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百合怎么种植,看看农业大户年收百万

哈喽,大家好,我给大家带来的是洋百合的种植,这个洋百合呢,又叫洋蓟啊、法国百合啊、荷花百合啊啥的,洋百合呢,以具有清香宜人的花球,即未开放时花蕾的总苞和膨大的花托供食用。

在种植之前呢,咱们要弄明白洋百合的生长环境,不要盲目种植,洋百合喜欢温和的气候环境,适宜的发芽温度25~30℃,适宜生长的温度1.5~20℃。高于33℃生长受到抑制,可耐轻霜和短期-2℃的低温。根茎土温不低于8℃,洋百合可以安全越冬,否则的话,植株就会受冻。

除此之外,洋百合还喜欢充足的光照,不耐阴。光照不足,植株生长弱,养分积累少,产量低,也不利于越冬。洋百合属长日照蔬菜植物,夏初开始开花。土壤和养分,对土壤要求较严。不耐湿,根茎过湿,可导致烂根而使植株死亡。要求土壤疏松肥沃,通气透水性好,适合洋百合生长的土壤pH值是6.5~7。

好了,下面呢,君君就给大家讲一讲洋百合的栽培技术吧。

(1)播种与育苗。洋百合的繁殖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用种子有性繁殖,其二是分株无性繁殖。一般第1年用种子进行播种育苗,以后利用分蘖进行繁殖育苗。而不再利用植株所产生的种子进行育苗。原因是植株所产生的种子后代性状分离过大。

1)播种育苗:在塑料大棚地内育苗。20~25℃的温度下浸洋百合种子10~12小时,然后放于预先准备好的育苗盘中。盘中营养土要保持至少5厘米,覆盖药土1厘米,以防苗期猝倒病和立枯病。4~5天出苗,出苗后适当降温管理,防止秧苗徒长。经2~3天子叶即可展平。这时需要分苗于营养钵(8厘米×8厘米)中。苗期要加强环境控制和肥水管理。晴天白天温度保持在22~28℃,夜间12~22℃,阴天相应降低2℃。实施变温管理,保持营养土湿润。育苗后期要加大通风量,当植株长成6~8片真叶时定植。定植前进行秧苗炼苗5~7天。苗龄约40天。

2)无性繁殖:秋季10月,将植株基部的分蘖带根从母体上分离出来,大分蘖苗可直接移栽于大田里。小苗移栽至育苗床内,株行距15厘米×15~20厘米。冬季覆盖小棚越冬,翌年春季将苗床移栽到露地。

(2)整地、做畦与定植。秋翻地,翻地深度30~40厘米,同时施基肥。翌年春季再整地,然后耙平,做畦。畦宽~厘米,畦高15~20厘米。高畦栽培,单行移栽,移栽株距为80厘米~厘米。

(3)施肥灌水。洋百合是多年生植物,一年需肥量较大,因此,除了施足基肥外,每年还要大量进行追肥,秋翻地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千克。翌年春季整地时,再亩施硫酸钾复合肥50千克。在生长期内,追施稀粪水一次,移栽缓苗后,每隔15~20天追肥1次,在抽薹现蕾前还要追施硫酸钾钾肥1~2次,用量15~25千克。

翌年春,撤去防寒物后,再施用硫酸钾复合肥1次,亩施用量50千克。水分管理的原则是浇足定根水,以后适当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在现蕾、开花阶段,结合追肥适当加大浇水量。但是在雨季,一定要做好洋百合田间排水工作,因为洋百合忌怕水淹。

(4)植株调整。基部老叶要及时清除。为了不影响花蕾膨大,要及时采收。花枝过多,要进行疏枝疏蕾。越冬前,为了防止植株受冻,还应将地上部老茎叶去掉,然后根据栽培地域气候条件培土10~35厘米,或者用草、树叶覆盖洋百合,或者土草结合进行覆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用小拱棚进行覆盖,效果会更好。越冬后,撤去防寒物。

(5)中耕除草。移栽后,要中耕除草1次。以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和地上部的生长。封垄前再中耕1~2次,以防止草荒。以后发现杂草,及时除去。

至于洋百合的病虫害防治嘛,洋百合一般没有什么病害,主要虫害是蚜虫,在保护地内也会发生红蜘蛛危害,对于这种情况,大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防治哦,君君我就不多讲了啊。

最后呢,咱们就可以坐等采收了,采收标准是花蕾发育完全,鳞片抱合紧密,开始收获。收获时,花蕾下要留有花茎3~4厘米。一般洋百合的产量都不高,并且占地时间长,土地利用率较低。在第2年才开始有收获,第3~4年产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采收季节从5月开始,如果为了获得大的花球和产量,收获的第1年每株留花枝不超过3个,每个花枝留花蕾不超过3个,第2~3年单株花球的数量也要控制在10~15个之间,一般不超过20个。如果用于加工罐头,那么单株可保留花蕾30~40个。每亩产量~0千克,收获叶片用于加工的洋百合一年可收割2次,每1次在春季5~6月,第2次在秋季的10~11月,每亩产量~千克。

沉雁

赞赏

长按







































广西治疗白癜风医院
初期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wy/558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