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种植掌握黄精人工栽培技术要点,实现大
黄精是药用植物,含有大量淀粉、糖分、脂肪、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多种其他营养成分,性味甘甜,食用爽口,有补脾、润肺生津、壮筋骨、强精固肾等作用,常食用可令人气力倍增、肌肉充盈、骨髓坚强。黄精既可入药、泡药,又因其肉质根状茎肥厚可生食、炖服。黄精集药用、食用、观赏、美容于一身,在注重中药养生的当今时代,它蕴含的药用保健价值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野生资源已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栽培黄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有着良好前景。
1生物学特性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老虎姜、鸡爪参,学名:Polygonatumsibiricum,为百合目百合科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呈圆柱状,结节膨大,粗的一头制成药材称为鸡头黄精;叶轮生,无柄,茎直径约0.02m,高约0.5~1m,有时呈攀援状;叶轮生,无柄,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先端拳卷或弯曲成钩。浆果黑色,具4~7颗种子。花期为5~6月,果期为8~9月。黄精喜温、耐寒、耐旱、耐高温、耐阴、怕涝,主要分布在生林下、灌丛或山坡阴处。
2人工栽培技术要点
2.1选地整地
2.1.1选地。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富含腐殖质、排灌方便、周边植被好的水田、坡地或缓坡地。
2.1.2整地。全田深耕,m2施腐熟农家肥约kg作基肥,精细整地后开沟起厢,厢宽约1.3m,沟深约0.3m。
2.2播种
2.2.1种子繁殖。在8月份左右种子成熟后,采收并进行沙藏处理。方法:种子与细沙土按1︰3的比例混匀,在背阴处开0.3m深的坑,放置在坑里面,保持湿润。到第2年3月气温稳定以后,取出种子;在育苗的厢面上按行距0.18m的规格开浅沟,然后把种子匀撒到沟内,覆盖薄土后稍微压实在,并浇透水保持湿润,覆盖一层稻草。在即将出苗时注意去掉覆盖的稻草,当黄精苗长到0.1m高时,根据生长情况,在生长过密处进行间苗,移到比较空虚处。在育苗期,可根据苗情,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育苗1年后可以移栽。
2.2.2根状茎繁殖。在初冬或春末,挖取1~2年生的健壮、无病虫害植株地下根茎,选幼嫩部分截段,每段3~4节,将切口稍加晾干或用多菌灵消毒后,按行距0.25m、株距0.15m、深0.05m的规格种植,覆土约0.05m,压实土后浇水。育苗期隔4天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如在秋末种植,应在厢面覆盖稻草,起到保暖作用。
2.2.3野生苗种植。平时注意采集健壮、无病虫害的野生苗,根据大小进行分类培育,选择适当的时期,按照株行距均为0.25m规格移栽。
2.3种植时间、规格及方法
2.3.1时间。根据苗的大小来确定移栽时间,小苗宜在秋季带苗移栽,大苗宜在植株生长至倒苗时候移栽。雨季移栽尽可能带土苗,减少根部损伤,起苗后立即移栽。
2.3.2规格。小苗种植的行株距分别为0.3m、0.25m,大苗种植的行株距分别为0.4m、0.35m。
2.3.3方法。厢面横向开沟,沟深0.08m,按种植规格放置种苗,芽尖向上,用开第二沟的土覆盖前一沟;依此类推。植后薄盖稻草保温、保湿和防杂草。
2.4水肥管理
2.4.1水分管理。植后淋定根水,大田期根据土壤湿度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季清沟确保排水畅通,忌厢面积水。
2.4.2养分管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复合肥和各种微量元素肥料。有机肥包括充分腐熟的农家肥、草木灰、作物秸秆等,禁止施用人粪尿。可在5月、8月结合中耕培土各追肥1次,最好在株距中间开条沟施肥,然后覆土。m2沟施有机肥kg或枯饼肥70kg;其它时期可视苗情撒施或兑水浇施复合肥8~10kg/m。每次施肥后要浇1次水;在其生长旺盛期(7~8月)可用0.2%磷酸二氢钾喷施,隔15天喷1次,共3次,促进植株生长。
2.5中耕除草
黄精栽培切忌使用化学除草剂,所以在种植后的第1年要根据生长情况,结合人工除草进行浅中耕;在第2年要结合除草、培土、施肥进行深中耕,增加黄精根部土层厚度,利于根茎膨大生长。
2.6病虫害防治
2.6.1病害。主要病害包括叶斑病和黑斑病,均为害叶片,影响植株生长。黑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从叶尖出现不规则黄褐色斑,病、健部交界处有紫红色边缘,以后病斑向下蔓延,雨季则更严重,病部叶片枯黄。防治方法:一是收获时清园,消灭病残体;注意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恶化病害流行条件。二是在发病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发病初期喷可用1∶1∶倍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数次。
2.6.2虫害。主要有蛴螬和地老虎,均能咬断幼苗、咀食苗根或根状茎,造成断苗或根部空洞。2种主要虫害均可用75%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0.1%拌种;或发生期用90%敌百虫0倍液浇灌。
2.7摘花疏果及封顶
黄精的花果期持续时间较长,并且每一茎枝节腋生多朵伞形花序和果实,消耗营养成分多,影响根茎生长,故应在花蕾形成前将花芽摘去,同时把植株顶部嫩尖切除,植株高度保留在1m以下,以促进养分集中转移到收获物根茎部提高产量。
2.8采收
秋、春季均可采收,以秋末冬初采收的根状茎肥壮而饱满,质量高于春收。挖取根茎部后去掉茎叶,洗干净泥土后,除去须根,长大者可分为2或3段。放置在蒸格或木甑中,蒸至根茎有油润光泽即可,取出来后放置光照适宜且通风的地方晒干,遇久雨可烘干。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p/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