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百合坐上过山车,5年价格跌了70
采收下来的百合。
访农户价格跳水销路受限,半数百合被制成粉“看中外地市场,他种了亩百合在城南镇田塘村的山坡地里,满眼是百合采收后留下的茎秆,不少工人正拿着锄头弯腰挖尚在土里的百合球茎。“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好几十个工人在采收百合,成熟了的百合如果不及时采摘,口感会发生变化。”沈兵说,他的百合在今年农历七月半开始采收,最好的采收时间是农历七月到九月。
去年农历八月,沈兵回到老家城南,承包了亩土地种植百合。在此之前,他已经在玉环花了3年时间种植百合。沈兵说,身边有朋友种植百合已有20多年时间,百合的生长周期为一年,是一种低投高收、见效快的产业,他耳濡目染,也看中了百合市场。“食用百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上海、苏州、南京、杭州等城市的人们都很爱吃百合,尤其是上海人,无百合不欢。”沈兵说,“起初我就有把百合卖到上海等地的念头。”
百合适应性广、抵抗力强,不管平原还是山区,凡有土有水的田头、地角和山坡都可种植,只要及时浇水,适时施肥,经常松土除草,就能自生自长。“今年我种植的百合亩产能有斤以上,百合球茎平均单重都在60克以上。”说着,沈兵拿过一把锄头,挖出一个网球大小的白疙瘩,“这是百合的鳞状茎,个个洁白饱满,分瓣后就是一粒粒百合。这已经算得上是优质百合了,今年雨天太多,不少烂在了地里。”“价格坐过山车,5年时间跌了近70%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令沈兵想不到的是,不过几年时间,百合的价格却跌到了谷底。“这几年种植食用百合的人越来越多,导致价格不断下滑。”沈兵说。
大溪是温岭最早种百合的地方,年,有人种了不到10亩百合,但效益却很好,每斤卖到30多元,每亩收入达7万多元。
但后来,百合价格一年不如一年。年,温岭的百合还能卖到每斤25元;到了年,每斤就跌到了18元~20元;年又一次遭遇跌价,与年相比价格腰斩;今年更是跌破了每斤10元,销量不好时,仅仅只能维持成本价。
“差一点的时候,每斤只能卖到6元。按每亩斤的产量算,一亩地的百合只能收1.2万元。但百合从种下到采收的成本就需要1万多元。”沈兵说,这些成本中,百合种子占了一大部分,如今市场上每斤百合种子要7元,种植一亩百合预计需要种子斤~斤,再加上土地承包、肥料、人工等,如果一斤百合只能卖6元钱,种植户就没什么赚头了。
“本地百合市场毕竟不大,温岭的百合想要卖出去只能往外走,比如上海、苏州、杭州等。”沈兵说,但这几年云南等地大面积种植百合,冲击江浙沪市场,使得江浙沪本地种植的百合市场一下子缩减了不少。“我们曾尝试将百合运到上海卖,但光运费就要元,一车百合5吨左右,花了4天时间才卖完,不值得。”“鲜百合市场难销,制成粉慢慢卖长时间不采挖,百合可能会烂在地里;采挖后不销售,几天之后就会变暗。面对这两难问题,沈兵选择了将一部分百合打磨成百合粉。
“11斤鲜百合大约能制成1斤百合粉。”沈兵说,“一些大城市直接把百合粉当早餐,再加上百合磨成粉后可以储存一年,我们能慢慢销售。”
在加工基地里,工人正坐在一堆百合前处理根须,“有时候一天就要处理0斤~斤,但只能打出斤~斤的湿粉,晒干后净粉不到斤。”沈兵说,幸好市场上百合粉价格还不错,每斤能卖到元。
处理百合根须。
加工基地里放着好几个大圆桶,里面装着正在沉淀的百合粉。“一般来说,我们会把百合掰成粒,清洗干净后,用机器将其打成浆,然后用纱网多次过滤,直到过滤出来的水变清为止,然后再沉淀一段时间,晒成粉,百合粉就算制作完成了。”沈兵说。
如今,他已采收了2/3的百合,其中一半被他制成了百合粉。工人正在过滤百合粉。
走市场买的人不多摊主不爱进鲜百合莲子百合银耳羹、百合粥、芹菜炒百合……说起百合的吃法,人们能派出不少,但在二菜场能找到的鲜百合摊位却不多。
“来买百合的人比较少,而且鲜百合很难储存,今天进过来,第二天就变颜色,不好卖了。”二菜场一摊主说,“我们只是偶尔看到会进一些来,不是常备着卖的,量也不会多。我曾经有一次向人进了20斤百合,结果第一天才卖了两三斤。”
在二菜场门口,记者看到有人在卖鲜百合,满满的一筐,其间驻足询问的人有,但买的人却少。“百合有点苦,家里人都不是很爱吃。”市民王女士对鲜百合不怎么感兴趣,“以前买过一次,按照网上的说法,撕了外皮,又用水浸泡了好几个小时,处理起来挺麻烦的,但和银耳一起煮后还是挺苦的,所以后来就很少买了。”
卖鲜百合的摊主告诉记者,她是百合种植户雇过来在这里卖的,“10元~15元一斤都卖过,但生意不怎么好,有时候一天只能卖十几二十斤。”
比起鲜百合,有些市民更愿意买干百合。“买过来可以在冰箱里放很久,拿十几瓣浸泡好就可以吃了。”有市民如是说。菜市场里、超市里鲜百合难觅,但干百合却是都有销售,每斤价格在25元~30元不等。“不过因为百合是小众农产品,很多市民都只是把它当配菜用,所以销量也不算高。”市区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说。工人正在挖百合。
问专家5年种植规模扩大了10倍多“温岭的百合前两年效益还是不错的,去年开始效益就变差了。”市农林局蔬菜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林燚说。
温岭人种植百合比较早的是在大溪,当地有人曾在太湖山上试种了6亩百合,每公斤售价60多元。
但并不是所有农产品大面积种植都能产生效益。林燚告诉记者,温岭的食用百合品种主要是卷丹百合和龙山百合,因为前两年效益高,不少人都投入资金大面积种植,新河、城南、大溪、箬横、坞根都有不少。5年前,温岭的百合总共也不到30亩,如今已有三四百亩,扩大了10倍多。
百合属于短、平、快植物,生长周期短,不同于其他农作物需要两三年生长周期,仅需10个月就能投入市场。“以前温岭本地种植的百合面积不大,温岭市场上的百合大多是从江苏、湖南等地批发进来,因为量不多,所以能维持供需平衡,也能卖出高价。”林燚说,但这两年,温岭人种植的百合大量进入市场,再加上外地百合的冲击,价格自然会跌。
“温岭的百合如果单靠本地市场是行不通的,毕竟百合是小众农产品,不是日常必需的,温岭市场上销售的量也不大。”林燚提醒,种植户切忌跟风,种植前要先摸清市场,看看市场是否还有消化能力,再决定要不要投入种植,以免因为供大于求,造成损失。记者手记重种植也要重销售打通市场“最后一公里” 赵碧莹/文 从5年前的每斤30元,到如今每斤10元都愁销路,温岭百合价跌、难卖,市场给我们上了两课:第一节,适度规模是保证,市场不欢迎“一窝蜂”;第二节,重种植轻销售,会导致产销脱节。 百合之所以出现价格跌的现象,人们将其中一个原因归咎于面积的扩大。就如种植户和农技专家所说,百合不属于日常必需的农产品,平常温岭人食用得并不算太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适度地规模种植,维持市场供需平衡,市场会因为鲜百合的不常见而使其卖出高价。而“一窝蜂”的后果,就是温岭本地市场“拒绝”接受这么多鲜百合。 值得说明的是,温岭本地市场消化不了如此多的鲜百合,但这不代表鲜百合在其他地方就没有市场。就如沈兵所说,在上海、江苏等地,百合还是颇受欢迎的。 沈兵曾对上海的百合市场做过调查,一天运过去10吨、20吨百合,在上海可以消化掉。可是为什么沈兵在实际操作时却受了冷遇——5吨百合卖了4天?主要还是因为对市场不熟,无法与上海的市场销售有效对接。沈兵接受采访时就说了这样一句话:上海的百合市场被一些老行贩占去了一大半,如果你是这个市场的熟人,有多少百合都会被消化掉;但如果你是新进去的,就很难分到一杯羹。 这样的情况不只发生在百合种植户身上,很多种植户也曾遭遇过这个问题:他们以为市场有需求量,只要种植了,就能卖出去,而忽略了销售,使得产销脱节。 在记者看来,无论是农业种植户还是一些规模化的种植基地,都需要想想,如何抽出精力来了解行情、 温岭人是在近几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百合,品种以卷丹百合和龙山百合为主,据不完全统计,种植面积已超过亩。 百合适应性广、抵抗力强,不管平原还是山区,凡有土有水的田头、地角和山坡都可种植,只要及时浇水,适时施肥,经常松土除草,就能自生自长,既可以用来跟南瓜、西芹、芦荟、西蓝花等蔬菜素炒,也可以用来和绿豆、红豆、冰糖等搭配制作甜品。作者:记者赵碧莹通讯员应积慧文/图
编辑:陈涵婷
来源:温岭日报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