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百合的农户们,点进来看看,怎样才能照顾
当疫情遇到春天,当春天有了“百合”,该怎么照看好“百合”呢?
经过一场疫情的“浩劫”,冷却的土地蓄积够了“春天”的能量,埋在地里的百合,迎来了真正的“春天”。没挖出的该出土,种下去的枕着沃土蠢蠢欲动,马上发芽长苗!
恢复农业生产——“百合”等待已久的“春天”!被列为全省个县市中的疫情防控低风险区的南涧县,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有关“低风险地区全面恢复到疫情防控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相关要求,及时安排部署全县各乡镇春耕农业生产工作。进入春天里的农历二月,碧溪乡回龙山村委会的几十亩分片百合地里,村民们利用了恢复生产和晴好天气的有利条件,抢抓节令,有的忙着补种百合、有的进行中耕管理,忙碌的身影给村子增添了许多恢复春耕生产的生机。2月25日一早,在碧溪乡回龙山村委会母德利村王锦刚家的百合地里,他和爷爷王琦正在挖经过一年生长周期的百合,这些百合原本是留给乡外操办喜事的两家村民作为待客用的菜,但由于疫情影响,两家村民取消客事,百合没有卖成。为配合疫情防控,没卖成的百合一直养在地里,等到恢复春耕生产才下地开挖、到市场出售。当天,王锦刚和爷爷合计着,在挖出百合的同时,要做好备耕生产,抓紧农时,对这块地补种新一轮的百合。借着在地里劳作的时机,爷爷王琦向孙子滔滔不绝地讲起示范种植技术来。按照百合的生长周期,每年的农历9月至腊月是百合种植季。今年也不例外,王锦刚家新一轮的百合已经在腊月种植完毕,眼下已经进入喷洒浇水、除草等栽后管理阶段。与往年不同,在今年腊月栽种的百合地里,有一块2亩左右的承包地用作试验地,种下了来自祥云县东山乡干海子村的百合种。“他们的品种和我们的品种十分相似,品质也好,我们就和他们订了4吨百合种,今年第一次在这块地上种植,到下年看它的产量。”王琦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份,参加完祥云县东山乡干海子村的百合大赛后,他家十分看好这个品种,加之百合经过换种轮作后,更有利于品质和产量的提升。在试验地里,几个喷头同时作业,给百合地均匀洒水。在一层厚厚的松针和土壤覆盖下,百合孕育发芽。据爷孙俩介绍,一般来说,百合栽种下3个月后就会发芽,而完全的生长成熟周期基本要一年。依托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百合种植历来是村里的一个传统特色种植产业,王锦刚一家在爷爷的带领下,种植百合已经有20多年,是村里经验十分丰富的种植大户,种出的百合品质好,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王锦刚介绍,每年挖出的百合不仅专供县城各大宾馆的餐饮部,还定点供应给各大超市,还有一部分销售至巍山,总之能实现种出多少就卖出多少。当问到卖百合收入时,王琦掏出手机,仔细计算起来。据他介绍,从年到年,总共栽的籽种是市斤,产出1市斤,每斤平均是15元左右,收入是22.5万左右。碧溪乡是南涧县百合的主产区,全乡百合种植分布种植在杏子山、回龙山、风仙村三个行政村,共亩。其中,回龙山村委会共种植百合60亩,分布在母德利、石龙村、岩子头、三家村、自口山5个自然村,该村委会种植的百合深受市场欢迎。记者康亚娟段慧刚编辑叶春祥责编刘银珍
初审杨训波终审白家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pz/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