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水百合遇见平遥

七月未央,盛夏时节,心心念念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在这个风光旖旎的盛夏,我们邂逅在夕阳的余晖里。多情的夕阳为美丽的平遥古城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色。神秘的平遥古城就如同一幅画卷随着旅游电瓶车缓缓在我的眼眸中舒展开来……窄窄的胡同两边是青砖灰瓦的清末老式建筑民居。偶尔,会看到有人在自家的门口摆个小摊,买热玉米,买手工做的老月饼。他们是这古城里的原居民。从举止和言谈,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日子平平淡淡,悠长舒心。忽然,一股酸酸的香味和淡淡的甜味氤氲在一起,那特别的味道充斥着我的鼻息。是醋的味道!山西陈醋名气很大,据说还有保健功能。这时,我才发现,刚刚转入的这条街道两旁的门店门前有石雕的醋坛子组成的雕塑,上面的坛子里有一股细细的赭黑色的醋正缓缓往下流淌着,中间的那个像盆子一样的容器里的醋再从一侧的一个小豁口缓缓流入更下一层的坛子里,再流入最底层的坛子里,如此循环往复。这既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又是一则特别的广告。越往里走,街道两边的建筑已经不仅仅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的民居,外墙上装饰着许多精美的砖刻,木雕。车子过了子佩集牌楼不久就到达我们下榻的宾舍。下车后,最夺人眼球的是宾舍门前的彩色琉璃照壁,正面是栩栩如生九龙曼舞,背面是历代鸿儒咏龙诗选,字体飘逸隽永,照壁正面正中放置一块黑色石刻:平遥九龙壁。走进大门,迎面是宏大的大戏台,久经岁月洗礼,斑斑驳驳的雕花木门和已经褪去漆色的一副楹联跃入眼帘:一二人千姿百态,三五步四海九州。横批为:霓裳协奏。大戏台右侧掩映在绿树红花里,隐约可见的那栋八角飞檐的古色古香的木结构的建筑就是我们的客栈大堂。跨过高高的木门槛,穿堂而过,往南,青色石砖铺地,两侧的青砖墙上有浮雕砖刻二十四孝图文故事。从浮雕和墙体的的新旧对比程度看应该是新近刚刚装饰上去的。我们的房间是在东海院13号。我们依照指示牌往里走,西海院,北海院,中海院,左转,向前是里海院,再过一道门,再左转才是东海院,右转则是南海院。有点儿像是走迷宫!我有点晕头转向,分不清东西南北。一样的黑漆雕花大门,一样的青砖院落,一样的两层雕梁画栋的正房,每个院子的门前两盏一样的大红灯笼,让我不禁想起张艺谋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的场景。莫非这每一处院落里都曾经居住过一位富家姨太太或者是分家另过的儿孙?站在院子里,仰望上房,高大霸气,红红的灯笼高高挂,显示出主人的与众不同。外表看起来古色古香,就连门锁也是那种古老的铜锁的样子,打开门,别有洞天!室内全新的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完全和现在的宾馆一模一样。可能是太累,洗漱后,我一觉睡到天亮。习惯早起的我,悄悄起床,一个人徜徉在静谧的古城街道上。我喜欢一个人逛古城,仿佛这一刻,这古城就只属于我一个人。我们住的地方在平遥古城南大街上,这里是平遥古城的中轴线,自古以来就是平遥最繁华的商业中心。这里的建筑是典型的“前堂后寝”,前边是大堂或者铺面,往里走则延伸出不同的院落。清晨,空气清新,绿柳婆娑,深红浅粉的紫薇花摇曳,几声清脆的鸟鸣婉转悠扬,真的是鸟语花香!一个人漫步在古城的街道上,因为太早,街上的行人稀少。南大街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丰富,这些建筑保存完整,其传统格局和独特的历史风貌令我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偶遇有穿古装拍照的美女,有一起携手散步的一对两鬓斑白的老夫妻,也有已经开门,正在忙着准备早餐的店老板。冉冉升起的朝阳将微光洒在街道、街旁的房子和花木上,仿佛是金色的佛光普照,为宁谧的古城更增加一层神秘的色彩。一个人着一袭水墨荷花的旗袍,流连在或斑驳陈旧或明艳夺目的街道,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走走停停,看见喜欢的、精美古朴的建筑工艺、匾额或者物事,举起手机拍照留念。古城悠长的时光此刻仿佛慢下来,没有了昨日黄昏的车马喧嚣。我想起木心的《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悠长的时光里,我仿佛穿越到清朝末年,仿佛看见街道两旁的票号,铺面人来人往,车马喧嚣,掌柜的吆喝声,伙计的应答之声,不绝于耳……早餐后,跟随导游登上南城门城墙,南城墙沿河走向曲,墙外筑护城壕。平遥古城墙以它古老、雄伟的风姿屹立在晋中平原。登高望远,站在城墙北望,一条笔直的街道,两侧布局严谨又不失呆板的民居和远处的市楼尽在眼前。横跨南大街街心的市楼是平遥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平遥城的中心。民间传说,人们根据平面布局,称平遥城为“乌龟城”,取长寿之意,希望平遥城可以长治久安。平遥城东西设有城门两道,每道城门都突出在墙体外部,有里外二门,呈瓮形。由于瓮城共有6座,这就形成“乌龟城”之说。人们说,南北两门像是乌龟的头、尾,东西四门像四只脚。南门,里外两门直通,像龟的头部向外伸出,正好南门外有两眼水井,人们将两眼水井喻为龟眼睛。北门的外门形状向东弯曲,又似龟尾东甩。东西四门,分别向头的方向弯曲,犹如乌龟四脚爬行。听着导游娓娓道来,在脑海中想象着平遥城的鸟瞰图,很生动,很形象。走下城墙,漫步在被称为“东方华尔街”的平遥古城曾经最繁华的主街道上。精美,古朴的建筑,身着古装的掌柜或者伙计,络绎不绝的游客,眼前的商业化完全颠覆了古城清晨宁静,缓慢的时光。山西人被称作“醋老醯儿”,来一趟山西,不尝尝这里的老陈醋,那是一种遗憾。偌大的醋坛子一溜儿排开,有身穿蓝布碎花的美女拿一次性杯子,请你品尝正宗的山西老陈醋。入口酸爽,回味,有一股淡淡的清香与甘甜。尽管现在各地特产在全国各大超市都有卖,而且这里要贵很多,仍然有许多人慷慨解囊。因为有快递包邮到家,免去了携带之苦,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如今,大家也乐意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另一种女士特别钟情的商品是推光漆器首饰盒。色泽鲜艳,雕工精美,光亮如镜,既是工艺品,又可以存放贵重首饰。一位阿姨毫不犹豫地选了一款元的雕漆首饰盒,她老伴儿乐呵呵地说:“这辈子也就用这一个,挑个称心如意的吧!”阿姨眉眼含笑的接过包装好的礼物,脸上自然地流露着幸福的模样。忽听得外边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导游说:“这可不是表演,是真的有人娶亲!”只见一队人马,吹吹打打,长长一队身穿一袭喜庆的大红色的鼓乐队,婆子、丫鬟,轿夫,两顶红色大花轿,前一顶坐着新娘子,后一顶却坐着新郎官儿!“咦!这新郎官儿咋不骑马?咋还坐轿里了呢?”“如今,男女平等嘛!”一阵欢笑声淹没在渐行渐远的古乐声里。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市楼前。距离市楼不远的协同庆票号曾经是平遥城最兴隆的一家钱庄。据说,慈禧太后当年曾说,“一个协同庆票号,快比得上我大清户部了。”其当年的兴隆与富庶可见一斑。它的地下金库更是名震四海,不仅保险性能好,而且在地下金库正中央有一尊神龙宝柱。传说这神龙宝柱是平遥城的定海神针。走进协同庆,所有的掌柜,伙计都是清朝装束,说话腔调也与众不同。有兴趣的游客,可以用真金白银体验一回做财东兑换金银的乐趣。先用自己的钞票购买汇票,再拿上汇票跟随老掌柜,沿着逼仄的石阶缓缓下到地下金库,先绕着神龙宝柱顺时针转三圈,取万事顺意之意,再到柜台兑换等额的镀金纪念品。平遥古城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平遥衙署参观古时候县太爷办公和饮食起居的地方。平遥县衙位于衙门街中段路北,坐北朝南,建筑群主从有序,布局对称,前朝后寝,左文右武。“一座古县衙,半部官文化”。据说,清代在晋商昌达兴盛的百余年间没有出现过一任贪官。当地繁盛的商业文明孕育了特有的官场文化。迈入这座沧桑古衙,从大堂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到二堂匾额“天理国法人情”,再到粮厅楹联“万事莫苛求只要大家共守此法;一心惟清白期与斯民相见以天”,这些随处可见的楹联匾额以独特的视角诠释了当时执政者对官吏的道德操守要求和为官者的自勉,蕴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贯穿着清官情结。作为古代基层政权的活标本,县衙中的一些建筑饰物上的廉政典故,譬如“公生明、廉生威”官箴,“异地任职”回避制度等无不折射出一个时期廉政文化的特有魅力,极具积极的镜鉴价值。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古城时,淡蓝色的天空浮着许多瓦片云,被夕阳染了红润,像鲤鱼的鳞。我依依不舍地回首与古城作别。回眸再看一眼美丽的平遥古城,与你相遇的盛夏,一场风光旖旎的旅行已圆满。希望我们有缘再相遇,那时,我会在心中默念:“又见平遥,真好!”作者简介:张红霞,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英语教师。洛宁县作协会员。喜欢文学,热爱生活,相信一切美好皆源自生活。信奉胸藏文墨怀若谷,崇尚腹有诗书气自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122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