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栽培生产技术

赵君宇现代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湖北省利川站

导读:百合,中药名。为百合科植物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var.viridulumBaker的干燥肉质鳞叶。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主产于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福建等省。恩施州适宜百合生长,野生资源也比较丰富,利川、宣恩、来凤、巴东、建始等县市已有大面积人工栽培。

百合多生于气候凉爽、土层深厚、肥沃的坡地。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质壤土中,鳞茎生长迅速,色泽洁白,肉质较厚。粘质土壤,通气排水不良,鳞茎抱合紧,个体小,产量低,不宜栽培。百合地上部茎叶不耐霜冻,秋季早霜来临前即枯死。地下鳞茎,在土中越冬能忍耐-10℃的低温。生长适宜温度在15~25℃。早春气候10℃以上,顶芽开始生长。出苗后气温低于10℃时,生长受到抑制,幼苗在气温3℃以下易受冻害。花期日平均温度在24~28℃时发育良好。气温高于28℃时生长受到抑制。气温持续高于33℃时,植株发黄,甚至枯死。百合怕涝,耐旱。整个生长期土壤湿度不能过高,否则引起鳞茎腐烂,导致植株死亡,因此若雨后有积水,应及时排除。尤其是高温高湿会造成植株枯黄和病害严重发生,影响生长。百合各生育期对光照要求不同,生长前期和中期喜光照,尤其是现蕾开花期,此时若光线过弱,花蕾易脱落,但怕高温强光直射(尤其是夏季酷暑)。百合为长日照植物,延长日照,能提前开花,日照不足或缩短,则延迟开花。

(一)选地整地

1、选地

宜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土壤粘重,排水不良等处不宜栽培百合。一般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前作不宜种葱蒜类植物,而宜选种瓜类、豆类或稻麦类。百合连茬,根系不发达,色泽变黄,病虫害加重,繁殖系数下降,产量大幅度下降。

2、整地

地选好后,为防治病虫害,可结合耕翻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公斤兑水公斤喷洒土壤,进行灭菌。整地时,因地制宜,施足基肥。百合比较耐肥,需要较多的肥料。一般每亩用堆肥或厩肥1~2公斤,发酵饼肥50~80公斤,钙镁磷肥20~30公斤,硫酸钾7.5~10公斤。若不间作,可减少用量。在肥料施用过程中,应注意堆肥、厩肥、饼肥等必须充分腐熟,基肥不可与种球直接接触,以免引起腐烂。同时也应注意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科学施用。整地要细,一般整成平畦。畦宽厘米,两畦间开宽30厘米,深15厘米的排水沟,畦面呈瓦背形。

(二)繁殖方法

百合的繁殖方式有鳞片、小鳞茎(仔球)和种子繁殖等多种方法,在生产上一般采用鳞片繁殖。

鳞片繁殖是百合无性繁殖中最常用的,而且繁殖系数也是最高的。秋季当田间百合叶片开始枯黄时,选择健壮、无病植株,采挖鳞茎作繁殖材料,剥除鳞茎表面质量差或干枯鳞片,里层的鳞片在剥后进行药剂处理,即将鳞片放入稀释倍多菌灵水溶液中浸泡30分钟,杀死鳞片上的病菌,取出后阴干,进行扦插繁殖。

首先要选择排水良好,疏松肥沃,没有种过葱蒜以及茄科类作物的沙质土壤,做好宽厘米,高25厘米左右的苗床。扦插时期一般在8~9月。插鳞片时,基部向下,各片距离3~6c厘米,上覆厚约6厘米细沙。然后盖草以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床土不可过湿,以防鳞片腐烂,并做好日常田间管理工作。一般于插植后15~20天,从鳞片下端的切口处发生很小的鳞茎,自其下生根。翌年春小鳞茎发芽出苗,形成具基生叶的植株。生长期追施肥料,促进生长。翌年秋季可采收直径约1厘米的小鳞茎,再按株行距12厘米×15厘米播种培育1年,第3年秋季采收,达到标准的可加工入药,小的可继续培育1年。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百合在9~10月栽植后,应注意防除杂草。第2年春季气温回升后,百合很快出苗,选晴天或阴天及时松土除草。松土宜浅不宜深,将表土锄松让阳光照入,可提高地温,促进百合早出苗,但不能锄深,否则会伤害百合的芽。

2、清沟排水

百合耐旱怕涝,土壤粘湿易导致百合鳞茎得病腐烂。在冬季,雨水较多,容易造成大田积水,所以要结合施肥培土进行清沟,到2~3月份出苗前,通过中耕除草,少量补肥,再加深田间沟系,做到排水畅通,大雨后田间不积水。冬前春后如遇干旱,要及时进行灌溉,防止土壤过分干旱,造成种球干枯、萎缩,影响地下生长。但灌水不可过多,以湿润土壤为宜。5月上、中旬,幼鳞茎鲜嫩多汁,在温度高、湿度大、土壤透气性差的情况下,易引起病害。在雨天或雨后切忌踩踏田块,以免踏实土壤,造成鳞茎腐烂。除草应掌握在土壤干燥时进行。平时应经常清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百合是较耐旱的作物,但还是需要较充足的水分,只要土壤排水良好,应适当保持土壤湿润。过多的水分或忽干忽湿容易引起鳞茎腐烂,病虫害大量发生。高温干旱时要及时灌水。若发现百合植株叶片发黄变紫,说明地下鳞茎已开始腐烂,应及时挖掉病株,可降低损失。

3、遮荫降温

遮荫是防高温的一种措施,苗期加盖稻草,对百合后期生长有利,可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土温。

4、施肥培土

秋季栽植的百合,在土壤封冻前追肥1次。每亩用猪牛粪厘米左右铺撒畦面。如条件可能,可用腐熟饼肥50~80厘米,效果更好,春季出苗前,如土壤肥力差或基肥不充足,可补施氮、磷、钾复合肥,每亩用量为15~20厘米,但不可过多施用碳酸氢铵和含酸重的过磷酸钙及氯化钾,以免烧伤将要出土的幼芽。如果补施草木灰,则效果更好。一般情况下可先补肥后松土,在表土晒白后,再进行清沟,把沟底的积泥重新覆盖在畦面上。于4月上旬清明节前后,百合苗逐步长高约在10厘米时,要及时施肥提苗,促进秧苗生长。当百合株芽成熟,标志百合已进入后期生长,在及时收获株芽后,如百合叶色逐渐变浅,说明养分已失调,必须增加养分防止百合早衰。此时要适量补施速效化肥。百合开花期,每亩用20厘米碳酸氢铵对水浇施,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另外,也可在叶面喷施浓度0.2%的磷酸二氢钾,以满足百合后期对磷、钾的需要。此外还需注意在打顶后要适当控制追肥,特别是氮肥,以防止茎叶过旺生长,影响鳞茎发育肥大。

5、打顶(摘心)

5月中下旬,为百合打顶的适宜时期,一般在苗高40厘米就需要打顶,使地上植株高度控制在45厘米左右,这样既保证植株有一定的生长量和叶面积,又可及时调控,减少养分不必要的消耗,使营养物质向地下鳞茎转送,加速鳞茎的发育生长。打顶宜选晴天中午进行,以利伤口愈合,防止病菌侵入。

6、摘除花蕾

及时摘除花蕾,可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使营养转入地下鳞茎中,促使鳞茎发育。摘除花蕾,宜在花序形成,组织尚未老化,可用手折断时进行。如过迟,不但养分消耗较多,而且较难折断,费力较大。摘除花蕾需要连续进行多次才能除净。

7、病虫害防治

(1)病害危害百合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病毒病、百合疫病、鳞茎基腐病、立枯病、百合斑点病、炭疽病、软腐病等。

1)叶枯病又称灰霉病,是百合植株发生最普遍的病害之一,发病时,叶片上通常有黄褐色至红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块,大小不一,长2~10毫米,某些斑块的中央为浅灰色,边缘呈淡紫色。从6月上旬起因雨水多,雾露重,病害扩展较快。防治方法:将患病植株的叶片集中烧毁,防止病菌传播;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以免病菌通过土壤传播;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抗病能力,注意清沟排水,及田间通风透光;发病初期摘除病叶,第7~10天喷洒一次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倍液,喷3-4次。也可用50%多菌灵倍液,或75%百菌清倍液喷雾,10~15天1次,连续2~3次,防止抗药性,应提倡合理轮换交替使用。

2)病毒病该病是百合受害较普通,较难防治的一种病害。叶片变黄,或发生黄色斑点、条斑,急性落叶,植株萎缩,花蕾萎黄不能开放,花冠开裂。植株受病害侵染后,生长、开花不良,甚至枯萎死亡。防治方法:目前,对病毒病主要是通过预防来解决,已经受害的植株就很难治好。预防主要有下列措施:及时防治蚜虫,生长期及时喷洒10%吡虫可湿性粉剂1倍液或50%抗蚜威超微可湿粉剂倍液,控制传毒蚜虫,减少病虫传播蔓延;防止接触传染,不要经常用手或工具接触百合植株,以减少植株传染病毒的机会;发病初期喷洒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拔除受害严重的植株并销毁。

3)百合疫病常于6~8月发病,主要危害茎、叶片、花、鳞片和球根。茎和土表面下面的茎杆上,形成水渍状乃至褐色斑块,受害植株很快死亡。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施用腐熟有机肥,增强植株抵抗力.避免连作,种前种球用1:的福美双或用40%的甲醛加水50倍浸种15分钟,采用高垄或高畦栽培,中耕除草时,不要碰伤根茎部,以免病菌从伤口侵入;注意通风透气,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清理病残体,减少病源;土壤进行消毒,可用敌菌丹或敌克松l倍液灌浇,每平方米3升;发病初期,喷洒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1:0.5:的波尔多液,抑制病害传播。也可用70%敌克松原粉倍液喷洒,喷洒时应使足够的药液流到病株茎基部及周围土壤。

4)鳞茎基腐病植株茎基部渐变为暗褐色至腐烂,叶片下垂且变黄,上部叶表现正常,但植株停止生长,最终死亡。常在植株生长中后期、气温升高、连续阴雨后转晴而突然发生病害。防治方法: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以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合理轮作,及时清除病株;种球消毒,用40%福尔马林倍液浸种35小时,防效明显;除用药剂处理种球外,还必须有良好的农业栽培措施相配套;选用健壮、无病虫害的种球,加强种球贮藏保管措施,防止种球失水;发病初期,喷洒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倍液或60%防霉宝2号水溶液粉剂~倍液,也可浇灌50%代森铵倍液。

5)立枯病嫩芽感染后根茎部变褐色、枯死。成年植株受害后,从下部叶开始变黄,然后整株枯黄以至死亡。鳞片上形成不规则的褐色斑块。防治方法:该病为土壤传播,应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可减轻发病。;播种前,种球用1:的福美双溶液浸渍杀菌;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使幼苗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出苗前喷1:2:波尔多液1次,出苗后喷50%多菌灵倍液2~3次,保护幼苗;发病初期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倍液浇灌,隔7~10天喷1次,也可用50%多菌灵倍液灌根,严重的及时拔除病株,病区用50%石灰乳消毒。

6)百合斑点病初时,叶片出现褪色小斑,逐渐扩大为褐色斑点,边缘深褐色。以后,病斑中心产生多数小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变黑枯死。防治方法:清除病叶,并烧毁;严重时,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稀释液喷洒一次,防止蔓延。

7)炭疽病叶片发病,常产生椭圆形、淡黄色、周围黒褐色稍下凹的斑点。花瓣发病,则产生椭圆形褐色病斑。花蕾发病,则开始产生数个至10多个广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周围黒褐色,中间淡黄褐色狭长的病斑,成熟后病斑中央稍变透明。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或深埋;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透光;种球严格检疫,栽前用倍代森锌溶液喷洒种球。

8)软腐病鳞茎变软并有恶臭。鳞片上先发生水渍状斑块,然后发黑,上面还能长出厚厚的一层霉。在温暖的条件下,1个受害鳞茎2天内就会全部烂掉。防治方法: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百合;选择无病种球繁殖;必要时喷洒30%绿得宝悬浮剂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倍液。;彩挖和装袋运输时,尽量不要碰伤鳞茎,贮藏期间应注意通风,最好放在低温条件下。

(2)虫害危害百合的主要害虫有蛴螬、蚜虫、线虫、螨类等

1)蛴螬是金龟的幼虫,主要在土壤内活动,危害百合的鳞茎和根,吃去根系和鳞茎盘,直至破坏整个鳞茎。在7~8月鳞茎形成期间危害最重。防治方法:合理安排茬口,有条件的最好实行水旱轮作;施用腐熟有机肥,以防止招引成虫来产卵;在田间出现蛴螬危害时,可挖出被害植株根际附近的幼虫进行人工捕杀;施用毒土。每亩用90%晶体敌百虫~克,拌细土15~20公斤或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克,加水10倍喷于25~30公斤细土做成毒土;用1倍辛硫磷溶液浇灌植株根部,也可收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2)蚜虫是危害百合最普通的虫害之一,吸取植物汁液,使植株萎缩,生长不良,严重影响开花结果。防治方法:消灭越冬虫源,清除附近杂草,进行彻底清田;发病初期可喷洒敌敌畏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倍液、或灭蚜松乳剂1倍液。也可将将洗衣粉、尿素、水按1:4:的比例,搅拌成混合液后,用以喷洒植株,可以收到灭虫、施肥一举两得之效。

3)线虫危害百合的根组织,茎叶发黄,叶片边缘焦枯脱落,导致开花不良,最后植株逐渐死亡。防治方法:用杀线虫剂进行土壤熏蒸处理。可选用98%棉降颗粒剂,每平方米用10~20克撒施或沟施,混入20厘米深土壤中,施药后即覆土,并覆盖薄膜,保湿熏蒸10天左右。揭膜松土放气1周后再种植,可减少土壤中根蚀线虫的密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收集病株残体烧毁,以减少病原;其寄主范围很广,轮作对控制病害发生发展无效;将土壤酸度调至pH值5或以下,则线虫病可大为减少。

4)螨类螨可成群地寄生在百合鳞茎中,使鳞片(特别是鳞片基部、鳞片盘周围)腐烂,叶片枯黄。防治方法:实行轮作;用1倍的三氯杀螨醇,或哒螨灵20%可湿性粉剂或15%乳油对水稀释1倍浇灌种球。

(一)采收

定植后的第二年秋季,待地上部分完全枯萎,地下部分完全成熟后采收。百合一般在大署节前后(7月下旬)选晴天采挖。收后,切除地上部分,须根,放在通风处贮藏。

(二)加工

加工可分如下几步。

1、剥片。即把鳞片分开,剥片时应把外鳞片、中鳞片和芯片分开,以免泡片时老嫩不一,难以掌握泡片时间,影响质量。

2、泡片。待水沸腾后,将鳞片放入锅内,及时翻动,5~10分钟,待鳞片边缘柔软,背部有微裂时迅速捞出,在清水中漂洗去粘液。每锅开水,一般可连续泡片2~3次。

3、晒片。将漂洗后的鳞片轻轻薄摊晒垫,使其分布均匀,待鳞片六成干时,再翻晒直至全干。

以鳞片洁白完整,大而肥厚者为好。

声明:本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p/21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