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百合种球国产化成效显著

云南百合种球国产化成效显著

10多年来,云南科研单位、花卉企业和种植者以“科研+企业+农户”的模式进行百合产业化开发,取得了可喜成绩。年云南国产化百合种球约万粒,其中云南明珠公司产量占总产量的70%左右,达多万粒,能满足全省百合种球总需求量的5%。截至目前,云南百合切花种植面积近3万亩,年需种球3.7亿粒。近两年来,云南百合种植规模相对稳定,在自繁球量逐渐增加、进口球利润下滑的情况下,百合种球进口量呈下降趋势。年进口百合2.3亿粒左右,较上年减少11.5%。

云南百合产业化发展取得好的成效,与科研单位完成的“球根类花卉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开发”项目密不可分。据云南农科院花卉研究所球根中心负责人吴丽芳介绍,截至年11月30日,他们已获得百合新种质和中间材料98份,已选育出多个新品种,成功筛选出8个优良新品种进行知识产权申报,建立了百合原种和繁育技术体系,完成了云南省地方标准《东方百合种球生产技术规程》撰写,获得授权专利2项。此外,他们还联合明珠公司在玉溪黄草坝建立了50亩百合原种球繁育基地,繁育原种球80万粒;在华宁、丘北分别建立了百合商品种球生产示范基地,已示范生产种球万粒,带动切花种植亩。云南农科院百合育种专家崔光芬也介绍说,利用云南丰富的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结合国外的流行品种,目前农科院已选育出大批独具特色的百合新品种,如桂花香味的‘水晶球’,OT系浅黄色‘香槟’,叶子宽大美观的‘金龙’,白色品种‘香格里拉’以及无花药品种,目前正在对它们进行抗性、性状等试验。与此同时,明珠公司针对目前百合品种较少、传统品种生产时间长等问题,加强与世界知名种球企业沃特·登汉(VletterdenHaan)、马克育种(MakBreeding)等公司的合作,努力引进推广国际流行新品种,并专心做好售后技术服务。据了解,明后年,明珠公司将计划推广OT型白色系‘让贝西’和红色系‘特伯丹斯’。这两个品种抗性好,完全有可能替代‘西伯利亚’、‘诺宾娜’等老品种。

据崔光芬介绍,目前世界百合产业发展呈现出新的趋势:百合种球生产集聚地开始从荷兰等国家向非洲以及中国转移;百合切花品种大类日益丰富,东方百合、OT系百合继续占主导地位,但LA类将逐步取代亚洲系百合;盆栽百合、庭院百合将迅速流行;种植模式更加趋向自动化,箱式栽培、基质栽培、移动苗床等将成为行业新技术;特种百合越来越受到







































白癜风治疗知名医院
苯酚的价格一般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p/65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