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血压容易高,除了饮食,这3大注意事项

编者导语

秋季是高血压的好发时期,秋天气温变化大、昼夜温差大、气温偏低,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在这个季节交换的时候,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又该如何饮食呢?编者导语

高血压3大注意事项用药需谨慎

夏天时天气炎热,脑血管舒张,血压急剧升高的情况会减少,而到了秋天天气转凉,脑血管收缩,血压会随之升高,此时应及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控制好血压,减少脑卒中的几率。另外,因为秋天天气变得干燥,早晚温差大,早晨的温度低,使血管收缩,造成血压升高,所以有些病人会感到头晕。这时,您需要调整服药时间,在调整了服药时间后仍然经常头晕,就要做进一步的检查。另外,不要在秋季停服改善心脑血管的药物,如阿司匹林。

运动要适量

天气逐渐转凉了,适当做些运动会对调节血压有好处。但高血压患者一定不要做剧烈的运动,跑步、登山这样的运动,容易使血压骤然升高,引发脑出血。可以选择散步、打太极拳等比较温和的方式,既能锻炼身体调节血压,又没有危险。同时要注意锻炼的时间,突然降温时不要急于外出锻炼。

预防流鼻血

高血压引起的鼻出血,约占鼻出血病人的40%。而秋季更是中老年人鼻出血的多发季节,这是因为中老年人血管逐渐老化,鼻黏膜中小动脉肌层弹性较差。秋季气候干燥,原本分泌减少的老年鼻腔就显得更为干燥,加上外力如鼻干时用手揉鼻部、挖鼻孔等,容易引起鼻出血。高血压病人鼻出血预示血压不稳定,要引起高度警惕,因为这往往是中风的一种征兆。

秋季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保健切勿盲目进补

秋季有些位置有“贴秋膘”的讲究,但高血压者要以清补为主,采取某些既有丰满养分,又有降压效果的食品,如山药、莲子、银耳、芹菜、燕麦、百合等,有助于增加人的身体素质。肉食则适时吃多鱼虾等水产物还有鸡鸭等禽类(白肉),少吃猪牛羊肉等红肉。

食物准备应少量多餐,免得过饱

高血压者不得不吃低热能食品,总能量宜控制在每天焦耳左右,每天主食~克,动物性蛋白和植物性蛋白各占50%。食用油要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忌食甜食。

免得过食油腻

食物中能够适时多选用高蛋白、低脂肪的鱼虾类、禽类和大豆类成品,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益于保健降压。

控制食盐量

高血压者每天食盐、味精等均应控制在5克之内。

戒烟、限酒

烟、酒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嗜烟、酒有增加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可能,酒还能降低病人对抗高血压药物的反应性。因此对高血压病人要求戒烟限酒,戒酒有困难的人也应限制饮酒。

祖凌云

主任医师教授

北医三院心内科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高血压门诊)周三下午擅长疾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心力衰竭/心脏病

长按







































白殿风好治吗
白殿风用醋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86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