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幼儿园班级常规培养七步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生活常规,并坚持执行。常规是保证幼儿园一切活动顺利开展所必需的规定,只有做到既给孩子自主活动的空间,又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才能形成良好的常规。良好的常规对于班级保教秩序和幼儿的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培养班级常规时针对具体情况,常采用以下基本方法:
1树立榜样激励法
教师根据幼儿“爱模仿”的年龄特点,强化某些幼儿的正确行为,激励其他幼儿以此为榜样,从而影响教育幼儿。如:班级幼儿入园迟到的比较多,教师对准时入园的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励其他幼儿以准时入园的幼儿为榜样,准时来园。
2巧言妙语引导法
教师利用生动形象、幽默有趣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如:培养小班幼儿饮水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喝白开水,便将水说成“小汽车要加油喽,加的满满的,才能跑得特别快”。幽默有趣的语言引导幼儿遵守常规。
3创设环境提示法
将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提示幼儿遵守常规。如:区角活动的规则图文并茂,提示幼儿遵守规则。
4儿歌歌曲巩固法
儿歌、歌曲巩固法是指寓教育内容与朗朗上口的儿歌、美妙动听的歌曲之中,将一些常规要求在反复的朗诵和歌唱活动中,达到巩固的效果。如:大白米饭,豆腐鸡蛋,青菜肉汤,喷香喷香,我来扮个大老虎,啊呜一口全吃光。朗朗上口的儿歌让孩子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5游戏引发兴趣法
教师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用游戏的形式或采用游戏的的口吻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从“必须这样”转化为“我要这样”。如:游戏中让幼儿拿起彩虹伞,可以说成让我们用“大扇子”吹吹风,大大的风,小小的风。通过游戏让幼儿来专注聆听教师的指令。
6表扬奖励强化法
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加以强化,使幼儿感受自己的优点与进步,同时使其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如:有的幼儿每次学故事、儿歌记得最清楚,让孩子们鼓掌鼓励幼儿,带动班级幼儿学习。
7发现问题讨论法
教师和幼儿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讨论、修正常规的一种方法,此方法比较适合中大班幼儿。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梯时,大声喧哗、推推挤挤,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通过讨论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育注重常规意识,而在家任其自由发展,也是治标不治本。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配合老师,在家共同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常规培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奥维德说:“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常规培养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的进行,要付出爱心,付出耐心,才会有丰厚的收获。让我们家园配合,共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未来。
欢
迎
关
注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p/3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