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百合的传说
东海上有一伙海盗,经常到海边打劫渔民。
这天,海盗船又跑上岸来抢了一个渔村。他们把财物粮食搬上贼船,又把妇女和儿童劫走,然后驶向大海中的一座孤岛。
一天,海盗船又驶离海岛,到别的地方抢劫去了,他们知道这些妇女和孩子没有办法逃出孤岛,所以连看守的人也没留下一个。第二天,狂风大作,雨如瓢泼,恶浪有几丈高。被抢来的妇女跑到海边,纷纷祈求龙王,盼望风暴把贼船掀翻。说也巧,那伙强盗真没躲过去,全掉进大海喂了鱼。几天过去,不见海盗的影,妇女和孩子十分高兴。可是,又过了些日子,等他们把贼窝里的粮食吃光后,又犯起愁来。四周是望不见边的大海,到哪儿找吃的去呢?岛上抢来的金银财宝虽说很多,可不能当饭吃呀。人们饿得头晕眼花,就在岛上到处找吃食,什么鸟蛋啦、野果啦、被潮水冲上岸的死鱼啦,能进嘴的就吃。有个妇女还挖来一些根子圆圆的象大蒜头一样的野草根子,煮熟一尝,挺香,还有甜味儿,大伙儿就都纷纷挖起这种野草根子来了。一连吃了好几天,她们发现这种东西不但象为饭一样解饿,就连原先几个身体瘦弱、痨伤咳血的病人,吃了这种东西也都恢复健康了。
第二年,有一条采药船偶然来到孤岛。岛上的人欢天喜地,殷勤接待采药人。采药人问明了这些妇女和孩子遇难的经过以后很是奇怪,又问:
“这荒岛上根本不长粮食,你们怎么会吃得这样又白又胖啊?”
妇女们就把挖来的“大蒜头”拿给采药人看。采药人掐了一点尝尝,很甜,猜想它可能具有药性。
后来,采药人想办法找来大船把妇女和儿童接回陆地;并且,带回许多“大蒜头”。经过栽种、试验,果然发现这东西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就把它当药用了。可是,这药还没名字啊?采药人掐指一算,在岛上遇难的妇女和孩子,合起来一共百人,就把它叫做“百合”了。
1、《本草经疏》:“百合,主邪气腹胀。所谓邪气者,即邪热也。邪热在腹,故腹胀,清其邪热则胀消矣;解利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廖;肾主二便,肾与大肠二经有热邪则不通利,清二经之邪热,则大小便自利;甘能补中,热清则气生,故补中益气;清热利小便,故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乳难,足阳明热也;喉痹者,手少阳三焦、手少阴心家热也;涕泪,肺肝热也。清阳明三焦心部之热,则上来诸病自除。”
2、《本草述》:“百合之功,在益气而兼之利气,在养正而更能去邪,故李梴氏谓其为渗利和中之美药也。如伤寒百合病,《要略》言其行住坐卧,皆不能定,如有神灵,此可想见其邪正相干,乱于胸中之故,而此味用之以为主治者,其义可思也。”
3、《本经逢原》:“百合,能补土清金,止嗽,利小便。仲景百合病,兼地黄用之,取其能消瘀血也。《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亦是散积蓄之邪。其曰利大小便者,性专降泄耳。其曰补中益气者,邪热去而脾胃安矣。”
4、《本草从新》:“朱二允曰:久嗽之人,肺气必虚,虚则宜敛。百合之甘敛,甚于五味之酸收也。”
5、《医林纂要》:“百合,以敛为用,内不足而虚热、虚嗽、虚肿者宜之。与姜之用正相反也。”
6、《本草正义》:“百合,乃甘寒滑利之品,《本经》虽曰甘平,然古今主治,皆以清热泄降为义,其性可见。《本经》主邪气,《别录》主寒热,皆以蕴结之热邪言之。主腹胀心痛,利大小便,除浮肿胪胀,痞满疼痛、乳难、喉痹,皆滑润开结,通利泄导之功用。《本经》又以为补中益气,《日华》又有安心益志等说,皆谓邪热去而正气自旺,非径以甘寒之品为补益也。仲景《金匮》以主伤寒后之百合病,《外台秘要》中更多此法,则百合病者,本为伤寒病后余热未清之证,所以神志恍惚,莫名苦,故谓之百脉一宗,悉致其病,百合能清泄肺胃之热,而通调水道,导泄郁热,是以治之。然则凡?胀浮肿等证,必系热阻气郁,百合方为正治,而寒湿交滞,脾肾阳衰者皆当忌之。甄权谓其除心下急满,治脚气,亦必以有热者为宜。甄权又主热咳,洁古为止嗽,又必以肺热炽甚,气火烁金之证,乃为合法;而风寒外束,肺气不宣之咳,尤为禁品。古方以百合、款冬花同熬成膏,名曰百花膏,治久咳痰血之病,亦以阴虚火旺,上烁燥金,故以百合之清润降火,合之款冬之微温开泄者,宣散气火,滋益肺虚,是为正治。而世俗或以百合通治外感之嗽者,又未免寒降遏抑,反令肺气窒塞,外邪无从宣泄矣。”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3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