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百合市场潜力大,你知道怎么高产种植吗
食用百合我们都非常熟悉,可用做蔬菜、药用和保健食品,深受消费者喜欢。在种植百合的时候如果管理粗放,百合的产量自然不会高,经济效益也会严重受影响。那么你知道百合该怎么高产种植吗?
种植百合,首先要了解百合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
最适宜百合生长的温度白天为20~25℃,晚上为14~18℃,温度低于10℃会导致生长缓慢。百合鳞茎耐寒,冬天可以在地下安全越冬。
2、水分
百合怕涝,耐旱,喜干燥而微湿的土壤。
3、光照
百合喜欢充足的阳光,其光饱和点为~lx,光补偿点为lx。良好的光照会更加的茁壮,叶片会更加浓绿肥厚。百合花芽发育尤其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不足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并引起百合落芽、花色变浅。
4、养分
百合喜欢磷肥和钾肥,不宜偏施氮肥,不耐盐碱,对钾的需求量最大。氮:磷:钾宜为15:7:20;百合忌氯肥和氟肥。
此外,百合不耐高温,温度高于35℃会影响百合的生长,不适宜在低海拔、温度高、辐射能高、重金属含量高的平坝地区种植。海拔不宜低于米,在日照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气候凉爽的山地、丘陵地生长良好。同时要注意:百合不宜连作。
百合的繁殖百合可以采用种子繁殖、鳞片繁殖、珠芽繁殖、鳞茎繁殖,对于食用百合主要是为了收获鳞茎,一般采用鳞茎(种球)繁殖。鳞茎繁殖具有生长快、品质优、产量高的特点,一般可以当年收获。
百合种植前选种1、选种
要选择色白、鳞片大、无麻点、无苦味的种球。同时要满足产量高、商品性好、洁白细嫩,这样的优质品种种出来的百合价格高、销量好。
2、种子质量的标准
选种时要选择根系健壮、色泽鲜艳、抱合紧密、无病虫害的种茎。
选择中等大小,单个净重25~30克的为宜,要求纯度不低于95%、健瓣率不低于92%,整齐率不低于90%、完整度不低于90%,水分低于65%。
土地选择百合适应性广,能在多种土壤中生长,但其表现差异大,栽在砂质土壤中的百合,鳞茎肥大迅速,色泽洁白,品质优良,但鳞茎不紧凑,收获后容易萎凋。在粘土中栽种,鳞茎紧凑,品质也好,但肥大缓慢,生长受阻,产量低。
在种植的时候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土壤的pH呈中性或者微酸性,近2~3年内未种过茄科作物和百合科作物。潮湿低洼地不宜种植百合。
播种前精心整地百合忌连作,前茬土壤以种植禾本科或豆科作物为好。百合是地下鳞茎作物,故整地时要求深耕25CM,翻耕时间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宜在晴天进行,以达到翻耕晒土。
结合整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公斤,腐熟的饼肥7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硫酸钾30公斤作基肥,并将50公斤石灰一同施入土壤中,进行土壤消毒,通过撒石灰还可以防蚂蚁和蚯蚓等危害。土壤整平耙细,然后作1.2米宽的畦,沟深25CM,四周做好排水沟。
注意:种植百合的地块一定要做到排水通畅,雨停水无,畦面不能积水。也可以用草木灰代替硫酸钾,每亩施草木灰公斤。百合生长期长,需肥量大,应重施基肥,基肥应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
播种前种子处理百合在播种前要对种球进行消毒,可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倍液浸种15分钟,或者用2%福尔马林浸泡15分钟,浸泡后然后捞出用清水洗干净晾干,等待播种。通过对种球消毒,可以大大减少百合病害的发生。
播种时间的选择百合的播种时间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如果前茬土壤空闲,播种时间可以提前到9月初。水田宜在10月底播种结束。原则上以在严寒来临前能发根,但发芽不出土为宜。
注意:如果栽种过早,年内会发芽而遭受冻害;栽种过迟不利于根的生长,来年出苗会变慢。
百合的播种百合在播种时,播种的深度控制在鳞茎直径的2~3倍,株距控制在12~15CM,行距控制在15CM。沙质土覆土可以适当加深,粘质土易浅播。播种时提前在挖好的沟内摆放种球,注意种球应该芯子朝上,根系朝下。
注意:栽种密度根据种球大小进行适当调整,种球越大,鳞茎也大,用种量也大,行株距可以适当加大。种球太小,产量低,品质也差。在一定范围内,单位面积内总叶面积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过密病虫发生严重,早衰减产。百合产量主要是由单位面积的总鳞茎个数和单个鳞茎的重量两个元素构成。
百合播种后的田间管理一、除草
除草分化学除草和人工锄草,它们的使用时间不同。
1、化学除草
在开春杂草尚未萌发或萌发之际,用33%的除草通ml,兑水公斤,对土壤进行喷雾处理。在杂草出齐后,用41%农达水剂兑水对杂草进行叶面喷雾。注意:此方法只能在百合出苗前使用。
2、人工中耕锄草
栽种后到来年3月底出苗,期间可中耕1~2次,出苗后不宜在深中耕除草,在10叶期,应人工浅中耕锄草一次,确保田间无杂草,并及时培土。
注意:百合中耕能够疏松土壤,破除板结,提高地温,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养分分解。
二、水分管理
百合是一种怕涝的植物,排水不良,容易生腐烂病,应做到水沟畅通,下雨后,要及时到田间检查。同时,水分过于干旱也会影响鳞茎的膨大,土壤过于干旱一定要注意浇水,浇水可以在早晚进行。
注意:雨季要认真做好清沟排渍,做到沟沟相通,做到雨停水干,百合生育期需水规律“苗期少、蕾花期多、盛花期少”。
三、追肥
追肥对于百合的生长非常关键,一般需要进行4次追肥。第一次在12月中下旬进行,以有机肥为主,可以每亩施腐熟的人粪尿0公斤。第二次追肥在4月上中旬,苗高10CM左右,每亩施5~8公斤尿素,作为提苗肥。
第三次追肥可以在5月中旬,打顶前后进行,每亩追施三元复合肥30公斤,此时鳞茎已经开始膨大。第四次追肥在6月上中旬收获株芽后,每亩追加三元复合肥10公斤,并对叶面喷0.2%磷酸二氢钾,能够显著的增产。
四、打顶及摘珠芽
5月中旬百合植株已从茎叶生长向鳞茎膨大转变,但上面叶片未全部展开,应及时通过打顶控制茎叶生长,集中养分促进百合鳞茎膨大。
通过植株调节能调节百合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减少营养的无效消耗,使养分集中供给鳞茎膨大的需要,还能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促进鳞茎发育和早熟高产。
注意:一般植株高度在45CM左右时打顶最合适,这样既能保证有足够的叶片数,又可及时调控植株生长,促进光合作用向鳞茎转送营养物质,有利于鳞茎的膨大。打顶一般在晴天中午进行,阴雨天禁止打顶,这样有利于伤口愈合,可以避免病菌感染。打顶动作要轻,不可损伤植株。
6月上中旬株芽成熟,晴天用短棒轻轻的敲植株基部,珠芽自行脱落,也可以人工摘除珠芽。
五、禁止人畜践踏
雨后土壤未干时,不准人下地。不然踩出脚印后,很容易积雨水,会导致鳞茎烂掉。牲畜自然任何时候也不允许进入地块,防止百合损坏。
注意:百合在3月底开始陆续出土,茎杆极其脆嫩,碰断后当年不再生长新的茎杆,因缺少茎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当年会减产。
百合病虫害的防治百合在种植过程中要重点防治病虫害。百合主要的病害有镰刀菌茎腐病、灰霉病、疫病等。主要的虫害有蚜虫、种蝇、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
对于镰刀菌茎腐病可以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0倍液灌根,每10天灌根一次,连续2~3次;对于灰霉病可以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对于百合疫病可以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倍液灌根,每7天灌根一次,连续灌溉2~3次。
种蝇又名地蛆,可以用2.5%溴氰戊菊酯乳油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7天;对于蚜虫可以用40%氰戊菊酯乳油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5天;对于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每亩可以用40%辛硫磷乳油克,兑水适量,喷于30公斤细土上制成毒土,然后均匀撒于土壤中,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
注意:为了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在种植的时候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定期轮换品种,合理轮作,有条件的最好进行水旱轮作。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施入充足的底肥以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清洁田园,深翻晒土。在5月,可以预先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以进一步减少病害的发生。
百合的收获进入秋季,当百合茎杆变黄枯死、花脱落时为采收期,这时的鳞茎发育充分。百合的采收应在晴天进行,鳞茎挖出去后切去地上部分,立即运回室内埋放在清洁的河沙中,以防止百合变色和干瘪,影响经济效益。
注意:根据百合用途不同,进行分期采收,作加工和鲜百合销售的应早收;作留种用的,应适当迟采收,待百合充分成熟,在晴天采收,分级贮藏。
总之,百合可以作食用、药用,还可以作观赏植物。百合的经济效益比较高,市场潜力大,在种植的时候要进行多次追肥,以农家肥为主,加强管理,田间不能积水。在种植前种球要进行消毒,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