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和盆栽百合的栽培指南5
第五章–温室环境
5.1温度
为获取高质量的百合产品,一个良好的根部是绝对必要的。为此,在种植后的头两到三个星期(至少在茎根发育之前),最好(因此值得推荐)维持低温(10-12℃)。起始温度较低会不必要地延长栽培时间,而温度高于15℃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在较暖的月份,给土壤降温的方法被证明是非常可行的。之后,温度可在一到二周内逐步地升高。
在剩余的栽培时间里,为了要获得最适质量的产品,对于不同群组的百合应维持以下的温度。
5.1.1亚洲杂交型和LA杂交型
为了获取最好质量的百合,应24小时保持14-15℃的温度。在白天,由于太阳光的原因,温度可以达到20℃,甚至25℃;而在晚上,可能降至8-10℃(但要确保相对湿度不要过高)。
这是在春季和秋季节省能源的一个方法,而且对作物的质量和生长速度没有不利的影响。
若栽培矮的品种或栽培期间阳光不足,建议把温度从14-15℃降低1-1.5℃,以刺激植株伸长和防止落蕾。
5.1.2东方、OT和OA杂交型
在生根期之后,温室的最佳温度是晚上15℃,白天15-17℃。在白天,由于阳光的照射,温度可能会上升至20°-25℃,这是可以接受的。OT杂交型比较容易忍受较高的温度。应尽量避免昼夜温差超过10-12℃,以防止花苞畸形。若温度低于12℃,则可能导致叶片脱落和叶片发黄。
5.1.3麝香和LO杂交型
对这些百合来说,生根后温室的最佳温度是14-16℃。太阳同样会使温度升至20-22℃,这是可以接受的。在阳光弱的时候,温室的温度会降低1-1.5℃。
为防止「花萼开裂」现象发生,必须维持白天和夜间的温度不低于14℃。在秋季和冬季,当种植后的(此时为花开始形成的阶段)温室温度太低时,会发生花萼开裂的现象。花萼的开裂,是由于6个花瓣中的一个花瓣缺失或畸形而造成的。其结果是喇叭状的花呈现纵向开裂。
5.1.4关于温度的概述
晚秋、冬天和早春期间,保持上述的温度通常并不困难。然而在夏天则截然不同。在栽培期间以及种植之前,必须透过通风、遮荫、冷水灌溉等方式,尽可能地维持建议的温度。高温会使茎变短、花苞减少并且增加病害和生理失调的风险。
5.1.5负日夜温差(DIF)
在低光照条件下(如晚秋、冬天和早春)栽培的百合,植株会长的过高并且较为柔弱。为了限制植株纵向的生长,可以在球茎发育根部后少浇一些水。另外一种使植株健壮的方法是调整肥
料的用量:增加磷肥的量,减少氮肥的量。最后,还可以调整日夜温差来限制植株的高度。日夜温差(DIF)是指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差异。负日夜温差是指夜间的温度高于白天的温度。(正日夜温差是指白天的温度高于夜间的温度)对于许多种作物(包括百合在内)来说,负日夜温差会促使植株长的矮且壮。(正日夜温差会促使植株长的高,在光照弱时,植株会生长的比较细弱。)把夜间温度维持在18-19℃,白天温度维持在14-15℃(即4℃的负日夜温差)会得到较矮但健壮的植株。
5.2相对湿度
温室中的相对湿度应维持在70-80%。应避免相对湿度产生太剧烈的波动,让其变化缓慢进行是很重要的。相对湿度迅速的变化会作物生长受阻,当种植一些敏感的品种并使用较大的球茎时,还会发生叶缘焦枯。正确地进行栽培步骤(按照前面所述),以及利用遮荫、适当的通风和浇水等方式可以防止这个问题发生。
在非常热或非常冷(寒冷且无云的天气)日子里,当户外的相对湿度非常低时,不应在白天快速地通风。最好在室外相对湿度较高的早晨通风。在温室内相对湿度低的白天,大量浇水也是不恰当的。同样,最好在早晨浇水。
在温和、少光、无风和/或潮湿的气候下,会造成温室内的相对湿度非常高,此时需要采取诸如同时加热和通风的措施。
5.3通风
通风是控制温度和降低相对湿度的重要方式。种植者必须要注意的是,通风时,温室内的相对湿度不能下降的太快,因为湿度下降过快会引起叶缘焦枯和降低质量。
5.4遮荫
使用遮荫可以控制温室内的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强度。在光照强的月份,即使通风,温室内的温度还是可能会升的很高。为了防止作物质量的降低和植株高度变矮,遮荫是有必要的。(详细信息见第二章的光照设备和遮荫设备)。
在夏季的几个月通常光照非常强,在种植后的两到三周,建议使用遮荫设备降低70%的强度。这对任何群组的品种都适用。这个阶段之后,可以遮去50%以内的光照。
5.5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麝香和LA杂交型百合的生长和开花有助益。目标浓度是ppm,但不宜超过ppm。如果种植者已经有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他们可以进行这些措施。但是没有必要使用额外的方法来达到这个目的。
5.6温室栽培所需的时间
从种植到收成需要多少时间很难预测。这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品种、栽培时节、球茎冷处理时间的长度以及温室温度等。在同一个群组内的不同品种之间也有差异。因此,下表中列出的时间范围很大。所列的天数是在前面所述的最佳白天/夜间温度下得到的,但是这在温暖的季节很难达到(在这种情况下,温室的栽培时间会缩短)。
第六章其他栽培系统
6.1箱式栽培
在荷兰和其它国家,百合的箱式栽培越来越普及。其理由是:
-提高作物的质量。特别适用于东方杂交型百合。其中一个原因是,使用箱式栽培可以将基质中的pH值控制在5.0-6.5。
-由于使用新鲜的基质(例如泥炭或椰壳盆栽土壤)可以达到良好的盆土结构(良好的水分和空气平衡),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增加机械化生产的可能性
-该栽培方法可以整合至更环保的栽培系统。
-当使用生根室时,该栽培方式可带来以下的优点:
?在夏季:提高作物的品質,因為起始溫度低會得到較高的植株(使夏天栽培「StarGazar」成為可能等等)。
?縮短溫室的栽培時間:這意謂著使用溫室更有效率,並且在冬季可節省能源的消耗。
?有利於勞力的調配和改善工作條件
?有利於生產計畫的制定
?使機械化生產成為可能
?降低了在種植時的體力勞動量
除了上面提到的优点外,这种栽培方法也需要较高的资金。
6.1.1生根培养基
箱式栽培中使用最好的基质种类,是能够将水和空气保存良好的培养基。常用的基质是盆栽土壤:混合的泥炭有时候加上珍珠岩(无氟的!)或已消毒的稻壳或庭院土。对百合而言,有效的混合泥炭包括40%-80%已冰冻一年的黑色泥炭加上60%-20%的白色泥炭。对于东方、OT、LO和OA杂交型百合的pH值应调整至5.0-6.5,其它群组的百合为6.0-7.0。升高pH值的基本原则是,每立方公尺混合盆栽土壤中施1公斤的碳酸钙,使pH值上升0.4个单位。每立方公尺的混合盆栽土壤中,应施0.5公斤含微量元素在内12-14-24复合肥的基肥。
如果盆栽土壤在以后的栽培期中会重复使用的话,则在再次使用之前,应用蒸气或化学剂消毒。
接下来,还要加入新鲜的盆栽土壤使它们达到原有的体积。这个过程是为了防止土壤结构的破坏和病害的发生而降低作物的质量。在种植时,盆栽土壤应保持适当的湿润。
6.1.2种植方法
百合/郁金香的储存箱经常被用作种植箱使用,它们内部的最小深度大约有12-14公分。种植时,球茎的下面至少有1公分厚的盆栽土壤,球茎的上面至少有8公分厚。要注意:土壤层越厚,在栽培时对水份的缓冲能力越大。球茎下土壤层的深度并不重要,其主要作用是在种植期间支撑球茎,以保证球茎分布良好。种植在箱子边上的球茎,其头部应稍微朝向箱子的内部,以防止芽从箱子的边缘长出来。一旦发芽后,它们会自动在箱子中排列好生长。
应该选择较矮的品种种植。为了保存箱子,采取分开放置。也就是说,箱子内的种植密度也会增加。
6.1.3生根室
在种植之后,箱子可立即移入温室内或放进冷冻储存室储藏一周或数周。
储藏:
为了分配劳动力,可以在空余的时间种植球茎,然后把它们放入温度为-0.5到2℃的储藏室,最多储藏6周。在这里可以控制芽生长的程度。储藏室的温度越高,芽发育的越快。
一旦球茎种植到箱子中后,也可将其放置到生根室中,它们在这里将得到10-12℃的生根处理,历时2到3周。新收成的球茎(冷冻期5个月或以下)会经历较为缓慢的发芽(3周)过程。
储藏较久的球茎(冷冻5个月以上)会在2周内发芽。
储藏时间超过上述的6周,就会增加质量下降和花苞数减少的风险。
生根:
在储藏后(或种植后),对于球茎和茎根发育的理想温度是10-12℃。一旦茎根发育(种植后大约需两到三周),箱子就可移入温室。这时,芽的可见部分长度不应超过8-10公分。要使芽的生长达到预期状态,箱子在储藏室排列的要得当。对储藏室/生根室的要求是:
-室内的温度要确保一致
-箱子的排列要有利于空气的循环
-定期检查芽生长的长度不要让芽长到上层箱子的底部如果有必要,可以降低温度。
-不要使箱子中的基质干燥。如果有必要,可以在地面上喷一些水。
-注意位于湿度调节器下方的箱子,因为这里的箱子更容易干燥。
6.1.4栽培步骤
要确保箱子中的土壤是水平的。确保箱子下部的土壤有较为松散的结构,这样可以确保多余水份能够流出且不会形成积水。箱子下部如果有潮湿的部分,就可能会出现因尖孢镰刀菌和疫病菌引起的损失。一旦箱子被放置在温室后,浇水就需额外的注意。这是因为箱中的土壤更容易干燥,因此更需要经常浇水。特别是放置在外围的箱子更容易干燥。箱子内的土壤要时刻保持湿润。滴灌系统,诸如一个滴灌带在这种情况下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装置。其它的栽培步骤与在温室内的土壤栽培相同。
6.2预生根和预发芽
「预发芽」是指收到球茎后,打开装满球茎的箱子塑胶内衬,将箱子放置在10-12℃下几天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给球茎的根和茎根一个开始生长的机会。当芽超过5公分之前应种植。
「预生根」是在温暖的季节或气候(包括意大利和日本)生产的一种方法。在箱子的底部铺一层1-2公分厚的盆栽土壤,将百合的球茎一个挨一个地放到这层盆栽土壤上面。然后,在球茎上面覆盖大约8公分厚、完全湿润的盆栽土壤,并将箱子放到恒温10-12℃的生根室中,经过两到三周,直到茎根开始发育为止。要确保箱子之间有足够的距离。因此,可以将箱子堆列,或在箱子之间加一些支撑脚。一旦茎根开始发育,要小心地将这些百合移栽到温室的土壤中。
另外,移栽时要注意(特别是茎根已经发育完成时)的是,土壤颗粒不可以太粗大。除去土块会减少由立枯丝核菌对植株造成的危害,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新芽与可能含有病菌的温室土壤接触。
6.3室外栽培
百合也能被种植在室外,完成一年或多年的生长周期。如果要使用后一种方法或再次使用这些品种时,种植者在第二年种植时必须对育种者权利保护之下的任何品种支付特许费。具体信息可以咨询您的供应商。
室外的种植效果主要依赖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在重壤土中植株的茎较短)、栽培品种、球茎的尺寸和是否有遮荫系统。选择一年或多年栽培,取决于以下的因素:
-土壤的类型(贫瘠的土壤限制球茎的生长)
-是否有足够长的冬季(14-16周)来打破休眠
-是否有土壤霜冻的风险
-球茎的价格:如果没有栽培计划,可能每年购买便宜品种的新球茎会更省钱。
-品种:不是所有的品种(包括矮的品种和对葡萄孢菌敏感的品种)都适合。请咨询您的供应商!
-球茎的尺寸:为了来年能生长的很好,开始种植时应选择够大的球茎。东方杂交型必须至少16/+,最好是18/+尺寸的球茎。
-在没有种植计划时,分配种植的时间:要记住再次使用的百合球茎会在相同的时间开花。
-要用更多的劳动力来分级,因为在栽培过程中有时会形成「双芽」的球茎,造成茎的粗细有很大的差异。
-种植密度。在第二年栽培时,球茎会变得更大。这需要更多的空间栽培,但这个空间是否足够?
6.3.1种植时间
种植的最好时间是在春季,当严重的霜冻不再会出现时。最晚的种植时间要取决于生长期内该地区的气候。对于亚洲杂交型、LA杂交型和麝香杂交型百合来说,应在平均24小时的气温降到11℃之前采收;对于东方杂交型、OT杂交型、LO杂交型和OA杂交型百合来说,这个温度应该是13℃。经验表明,多年用的球茎最好在春天种植,因为这能提高第二年作物的品质。只有当球茎在冬天不会受到冻害的危险,且在春天植株萌芽后没有霜冻的威胁时,才能在秋季进行种植。一旦发芽,哪怕轻微的土壤霜冻(-1℃或以下)都会给种植于干燥土壤中的百合造成伤害。这就是为什么在土壤霜冻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并给百合浇水是很重要的。如果霜冻使植株的绿色部分结冰,应持续地用水覆盖这些部位,直到它们完全解冻。如果温度降至-5℃,即使给植株浇水,也无法避免植株的损伤。
6.3.2种植方法
如果品种是不易发生叶缘焦枯的话,最好用较大尺寸的球茎(得到较高的茎)。这也适用于多年生长的百合,它可确保在以后的几年内有较好的产品质量。如果球茎在气候温暖的时期种植,则来年球茎长出「双芽」球茎的机率会更大。(这取决于品种和球茎的大小,特别是使用大尺寸球茎的时候)「双芽」球茎会产生两个茎,但这些茎部的质量明显较差。
对于室外栽培来说,种植的时候需要在球茎上覆盖10-15公分厚的土壤。种植的密度取决于球茎需要使用多少年。在表5中给定的品种、球茎尺寸和温室栽培季节下,只种植一年的百合,种植密度要高10%;若是希望多年生长,则密度要低15%-20%。
6.3.3其它的栽培步骤
室外栽培的施肥与温室内栽培是相同的。若栽培期间不能透过喷洒系统施肥,则应在土壤盐含量允许的范围内,增加基肥或缓效肥的使用量。
为了提高室外栽培植株的茎部长度和质量,高度建议使用50%的遮荫。这在植株生长的头8周,或直到可以看见花苞的这段时间里尤为重要。在整个栽培阶段,要把注意力特别放在对葡萄孢菌、蚜虫和病毒的控制上。对多年生长的百合来说,植株的健康状况和品种的需求量决定了种植的经济效益。如果对品种的需求量不高,则应该停止栽培。更多相关的信息,请见第三章和第四章。
6.4遮荫棚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遮荫棚的最佳高度为4公尺,可用于在夏季或在高海拔的亚热带地区栽培百合。它给种植者提供了一种不同于附带遮荫设施的玻璃或塑胶温室的新栽培方式,可以防止或限制百合长时间处于过高温度(25℃)下。由于遮荫棚的侧面可以打开,所以它也具有较好的通风。这可以提高植株的质量:花色更亮丽且茎部更重。所有群组的百合都应使用相同的遮荫比例:50%。
在荷兰(荷兰的气候条件之下),种植者在春季也会使用遮荫棚;它们是可以移动的,并且由于只有约2公分高,这些遮荫棚也比较便宜。一旦可以看见花苞,就可把遮荫棚除去。这时,植株根部和茎的高度都已经达到期望的目标了。结合使用箱式栽培、生根室和遮荫棚,可以极大地提高夏季生产的百合质量。
在春季和秋季光照强度波动较大的气候中,建议使用拥有可自由收放遮荫网的遮荫棚。这样,在光照强度较低的时候(Watt/平方公尺)就可以减少或停止遮荫。这可以防止花苞的干枯和落蕾,尤其在可以看见花苞(0.5-1公分)的时期。当光照较强的时候(Watt/平方公尺),特别是温度超过25℃时,可以把遮荫网全部打开,同时留一些缝隙使释放多余的热量。
在种植后的头两到三周内,可以利用遮荫网在好天气时维持低的土壤温度(最好是10-12℃)。
逐步地改变遮荫率,有助于防止遮荫棚内气候的突然变化,同时可以避免叶缘焦枯。
使用遮荫棚与完全露天栽培相比还有另外一个优点,即它可以防止刮风、冰雹以及降低霜冻的危害(约3℃)。遮荫材料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网孔太大没有霜冻的防护能力,如果网孔太细,会增加葡萄孢菌病害的风险。
6.5盆栽百合
百合的生产除了用于插花外,还可用于盆栽的培育,适用于室内、阳台、庭院或作为墓旁的植物。在不久之前,通常都是使用较矮的插花百合来生产盆栽。之后,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逐渐普及,如巴克素和环丙嘧啶醇(Reducymol)。这些调节剂的使用方式如下:与灌溉水混合之后对植株浇灌、对叶片喷洒,或将球茎浸泡在生长调节剂溶液中等。这样一来,植株的茎将被控制在一定的高度(茎的最佳高度为30-40公分)。然而,由于各种因素,其结果很难预期:
栽培周期、选用的基质、栽培温度和品种特性等。现在,有大量基因型矮化的品种(包括亚洲杂交型和一些矮人东方杂交型等品种)可供选择,它们的颜色多样,且不需要使用生长调节剂。
栽培方法与插花型百合的栽培方法基本相同。一些特殊的栽培步骤如下。
6.5.1种植方法
不同尺寸的球茎都能用于盆栽。最适合的球茎尺寸列于下表,但是这同时也取决于品种的叶片总量。表中列出了各百合群组每盆所需的球茎数。在表中也列出了要达到花蕾数/盆数的最低标准所必须选用的球茎尺寸。在表11中还列出了当每盆种植1、3或5个球茎时,对球茎和盆栽尺寸的要求。
在夏季和秋季种植麝香杂交型百合或任何品种双芽的球茎时,应使用较大尺寸的球茎。盆中的基质应该不含病菌、保水能力强并拥有较好的透气性,种植东方杂交型百合的pH值应在5.0-6.5之间,而种植亚洲杂交型和LA杂交型时应在6.0-7.0之间。添加了30%的沙子或珍珠岩(不含氟)的盆栽土(见「箱式栽培」和「基质」章节)是很合适的选择。作为基肥,每立方公尺施1-1.5公斤14-14-14型号奥妙肥和1-2公斤硫酸钾镁。球茎应种植在1公分厚的盆栽土之上。如每盆种植数个球茎,则球茎的顶部应朝向最近的盆壁方向。之后使用盆栽土将球茎覆盖。种植后,给盆中基质浇以足量的水。
6.5.2栽培步骤
保持盆土适当的湿润度。生长期间有时会发生叶缘焦枯的现象,这是由于特殊品种的敏感性、光照不足(每平方公尺盆数太多)、生长环境过于潮湿或腐霉菌感染等引起的。
至于最适宜的温室气候,见第五章。研究表示,使用负日夜温差的方法(夜间的温度比白天温度高)可以降低茎的长度。若可能,白天温度可降到比夜间还低的温度(负日夜温差)。这会降低24小时的整体温度,因此可能延长植株的温室培育期。在日出后两个小时内降温(早晨温度下降)与白天其它时间降同样的温度相比,对茎部的长度有更大的影响(缩短茎长度)。
在应用这种技术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植物来说,白天是从日出开始到日落结束,但气候条件改变也需要纳入考虑。用冷水(2-10℃)喷洒也会使亚洲杂交型和麝香杂交型百合的茎变短。
建议采用试验。
6.5.3采收和采后处理
当最低位的花蕾显示出足够的颜色时,盆栽百合就可以上市了。运输链应尽可能缩短,以防止因为缺乏光照引起的花蕾脱落。在植株发育的早期运送百合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增加缺乏光照而造成的损害。为了成功地展示这些产品,在发货前做到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保证百合浇足水份、确保花盆的洁净、去除全部黄色叶片、插上印有产品信息和养护说明的标签,并套上漂亮的包装袋。为了防止落蕾,应避免把盆栽百合存放在冷冻库里,或尽可能缩短冷冻库储存时间。在冷藏室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不能低于5℃(亚洲杂交型百合的最低储存温度为3℃)。虽然这些温度不会终止花的发育,但较低的温度会导致顾客买回去的百合花蕾不能充份开放。为了防止落蕾,在销售阶段中也应使百合得到充足的光照。
(未完待续......)
荷兰iBulb公司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wy/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