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百合出轨门深刻解剖婚姻制度中之于男
其实这次网上,白百合的“出轨”根本没引起铺天盖地的段子和讨论,没有之前曾小贤,张雨绮相关事件热。为啥呢?可能因为社会认知早就变了:
——
女人的经济地位的演变,导致了婚姻制度的进化。它从以前的包办,三妻四妾,变成了2个人自愿的,自由的结合。其基本特征是:缔约,既是个人决定,也负有互相的责任和义务,与他人通奸是违约,离婚可在与结婚相同的条件下达成,不再是男方主宰一切。
可现实是婚姻不再含有过于老朽迂腐的特点了么?好像不是,就算是现代婚姻,也含有不朽的内生的“对2性而言截然不同”的特征。
婚姻对男/女仍是超级不同的存在。从历史上看,男性被看做完整的人,因为我们泛指"人“的时候用”他“”Mankind",女性被看做从属于男人的客体,是因为有男性这个主体对照才能给予定义的“客体”。男性是生产者,女性是生育者。在封建社会,女性要是不结婚,是被视为寄生者和贱民的,因为她不提供生育就被视为没有社会价值。
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一种社会共同意志——女性和社会结合的唯一手段是婚姻。语言文字反应社会价值认同,看看就知道了——女性是被娶,被嫁出去;男性是娶妻,女被动,男主动。
前面说了,男性的主要角色被社会定义为生产者,丈夫是必须超出家庭利益,为社会利益服务的。男性是性意义上的超越者,征服女性和自然。而女性被定义为内在者,主要角色是延续生命和作家务事。在现有社会环境下,男性是婚姻中的优势方,因为婚姻满足了男人内-外2种需要,在男人精力充沛时,他可以在职业和政治活动中,让自己进化,不断扩展自己生命的丰富程度,在男人疲劳时,又可以回家享受包容照顾,停泊在家的港湾,温馨,补充精力。而女人则被限制在家里,只能保存既定的东西——打扫,照顾孩子,女人没机会去世界上拓展她们的外延/广阔程度。
20几岁的女性首要人生目标是结婚,而几乎没有同龄男性会把结婚当成第一目标,第一目标是事业-社会地位。这反映出什么价值取向?女性的社会地位=她爱人的社会地位。
45岁的有钱成功男,乔治克鲁尼,小李子,是王老五,还是吃香;同龄的女人再有钱,刘若英,舒淇(刚刚),林志玲,也是没男人爱的,“老处女”,可没人会形容“老处男”即使真是处男。
为什么男性会越来越少,晚结婚?因为婚姻带来的好处减少。居所可以自己有,打扫做饭可以通过雇佣劳动力/外卖满足,性可以通过AV/炮友/道具解决;婚姻的束缚反而更多。而女性?可能是因为对女性而言,“婚姻是最好的职业”。
所以女性为了找到有经济优势的男人结婚,宁可放弃职业。那些网红脸,PS女,嫩模,明星,整容的,追星的女孩,女生,女人自己都没有认识到一个暗喻(或者认识到了她们也说“这是我现在的最优选择啊,是客观现实逼我的”)——她们在利用满足男人性快感为筹码,交换男人提供的经济庇护。
这里暗藏着一个社会认知。为什么相亲,父母建议的结婚对象可以忽视女生的“视觉-性方面的感受”,因为既然性行为是提供一种服务-换取回报,那女生的主观感受是次要的,就像你工作换取工资你也觉得不爽啊,白拿钱多好但是不可能。
可是就连女人自己都选择,说“谁对我好,我就嫁给谁”。看看,她们自己都放弃对个体的判断了,失去爱的个性和自由认知。换个说法,女性放弃自己对单个男性的性欲,以减少自己出轨的可能性,女性不关心自己与配偶的(个体-个体)的独一无二的关系,首先在乎的是她是不是发挥了女性的社会功能。
你知道是什么深层的性学隐喻导致的吗?——女性的生殖功能可以脱离性快感存在,即使没有达到心理高潮,也可以怀孕。而男性必须有性冲动才勃起。
所以,你知道我对白百合事件的看法了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wy/4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