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很怂但能飞过珠峰来草海过冬
编者按:
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是两江的生态屏障。复杂的地貌和良好的生境,为植物的生长演化和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贵州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物种总量居全国第四位,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
自然保护区里的神奇动物,有的静静坐在层层叠叠的枝叶间,或攀爬于怪石嶙峋的崖壁;有的隐居在暗无天日的洞穴,或曳尾于深不可测的渊潭。而喀斯特森林里的植物,它们的叶片或许轻抚过恐龙庞大的身躯;它们的种子或许见证了欧亚大陆沧海桑田的变迁。
借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举办之机,这些神奇的动植物向世界提交了自己的“生态答卷”,向你展示贵州生态优先、逐绿而行的绿色崛起之路。
本网记者吴蔚李思瑾
7月11日,记者从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获悉,得益于湿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越冬候鸟的种类和数量在逐年增加。年冬,来草海越冬鸟类达10余万只。
每年冬季,威宁草海云飞鹤舞,分外美丽沈光勇摄
据年贵州省越冬水鸟调查暨鹤类同步调查监测结果显示,威宁草海湿地一次性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多只——这是在草海湿地监测到的黑颈鹤分布数量最多的一次。
夏季,黑颈鹤在青藏高原若尔盖地区的沼泽湿地出生;秋天,它们在高原冰封万里之前飞越雪山,来到海拔多米的威宁草海过冬。
每年10月中下旬至来年3月底,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黑颈鹤就在草海这不会封冻的淡水湖泊沿岸的浅滩、沼泽、草地、农田中度过。
每天天未大亮,黑颈鹤就呼朋唤友聚集在一起,如同开会商讨一般。
在威宁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沈光勇摄
“讨论”一段时间后,它们以家族为单位结伴寻觅食物。觅食环节分工明确,壮年黑颈鹤负责警戒、引导方向,幼鸟在低空练习飞行和捕食,中年黑颈鹤负责照顾幼鸟。
野生动物科研工作者曾解剖研究过在草海意外死亡的黑颈鹤,在它们的胃中,发现了玉米粒、螺壳、萝卜、荆三棱的块茎、马先蒿的茎叶等。
在黑颈鹤取食的47种植物中,莎草科植物的地下块茎是它们的主食。
草海植物的丰富性,与良好湿地生态密不可分。除了黑颈鹤,还有多种鸟类在威宁草海“度假”。
斑头雁就是其中一种。与身材姣好的“大长腿”黑颈鹤不同,斑头雁属于个头大的“小短腿”,性格也比较“怂”,吃饭、睡觉、运动,它们都必须要有同伴放哨,甚至连去农民的菜地里找吃的,它们都要和赤麻鸭混群搭伙。
性格很“怂”的斑头雁
翻种过的土地可比芦苇荡好多了,没有坚硬的芦苇茎秆阻挡,鸟儿轻轻松松就把虫子从土里衔出来。地里的白菜、萝卜、紫花苜蓿和收割后残留的洋芋,也是它们的“心头好”。
但与其他候鸟相比,斑头雁的飞行技能极为厉害,它在迁徙过程中能飞越珠穆朗玛峰,承受仅有海平面上30%的氧气浓度,甚至还能短时间暴露于海拔米的高空。
每年3月初,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都会将GPS定位器绑在黑颈鹤、灰鹤、斑头雁、赤麻鸭等鸟类的背上,围观他们的回家之路:
威宁草海到哈萨克斯坦,多公里,灰鹤27小时就能到达;
斑头雁在迁徙过程中能飞越珠穆朗玛峰
威宁草海到蒙古共和国,多公里,斑头雁、赤麻鸭23小时就能到达;
威宁草海到四川若尔盖,多公里,黑颈鹤却要花上近20天。专家们说,不是它们飞得慢,而是它们飞一段就要歇上两三天,一路都在游山玩水……
一审:曹轶
二审:黄桂花
三审:王幸韬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zp/1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