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百合粉制作的百合面,曾被宋人林洪山

百合:寓意吉祥的山中仙蔬

汪鹤年

百合一直被中华民族的先民们视之为吉祥之物,每逢喜庆之时,人们常以百合花作为馈赠礼品。因其鳞茎由众多的侧生鳞片环抱而成,状如白莲,故得百合之名。且“百合”二字含有“百年好合”、“百事合意”之意,故被人们视为婚礼必不可少的吉祥花卉。

人们眼中的吉祥之物

  百合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原产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之一。

百合原为生长在我国西南与西北部山野林内及草丛中的短日照植物,故大多数品种性喜凉爽、湿润的半阴环境,较耐寒冷。多数品种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长。它植株挺立,叶似翠竹,沿茎轮生;花着生于茎秆顶端,状如喇叭,多为白色,亦呈黄色、粉红、橙红等色,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点,也有一朵花具多种颜色的,姿态异常优美,且能散发出隐隐幽香;地下具鳞茎,多呈球形。

  百合的球根色白细腻,香糯爽口,稍微有点苦味,适合做各种菜肴。但需要注意的是,百合是有一定毒性的植物,且品种众多,有些品种有剧毒,因此,请不要随便采食不明品种的百合。我国的百合中,能食用的只有10种。作为食用而广为栽培的是兰州百合和龙芽百合。

  百合除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维生素B1、B2、C等营养素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如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从观赏花卉到“蒸煮”佳品

  百合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先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已有百合之名:“百合,味甘,平。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生川谷。”当时,百合主要是供药用。

  南北朝时,百合已成为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并成为受人青睐的宫苑名花。

  唐人还将百合视之为食疗之佳品,不仅常将其蒸熟后和蜜而食,而且还摸索出以百合制粉的方法。

  但在宋人的药物典籍中,我们却可以看到较为具体的记载。北宋药物学家苏颂《本草图经》就有这样一段记述:“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人亦蒸食之,甚益气。……又百合作面,最益人,取根曝干,捣细,筛,食之如法。”

  用这种百合粉制作的百合面,曾被宋人林洪视之为珍食。其《山家清供》就记述了其制作方法:“春秋仲月,采百合根曝干捣筛,和面作汤饼,最益血气。又蒸熟可以佐酒。”

  元人还常以百合炖制养生粥品。元邹铉《寿亲养老新书》所载“百合粥”即是此类粥品:“生百合一升,切。蜜一两,同水窨熟,投欲熟粥中,每碗用三合。”

  

  在明人的百合食谱中,百合面与蒸百合仍名列其中。明朱橚《救荒本草》云:“采根煮熟,食之,甚益人气。又云蒸过,与蜜食之;或为粉,尤佳。”可见,除采根煮食外,用蜜调和的蒸百合或百合粉,也为人们所欢迎。

  

清人仍将百合视为珍食,除沿袭前人的一些吃法外,还出现了肉煮百合、蜜蒸百合、百合粥等肴馔。

清童岳荐《调鼎集》所记“百合糕”的制法也很有特点:将熟百合研粉,同糯米粉、冰糖末揉匀,和上脂油,再用小甑蒸熟。

  徐珂《清稗类钞》还专门记述了百合粥、百合饼及百合粉的制作方法:

百合粥:用生百合一升、白蜜一两,将百合切碎,同蜜窨熟煮,米粥将起,入百合三合同煮。

  百合饼:以百合根曝干捣筛,和面作饼。

  百合粉:以百合置矾水中,洗净苦味,然后捣烂,绞汁,澄粉,晒收细磨,食时以开水调之。惟以本味苦,须多加糖。

今人的百合食谱更加丰富多彩。如西芹炒百合、百合炒肉片、百合炒芦笋、山药西瓜炒百合、百合草莓白藕汤、百合绿豆汤、八宝百合粥、甲鱼百合红枣汤、百合红枣粥、龙眼百合、冰糖百合等,就是人们常食的美馔。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白癜风治疗费用高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wy/39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