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种植地无人买百合大丰收农户愁销
“从前期收获的情况看,今年百合每亩均在公斤以上,产量中等偏上,算是个丰收年。”7月29日上午,在裕安区江家店镇张墩村千亩绿色百合种植基地,面对大面积尚未收获的百合,种植户何家木却高兴不起来,百合外销价格三年来一路走低,加上六安本地百合销售市场启动困难重重,他家几百亩百合面临着丰产难丰收的困境。 机种百合扩大生产规模何家木是霍山县漫水河镇农民,十几年前他就开始种植百合了,有着丰富的百合种植和销售经验。由于漫水河镇当地的土地种植了十几年百合后,几乎没有土地再适合种植百合了,于是他像当地的其他百合种植户一样,到附近县区的乡镇流转土地种植百合。去年,何家木来到裕安区江家店镇,看上了一片荒地,与江家店镇土地流转大户李涛一起合作种植百合,首期种植了多亩,计划后期扩大至亩。 与何家木以前在老家漫水河镇种植百合全靠人工翻地、栽种不同的是,去年他和李涛自己捣鼓小发明,实现百合翻地、栽种机械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加上荒地的土质适合百合种植,今年夏天,百合亩产约公斤,算是一个丰收年。 中日关系影响百合价格“销往上海的百合价格前年30元一公斤,去年降到20元,今年降至15元。”面对大面积尚未收获的百合,何家木却高兴不起来。 何家木说,十几年来,漫水河镇种植的百合收获后大多装车运往上海,通过上海的经销商销售至日本、韩国,由于漫水河镇种植的百合品质好、绿色无污染,药用及食用价值极高,受到日韩市场的欢迎,销路好价格也一直很不错。这两年来,随着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百合外销的贸易量逐年下降,仅靠上海、北京、南通等地的国内市场,加上近年来种植百合的农户越来越多,产量上去了,百合价格却逐年走低,种植户们面临着丰产不丰收的困境。 百合种植地市场启动难外销受阻,李涛另辟蹊径,开始着眼于开拓本地销售市场,然后经过一周的销售后,李涛发现一个怪现象,作为全国闻名的百合种植基地,六安本地人却没有购买食用百合的习惯,很多人甚至不认识百合,更不知道如何食用百合、百合的药用以及食疗价值。 “我以前在上海天天买百合,到了六安却发现市场买不到百合,六安这边不是很多人种植百合吗?”李涛第一天在六安南门农贸市场卖百合的时候,一位从上海来六安定居的女士向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也是李涛的疑惑之处。经过一周的销售和市场调研后,李涛发现,六安市场上购买百合的主要是中老年人群,年轻的上班族很少有人询问购买,即便有人询问然后还要问怎么烹饪、如何食用,对于食用百合有哪些好处更是一无所知。 李涛说,他一定要想方设法开启六安百合销售市场,改变百合种植地城市却没人食用百合的怪现象,幸好百合即便没有收获埋在地里也不会变坏,这给了他一边收获、一边销售,慢慢尝试开启本地销售市场的契机。(记者崔世进岳阳)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1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