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技术百合无公害栽培高产把好六
百合属百合科百合属,具有观赏、滋补及医药等用途,洁白如脂,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其生物学特性,无公害栽培百合夺高产,必须把好以下“六关”。
1选好土壤、搞好消毒
百合无主根,根毛少,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种植。在坐北朝南、昼夜温差大的山区栽培,品质更佳,但切忌连作。每㎡施生石灰50kg进行土壤消毒,播种前用福美双倍液或2%福尔马林浸泡15min对种茎进行消毒。
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每㎡施农家肥3~kg、菜枯饼kg,钙镁磷肥20kg。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耙匀,按宽1.3m,高23cm作成龟背形畦,畦沟宽33cm,中沟、围沟宽均为50cm,做到“三沟”配套,沟沟相通,雨停地干。
3适时播种、芽前除草
百合冬播比春播产量高,多选用当年收获的百合直接播种,株行距为40cmx17cm,播后随即进行化学除草,每㎡用地乐胺g对水50kg均匀喷洒于畦面即可。
4中耕除草、合理追肥
播种后至翌年春出苗前,中耕1~2次。苗出土后,中耕除草1次。生长中期,中耕除草1~2次,并结合中耕进行培土,防止鳞茎裸露。苗高10~15cm时追肥1次,以腐熟稀薄人粪尿为主。第2次追肥在摘蕾后进行,㎡用腐熟人粪尿或厩肥0~Ikg施于行间。采收前40~50天,停止追肥。
5去蘖摘花、盖草保墒
春暖发芽时,如发现一蔸鳞茎同时发生数苗,保留其中一根强壮的,其余的全部除去,以免鳞茎分裂。夏季发生花蕾时,应随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苗高17cm左右,将稻草铺于畦面,降低土温,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杂草丛生。
6防治病虫、及时采收
百合病虫种类多,为害时间长,主要有疫病、灰霉病、茎腐病、炭疽病、立枯病、蚜虫、蛴螬等,应对症施药,防止扩散,可用速克灵、瑞毒霉、扑海因、代森
锌等药剂防治病害,并做到交替使用。用吡虫啉等药剂防治蚜虫,用辛硫磷或晶体敌百虫拌成毒饵诱杀或淋蔸防治蛴螬,并做好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大暑过后,当地上茎的茎叶开始枯萎、鳞茎完全成熟时,选择晴天进行收获,并将田间茎株残体集中烧毁,防止病虫随其越夏。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
徐善忠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