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克老师原创小说百合芳华之一
点击蓝字
“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本人从幼时上学之日起到如今已为人师,弹指间三十多年已过。某天夜深之时三省吾身,想到自己一无政治家的雄才大略,二无哲学家的的深刻厚重,三无历史学家的博古通今,四无文学家的才思泉涌因而不免心生遗憾。慨叹这内心荒芜荒凉之际,突然又想起在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有那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经过不懈努力在这大好的形势中脱颖而出,他们的斐然才情已遐迩闻名。又因本人见贤思齐心生仰慕之情,于是就把他们的事迹粗撰文稿——《百合芳华》供大家
观之,只要能对列位看官有一顶点儿的影响就足慰我心了。
———题记
序
兰有王者之香,菊有隐者之风,梅有美人之誉,我却对百合情有独钟。我喜欢它的清新淡雅,喜欢它的素素淡心,喜欢它的巍巍高节,喜欢它的自甘岑寂,喜欢它的袅袅香泛,喜欢它的洁白无瑕。我叫文玉书,在我的书桌旁,一束白百合立于一个精美的胆瓶中。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这束百合自然也有一个故事,且容我慢慢说起。
风华正茂(求学)
年,我非常荣幸地考入南安书院。南安书院屹立在南湖省,江州市文化街中心,是一所师范院校,它的前身是江州第一师范(中专)现改为南安书院(本科)。书院大门望南,北依巍峨的黛山,南揽秀美的漳河,书香幽韵与青山绿水相得益彰,是从多学子梦寐以求的理想学院。学院的东北角,有一幢出口向南六层高的楼房,其第三层中央镶嵌着三个金黄的大字“图书馆”本书的故事就是从里开始的。
9月初秋,新学期的一个傍晚,当太阳的余晖温情抚摸这美丽的校园时,酷爱读书的我悠然自得来到图书馆。在图书馆的三层大厅中,整齐摆设一百张黄色的油漆实木方桌,每张桌子依偎两把木制黄漆椅子。大厅四周墙壁都挂着警示牌,上面写着:1、请勿抽烟,2、请勿喧哗、3、请勿乱扔垃圾……就在这宽敞明亮清幽的氛围中,有三四十位同学端坐其中。在一条稍宽的东西走廊中间,我的斜对面,有一位女同学,只见她光洁白皙的面庞透出一股造化钟神秀的清美,一双柳叶弯眉,高挑的鼻梁,唇不点而红,秀美浓黑的披肩发洋溢着青春的风彩,穿着深褐色的连衣裙端坐在那里聚精会神地读书。我的心安顿片刻,便拿出《红楼梦》如饥似渴地翻阅。我沉醉在林黛玉那忧郁伤感的《葬花吟》情境中,特别是“愿侬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当花的命运与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那种心灵共鸣情愫的牵绕不禁让我置身其中,成为一个感怀伤世的看客。正当我如痴如醉之时,斜对面的那位女生站起身来,拿起一本书,似乎也带着一点忧怨离开了她的坐位。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在想:今天看书的人真少,她这一走空气似乎寂寥很多,唉!她或许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吧!当我的目光再回到她刚才的书桌时不禁一怔,她的借书证遗忘在这里。我拿起她的借书证不加思索跑出图书馆门口,非常遗憾,她已经消失在天降的夜幕里,回到宿舍,借着明亮的灯光,我凝视她那刚刚办理的借书证,借书的照片依然那么楚楚动人。照片下面清楚地写到98级历史系三班周晓雨。“历史系在教学楼的三楼,而我们文学系在二楼,不管怎样我们也算是一栋楼上的上下邻居呢?”我这样想着。
第二天早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98级历史系三班的门口,静默伫立将近半小时。一会儿,当几位历史系的女同学款款而来准备上课时,我看到了昨天和我同在图书馆的那位女同学。“您是周晓雨吗?这是您的借书证。”我的声音有点小,就这样我比以往已经勇敢很多了。走在中间的那位女生止住脚步,看到自己的借书证便说:“谢谢您,昨天离开图书馆时太匆忙了,把借书证遗忘了,让您费心了,谢谢您!真的谢谢您!”“不客气”,我径直离开三楼。“哟,中等身材,面白如玉,眉浓而立,挺帅的”,“周晓雨,你俩挺有缘啊!”“不过也太老土啦,他身上那套西服穿了几年吧,”“你们在多嘴,我不理你们了”……从我离开到二楼,她们的议论一直萦绕我耳畔。又过了几周,在一个星期一的清晨,我们各班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教学楼前参加升旗仪式。听到那雄壮激昂的国歌声,看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们每一个人对未来都充满了期望。正在这时,我们教务处的唐老师用他那浑厚的声音向我们宣布:“同学们,今天在这次升旗仪式中,我代表学校宣布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我们南安书院文学系98级一班,文玉书同学的散文诗《百合花语》在我市《诗风》杂志社发表了。这是我们书院的一大幸事。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文玉书同学到主席台前我们朗诵他的佳作。”唐老师的话音一落,我的内心汹涌澎湃。那是我高考之后花半个月的时间创做的一首散文诗,没想到向杂志社投稿不足一个月竟发表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走到主席台前。“感谢辛辛苦苦培养教育我的所有老师,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同学,感谢我的父亲母亲对我默默的付出,接下来我就把这首《百合花语》献给大家”。
百合花语
文玉书
我是一株花,一株爱做梦的花,
在梦里,我在温室里生长,
这才是我温暖的家。
然而那无情的秋风吹散了我的酣梦,
梦如秋雨,丝丝片片飘到了遥远的天涯。
千仞深山,寂莫空谷,原来我正在这儿努力发芽。
我是一株花,一株含苞待放的花。
晴日里,
蘼芜对我笑,那不是一种惠心的笑,
它们用“先知先觉”的慧根,
固执地笑我痴,
冷蔑地笑我傻。
我是一株花,一株多愁善感的花,
泪光中,
依稀触到彩蝶,蜻蜓不屑的目光,
它们用美丽的身姿,丰富的阅历
傲慢地说:“看吧!无人来欣赏你的孤芳清雅。”
我深信,
我是一株坚强的花,
风狂也不管它,雨骤也不管它,
冷嘲热讽也不管它。
我笃信,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
如雪的洁白是我美丽的外衣,
清新淡雅是我善良的内心,
性情恬淡是我的操守,
因为我的心已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繁华。
当最后一句“因为我已经远离了尘世的的喧嚣和繁华”诵完以后,又一次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我依然款款地走到自己的队伍中。忽然离我不远处,有一双熟悉的目光,那是周晓雨的目光,那目光中,有一种莫名的鼓励和赞赏。我似乎又听到,她旁边又有人多嘴多舌,“原来是他,还不错吗,诗人”“挺斯文的”“名字也挺有内涵的”……
一天傍晚时分,我来到食堂。在宽敞明亮的一个角落,我正在津津有味吃面时,几个熟悉的身影从我眼前掠过。“文玉书,大诗人也在这里呀!挺简朴呀!”周晓雨的一个形影不离的闺蜜笑着对我说。“很高兴见到你们”,我彬彬有礼地说到。“我叫秦芳,她叫王素云,这位就不用介绍了,我们三人是98级历史三班的‘三剑客’,还有啊,我们的大才女周晓雨对您的《百合花语》甚是欣赏,今后还望您多指教”。“雕虫小技,难登大雅之堂,还望大家多多指正”。“快点吃饭吧,看饭都凉了”旁边那个叫王素云的女生催促秦芳说到,唉!那顿饭我没吃出什么滋味来。
那个星期天的上午,多数同学离开了校园。我拿起《红楼新境》在操场的一个石凳坐下,静静地读。操场在教学楼的西北角,女生宿舍在操场的正南方向,男生宿舍在操场的正东向。当我沉醉于《红楼新境》说芳一章时,周晓雨如仙女般降临我眼前。“您好,您星期天不回家吗?”“我的家在乡下,离这儿有一百多里,一个月回家一次”“那您呢?我好奇地问道。“我的家在江州市的南郊,爸爸是一位开发商,整天忙忙碌碌看不到影子,医院的一名外科主任,有时人在家,我却总吃不到她亲手做的饭菜”说话时,晓雨的眼神中有那么一点哀怨。“您的家庭也挺……”“您在看什么书?”“《红楼新境》周汝昌教授的。”“原来您在研究红学呀!”“研究谈不上,只不过想更多的了解曹雪芹罢了”。我不加思索问道:“您也喜欢《红楼梦》吗?”“当然喜欢,我上高中曾看过电视剧《红楼梦》。”“我们可真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啊!”周晓雨突然用一种异样的目光看着我,那目光中带着一点忧愁,一点哀怨,一点彷徨。“说实话,您是我见到的男生中最具特质的一位,淳朴、善良、勤奋、儒雅真如您《百合花语》中的百合那样。”晓雨兴奋地说到。“谢谢您的夸奖,我从小生活在乡下,父母含莘茹苦养育我哥俩,我的哥哥十六岁那年就辍学外出打工,现在已成家。父母二人供我上大学,父亲已入花甲之年却仍在我们村建筑队做泥瓦匠,他们真……”我突然沉默了。过了一会儿,只听到晓雨感动地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他们的确不容易。”我接着又说到:“每次回到家中母亲的第一句话总是‘二娃,学校的生活怎样,可不能太苦了,用功学习也要吃好,不要老想你爹和我。’我母亲的话虽说是质朴,但却铭刻在我心间,她的那番话也成为我努力学习的动力”。晓雨真诚地说到:“您今后有什么困难,您可以告诉我,我会尽力帮您的”。“谢谢您晓雨,您也是从开学到现在和我说话最多,关心我的唯一的女生”。我的话音刚落,只听到:“文玉书、周晓雨,你们在这看书啊!”我蓦地把目光投向周晓雨身后。在离我们不到三四米的圆形跑道上,走来一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带着黑边眼镜的一位男老师。我定睛一看,是我们的教务主任唐老师,他是周晓雨的班主任。我曾选修历史,因此每周也听他一两次历史课。“我也刚到这儿,你们聊吧,再见”周晓雨慌忙地说到,说完后她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很多作家都是从研究红学开始的,但愿不久的将来,您也能写出一部著作来。”“谢谢唐老师的鼓励,我会努力的”,我俩寒暄一会儿,都离开了操场。
国庆长节的前一天下午,许多同学归心似箭匆匆忙忙离开学校,许多老师也精心准备打点行装准备外出旅游。我也在收拾行礼准备回家和父母团圆。当我准备妥当,走出宿舍楼步入操场时,秦芳疾步而来。“文玉书同学,今天中午,周晓雨在下楼梯时不小心小腿骨轻微骨折了,您去看看吧!”我把行礼放在原处,就大步来到女生宿舍楼前。门卫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温和的地说:“先填写姓名,再入内”。当我来到宿舍门前,只见到一位中年男士,精神的寸发,圆圆的脸庞,一双狡狤的眼神,浅黄灰白相兼的领带在白上衣的映衬下是那么的和谐。一位中年阿姨,面如皓月,鬓发如云,慈祥的面孔,如观音一般。只听到:“晓雨上爸爸那里,爸爸给你雇个保姆好生侍候你”,“晓雨陪妈妈回去吧!医院去疗养”。“爸爸妈妈,您们都回去吧!我知道你们都很忙,秦芳和素云都在这儿陪我呢,你们放心吧”。晓雨话音一落,当看到门外立着的我,立刻对妈妈说“妈!请让我的同学进来吧”,晓雨的妈妈走出门外,见到我先是一怔,然后和蔼地说:“您好,我姓顾,是晓雨的妈妈,您是?”“您好阿姨,我是晓雨的同学,我来看看她”。我说话时仿佛感觉到顾阿姨用慈祥的眼光在打量我。“您也是学历史的”“不是,我是学文学的”听到晓雨爸爸焦雷般的“审问”我仿佛到了噤若寒蝉的地步。“晓雨,您的腿病好些了吗?”我的声音本来就小。“没事了,谢谢您来看我”。“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清脆的铃声响了,晓雨的爸爸赶紧到外边老远去接电话,说完后回到宿舍对晓雨说:“晓雨,爸爸有事先走了,一会儿再来看你”。顿时,房内的空气似乎缓和了许多。只见唐老师拎一个花篮走过来。“周晓雨,好些了吗?有什么困难,尽管对我说,我会帮你的”。“您是唐老师吧!我是晓雨的妈妈,开学第一天,您在班内接待新生时,我见过您的”。“噢,这真是个意外,晓雨你的病问题不大吧”。“没事,谢谢唐老关心,只不过休息几天就好了”,“那你们聊,我先走了,再见”、“再见唐老师”。当我送唐老师走出宿舍门外时,唐老师留给我淡淡一笑。我转身回到宿舍对晓顾阿姨说:“阿姨,晓雨有那几位同学照顾,她很快就会好起来,再见”“再见,回家路上小心慢行”晓雨脉脉地说。“晓雨,他是谁,你才十九岁,可不能过早男朋友,要把心思放到学习上,你可妈妈唯一的希望啊!”“妈妈,你说什么呀,我们只是同学,人家曾帮过我的”“是呀,阿姨我们只是普通同学”秦芳,素云也说到……
薄暮冥冥时分,我风尘仆仆的回到家中。母亲做了四个菜和父亲等着我回来。“妈,您和我爹还好吗?”。“好,二娃儿,这开学一个月了,在学校吃住都还行吧!”“行啊,爹”……我还没说完,只听妈妈指责我爹说:“快让孩子吃饭吧,一会饭菜都凉了”。
第二天上午,我来到一墙之隔的南院。这是我哥哥文玉林的院落。大门朝东,正面四间平房,正北两间小陪房。院落东南角有一手扶井,吸井座上长满了青苔,吸井附近有一棵柿子树。正值秋天,柿子树上的“小灯笼”累累悬挂,红的彻透,红的娇艳,红的令人馋涎欲滴。刚入大门只听到:“大学生回来了,怎么样,学校的生活还可以吧?”“嫂子,学校生活还好,小华(我小侄)呢?他学习成绩怎样?“二叔、二叔”小华喊着从屋内跑出来,窜入我的怀中。“刚上一年级,学习劲头挺大的,这次考试(月考)数学分,语文98分”嫂子自豪地说。“好啊!这下我就放心啦,等我毕业后就让小华随我去上学”。“二叔,我一定跟您去上学”小华撒娇地说到。“我哥最近有电话吗?我挺想他的”。“他呀,昨天往家打过电话,南方广滨花木厂(哥哥现在工作的地方)生意还可以,就是晚上加班……”“让我哥在南方工作的时候注意身体”我打断了嫂子的话。“你哥在电话中让我转告你,让你在学校每个月的生活费多带些,不能太省了,玉书你哥我们俩现在手头还好些,除了爹妈外,我们每个月再给你拿出一百元钱(当时我每周生活费30元)”,说完转身从正堂二门拿出一张大团结来。“嫂子您拿回去吧,我们学校对每个学生有补助,将来考试好了还有奖学金呢”。嫂子性子拗,用她那强有力的手把那张“大团结”放到我的口袋里,我半日无语,眼圈红润了,“嫂子,你打电话告诉我哥,不用担心我,让他在南方千万要注意好身体,小华在家也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我呜咽着说到。
“也不知周晓雨的病好没有”,10月3日的晚上我在自己的房内暗忖,我真想跑到村西头老王叔家里(老王叔开了一个小卖部,也是我们村少有的装电话的人家)给晓雨打个电话。唉!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我不禁写下了:
遐方怨
菊花枕,半掩窗,梦到南安书院,清光沐西南。半卧凝望坐思量。偶间蹙娥眉,月茫茫。
长相思
独步村口,影添新愁,一轮闲月挥洒清秋。樽罍一只,谁解眉锁,两处深思怎教抚心头。
时光过的真快,我重返学校。国庆节假满的第二天下午三四节(课外活动期间)我在校园内终于找到了秦芳。“假期这几天晓雨医院中,病也将痊愈了,过两天她就回到学校”秦芳和颜悦色地说。“这下我放心了。”又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在操场上的一个石凳上坐下,手中拿起《智取天下》翻阅。忽然,我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了晓雨缓缓走来。“你完全康复了”我惊讶的问到。“嗯,这个假期你还好吗”。“好我把日记打开请看。”当晓雨朗诵到“樽罍一只,谁解眉锁,两处深思怎教抚心头”时,只见她的眼圈红润了,担仍然振作笑颜。“谢谢您牵挂着我。”这时我的同桌黄刚走过来。“花前柳下,轻风软语香,好一派迷人的风光啊!”黄刚一个油嘴滑舌的人,此人自视才高,但独对我敬仰有加,我们一起读书学感情也最好。“休要胡言乱语,小心走路碰南墙”我俩关系好,说话也自然随意些。“晓雨,这是我的同窗好友黄刚,”“你好,我是周晓雨,我还有事先告辞了”,说完就径直离去。“好小子,看不出来藏得挺深的,老实招来何时获得芳心的”。我强辩到:“我们也是刚认识”。“刚认识,刚认识就粉面留泪痕的”黄刚振振有词。“我算服了你,黄老弟”我无奈地说到。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由秦芳这个红娘牵线,我和晓雨来到校外文化街的一个桥边大槐树下。我们俩个默默地坐在树下一个石凳上。今夜,月更清更明,晓雨更动人。可是我很久无语,还是晓雨先开口说:玉书,你的理想呢?”“我的理想一是做一名语文老师回到家乡为繁荣家乡的教育事业奋斗一生;二是工作之余著书立说,希望有一天能像曹雪芹一样写一部旷世著作来,流芳千古,光耀后人。”“晓雨你呢?”“我,一是想做一名好的历史老师,二是在茫茫尘世中找到一位知音相伴一生,三是照顾好我的妈妈”。“周叔叔和顾阿姨他们之间有隔阂吧,那天我似乎感觉到了。”晓雨伤心地说:“玉书,不瞒您说,他们分居很长时间了,他们怕影响我的学习,所以至今没有办离婚手续。爸爸以前对妈妈挺好的,自从他开发了江州西南郊区三栋楼房后人膨胀起来,身边美女如云,而我妈妈内心的苦又有谁知道呢?所以工作就成了她的一块心灵的栖息地,我也就成了她唯一的希望。”说到这时晓雨呜咽了。“给您,这是我新买的手帕”。晓雨见上面绣了朵白百合就说到:“怎么,你很喜欢白合花”“是的,我喜欢它的洁白无瑕,喜欢它的素素淡心。晓雨,其实你就是一株百合”。“玉书其实我妈妈对你的印象特别好,你虽来自乡下,但谈吐举止间有一种特质感染着他人“谢谢阿姨的看重,晓雨,在《曹雪芹》这部电视剧中,曹雪芹曾对其表妹李琦筠说过:‘我俩两颗心相互守望”。我们就像他俩一样在大学期间,两颗心也相互守望,今后如果我们有缘,我们就共同缔造属于我们的未来好吗?说着我轻轻地拉起她的手深情凝望。微风吹过,槐叶沙沙,月光更清更明……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大学四年将近尾声。除了一部分同学考取研究生外,大多数同学都在为工作奔跑忙碌着,许多人梦想就是能到江州市第一初中任教。“玉书,我的爸爸已经把工作给我安排好了,就在江州市第一初中,你有何打算?不如也让我的爸爸帮帮你”“谢谢你晓雨,祝贺你晓雨,我把简历已投入江州市一初中,但愿我们能在一起工作。(未完待续)
daodudaoxie是专注于研究语文教学的规律和方法,研究怎样提高语文教学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的 主办: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会、中国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院
协办: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河南省语文学习科学管理办公室
学术指导:中国基础教育研究院、中国素质教育研究院
总策划:吴伟
主编:陈曦
副主编:臧默君
-
年第49期
daodudaoxie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p/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