行走时,很多人跟在四周一直散花,佛有无量无边的威神之力,所散的花在佛的上面形成一个伞盖,佛走到哪里,伞盖就跟到哪里。
两人把莲花抛上去,七朵花都固定成伞盖的一部分。将花供佛之后,他们也跟着佛走,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后来定光佛对大众说法,佛就说:“不要小看这个人,他再过很久一段时间,就会在娑婆世界成佛。”定光佛当场在大众面前为他授记,当来成佛,佛号为释迦牟尼佛。
以花供养佛菩萨,有四点意义:表示对佛陀的尊敬;表示对佛陀的奉献;表示对佛陀的感恩;表示学习佛陀的教化,以佛为师。
经典中罗列供花的种种功德果报,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盘。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
今生貌美为何因?前世鲜花供佛前。
就是说你用鲜花供佛,会得到长相貌美的果报。
一切植物结果前必先开花,花是代表因。所谓“花开结子”,花是结子的因。没有花开的过程,也表示未有结果的收获。所以“供花”的意义在于供花是因,得到佛的授记是果。
佛案前供花,也是提醒弟子要多播种成佛的因,将来才有成佛的果。什么是成佛的因呢?一切利他的善行,一切自净的提升都是成佛的因。有了代表因的“花”的提醒,我们才会常常自勉自励,检讨自己的行为,向着成佛的目标前进。
佛前供果
供果属于供食的一种,向佛陀供食是为了祈愿众生身体上飢饿之苦消除,同时心灵上得到「禅悦法食」。
往昔印度有一对贫困的母子,一天,当儿子打算吃母亲为他淮备的午餐时,看见一位托钵的比丘。儿子心想自己一家过往生已没积累资粮,如果今生还不累积,下辈子将会更贫困,于是便以清净的恭敬心向比丘供食。凭藉此一功德,他下世就转生为王子,衣食无忧了。
佛陀开示供食、供果有十种意义:
1.寿命延长;
2.身相圆满;
3.四肢有力;
4.记忆不忘;
5.智慧辩才;
6.见者生欢喜;
7.资财丰足;
8.人天自在;
9.命终生天;
10.速证佛果。
果是代表结果。佛教最重视因果法则的,万事万法不离因果,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细微至一言一行一念,都有因有果。所以看到鲜果,便提醒自己要小心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希望有善果,就必定在起心动念间含藏善因善意。佛教徒希望达到最高的果是什么呢?就是成佛果。即是能够“自觉、觉他、觉满”,智慧慈悲都最圆满。为了提醒自己要达到这个圆满的佛果,所以佛教徒常把鲜果供在佛案。
佛前供灯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详细,有部经叫《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里面宣讲了供灯的十种功德:
一、照世如灯。供灯者生生世世如同世间的明灯,转生为人也是人中之王,慧灯照亮整个世界。
二、肉眼不坏。供灯者肉眼非常明亮,不会变成盲人,也不会成近视眼。有些人眼睛看不清楚,需要戴度数很高的眼镜,一层一层的,这说明以前没有供过灯,这辈子应该好好供。开玩笑!但确实有这个功德。
三、得于天眼。供灯者将来会获得五眼中的天眼。
四、善恶智能。能辨别善法和恶法,懂得一切因果取舍。现在世间上许多人极为盲目,不知善恶取舍,而供灯者的智慧超越其他人。
五、灭除大暗。具有超胜的智慧,能灭除自他相续中的一切愚痴黑暗。
六、得智能明。自己的智慧超群众人,不受外界的各种诱惑,有辨别取舍的能力。
七、不在暗处。生生世世不会转生在邪见或者黑暗的地方,住于光明的殊胜之地。
八、具大福报。转生为具有大福报的众生。世间人认为大福报就是有钱、有地位、有轿车、有房屋、有人民币或者有美金。其实我认为真正有福报的人,终生不会造罪业,具有修持善法的机会。没钱不一定是福报浅薄,一个人即生中遇到佛法,行持佛法的机会圆满,就是有大福德的人。
九、命终生天。命终后不会堕入恶趣,而会转生天界。其他经典中也说,长期供灯的人不会生于恶趣,而是上生天趣,即使投生人间,也生于高贵种族的家庭中,不会生在具邪见者的家里。我们极个别道友生长在具有邪见的家庭中,父亲的邪见如山王,母亲的邪见也极其严重,孩子以微薄的力量很难转变他们。而供灯的话,生生世世不会转生到这种家庭中。
十、速证涅槃。很快的时间中能证得圣者的果位。
佛前供香
供香圆满具足了上供下施功德的殊胜方便,供香时心安住于本体法,自性光明任运自显,大悲周遍化现出无量无边之庄严云具,于一念顷上供养三宝(佛、法、僧),下布施六道一切怨亲债主。以悲心周遍法界,随其一切所愿皆令满足。如此功德,不可思量,能够迅速积累广大资粮,清净业障,遣除一切菩提道上的违缘障碍,增上一切顺缘、所欲的善妙资粮。
一、身离臭秽;
二、鼻根清净;
三、身妙香洁;
四、形相端严;
五、世间恭敬;
六、乐法多闻;
七、尊贵自在;
八、声誉遐布;
九、命终生天;
十、速证圆寂。
佛前供水
供养在佛前的供品,其中最重要的不是香,而是水。佛前供一杯水,那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样干净、像水一样平等。看到这杯水,要常常想到:我的心要清净,我的心要平等,水表这个意思,并不是给佛喝的,泥塑木雕的佛怎么会喝水呢?心清净、平等,就是功德,这是真实的。
供水是最容易不过的供养了。由于它随处可得,并不费甚麽钱,所以我们肯定不必透过种种不良手段才得到它,这确保了供品来源之清净性;又因为它并不值钱,我们在供奉时恐怕不易生出吝啬、不舍的心,这确保了供养心的清净性。
一、七供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佛堂里摆设上百组的七供。每一组七供包括:水、水、花、香、灯、涂、食。亦有八供,则是增加乐器。这七供或八供也可以完全以水来代替。
二、供水的意义
1.供七杯水的意义,是代表成就金刚总持和合七支的因。但这并不表示不能供养更多,也不表示供养更多会造成障碍。
2.这七支是:
(1)受用圆满;
(2)和合;
(3)大乐;
(4)无自性;
(5)大悲遍满;
(6)利生无间;
(7)永住无灭。
三、供水的功德
1.佛前供一杯水,水代表心,心要像水一样干净、像水一样平等。心清净、平等,就是功德。
2.水有八种功德,分别有八种表义,所以供水因缘十分吉祥:
(1)清凉表义:持戒清净;
(2)味甘表义:胜味,得享百味食;
(3)性轻表义:身心堪忍壮健;
(4)质软表义:意念柔顺;
(5)清澈表义:意念清明;
(6)无臭表义:净除罪障;
(7)益喉表义:音声和雅,成就妙语;
(8)养胃表义:身不生疾,健康无病。
3.由于水取得容易而且经济,所以供水是积聚功德、消除贪瞋痴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4.其次,水代表空性的特质,能显现一切,但本质是空,具有无常易变的特质。因此供水较不易生起执着。
我们去寺庙或者信佛人家里,大多都会看到在佛像面前摆一些供品,这些供品是干嘛用的?有什么意义呢?很多人认为供果是给“佛菩萨吃的喝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那些东西是给自己的,为的是提醒自己,佛菩萨在你心里!一般的基础贡品有这几样:花、果、香、灯烛、水!
花——代表因,代表修德。供花是给人们自己看的,提醒人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修德。花开了以后,才会结果,花开得好,果才能结得好。因此,只有常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到好的果报。
水果——表示成果。水果不是供给佛菩萨吃的,是教我们看到果时,就能想起“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果报,就应该要修什么样的因”,跟供花是对应的。从佛理上讲,果代表性德,是圆满智慧之果。
香——真正的含义是佛门常讲的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人们看到这个烟、闻到这个香味,就应想到自己要修戒、要修定、要修慧。
灯——代表光明。凡是光明都表示智慧,所以我们看见一切光明的时候,就要想到应向智慧的路上走。
烛——代表要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佛教给人们,要想求智慧,就要能够舍己为人,去以自己的智慧、自己的体力、自己的技能服务社会,帮助一切众生,而不求报酬。
水——代表心境。水很纯净,代表心要清净。水不起波浪是平的,代表平等。所以供养这杯清水,看到它就想到我们的心也要像水一样清净、平等。这是供具里面最最重要的,你甚至可以不烧香、不点蜡烛,也没有鲜花和水果,但是不能不供养一杯清水,看到水就要想到自己在一切境缘当中,诸如在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中,要知道修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心、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是真心。
可见,这些供品里没有一样是给佛菩萨“享用”的,都是为了提醒自己用的,因为佛菩萨就在你自己心里,你了解了吗?直到有一天,你找到了自己心里的那个佛,你就是他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12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