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百合产业发展思考
百合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百合属的总称,性味甘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之功,用于治疗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症。现代医学证明,百合不但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还可以预防癌症。全世界约有90多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由于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甚高。百合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花卉,化妆品等领域。
《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
《别录》: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
《药性论》: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
《食疗本草》:主心急黄。
《本草衍义》:治伤寒坏后百合病。
《本草蒙筌》:除时疫咳逆。
《医学入门》:治肺痿,肺痈。
《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
《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肺热咳嗽,干咳久咳,热病后虚热,烦躁不安。
新化种植百合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民国时期就远销国外。新化龙牙百合,具有个大片粗、肉质肥厚等特点,晒干后,每片长约两寸,宽5~6分,呈银白色,晶莹透亮,很象人们传说中的龙牙,因而得名。龙牙百合是食用百合中的优品,既可鲜吃,也可晒干储藏,还可制成百合粉。百合粉营养丰富,很适合老人、小孩和病人食用。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惠农政策,传统中医药产业迅猛发展,百合产业链不断扩大,但由于百合种质资源脆弱、基础研发薄弱、产品加工层次低、百合规模化市场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因此,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百合产业发展,规避风险因素,构建保障措施是当前新化百合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百合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百合具有药食同源的特性,并且观赏价值高,可开发的方向途径非常多,市场前景巨大。百合肉质鳞片内含丰富的生物碱、淀粉、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元素,具有滋补养阴、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主治阴虚燥咳,劳嗽咯血,肺瘘、虚热、烦燥惊悸,失眠、多梦等。
⑴它是重要的常用中药处方的配伍药材,是许多中成药和保健品的原料以及大宗的出口药材,医药行业需求量巨大。
⑵百合口感清滑,可将其开发成百合蓉做月饼、面包、糕点的馅料,从而使月饼、面包、糕点成一种保健食品,为药食兼优之产品。近几年来,人们对百合保健作用的认识越来越高,百合需求量进一步增加,以百合为原料的食品、饮品除八宝粥外,还开发了百合饮料、百合酒、百合点心。
⑶百合在海外市场需求也不断扩大,日本、韩国从中国进口百合,美国、加拿大及北欧地区也开始求购,药食两用的百合市场潜力很大。以百合为原料的中成药,有20多个种类,多个品种,呈每年递增之势。
当前,百合的生产已成为部分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项目之一,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尽管百合价格有年际波动,但国内百合的价格一直呈上扬趋势。
二、百合在种质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对百合的栽培历史悠久,百合十分资源丰富,以西南部百合分布种类最多,达36种,云南省已记载的百合种质资源在18种以上。其中有许多珍稀种质资源,如湖北百合抗病性较强且耐盐碱。但是我国在生产和长期应用中主要使用的龙牙百合(我县主要品种)和卷丹百合,尚未能开发出适应不同需求的新品种,引起种源退化。通过查阅文献报导,发现国内尽管在百合品种改良与生物技术方面进行过一些研究,但不够全面和深入。目前,除少数企业或单位为选育新品种而收集了部分原产我国的百合种质资源外,还没有一个百合种质资源保存基地,种质资源流失破坏严重。
因此可利用我县已有龙牙百合种植传统优势,率先在国内建立首个全面的百合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应通过调查、论证,培育出新型的优良百合品种,建立百合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和发掘百合种质资源,支持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开展百合种质资源保护、评价、利用以及抗病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常规育种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适合我县乃至我国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食用百合优良新品种,以增强抗逆性,提高其食用和药用品质,不断满足百合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百合产业在栽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百合在种植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百合喜凉爽,较耐寒。高温地区生长不良。喜干燥,怕水涝。土壤湿度过高则引起鳞茎腐烂死亡。对土壤要求不严,但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中,鳞茎色泽洁白、肉质较厚。粘重的土壤不宜栽培。百合根系粗壮发达,耐肥。春季出土后要求充足的氮素营养及足够的磷钾肥料,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忌连作,3~4年轮作一次,前作以豆科、禾本科作物为好。
目前种植人员缺乏专业种植技术,将百合当作一般的农作物来种植,田间管理技术落后,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连作现象严重,种球积累病毒和携带其它病原物,药农又没有很好的应对办法,致使栽培过程中病害猖獗,产量逐年下降,并且产品的质量也很难保证,严重制约了百合产业的发展。
种子是种植业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百合种球的标准化生产是发展、壮大百合产业的基础。因此开展百合脱毒种苗繁殖,以逐步解决种源退化和病害严重等问题,保证百合生产用种的需要。郁金香同属百合科,作为荷兰的国花,作为其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荷兰郁金香产业的发展十分先进和完善,可以学习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在我县推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百合种植,采取农业综合防治措施,能够让病害的蔓延得到有效控制。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开展技术培训,努力做好百合标准化栽培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同时要健全农技推广体系,为百合基地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百合在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百合的初加工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百合剪去鳞茎的须根,从外向内剥下鳞片,或在其基部横切一刀使鳞片分开,按外片、中片和心片分开盛装,然后分别用清水洗净、捞起沥干后将鳞片分开投入沸水,当鳞片边缘柔软,片白略成透明状迅速捞出,用清水冷却并漂洗去除粘液,再捞起沥干,然后利用阳光晒干或者人为烘干存放。我县对百合进行加工多以家庭作坊为主,加工场地不合格,加工手段原始,工艺落后。目前对百合的初加工演变还没有详细报道,多数都是经验,没有具体的科学实验数据。所以要尽快研究制定百合规范的加工炮制方法。通过严格控制烫片的时间和烘干的程度,确保百合产品的质量疗效稳定。
百合在精加工方面,目前市面的百合产品主要有百合干、百合颗粒、百合固金丸、百合冲剂、百合口服液、百合浓缩汁、百合果汁、百合酒、百合茶;百合美白面膜等。由这些百合产品可以看出,其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品种不丰富,主要还是作药用和初级食品使用,没有休闲食品市场主打产品,知名度低,产业没有形成规模。同时这也是一次机会,百合开发的产品不完善,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补充百合产品类型,利用我县的龙牙百合种植的资源优势开发新产品。利用百合口感清滑的品质优势,可加工为休闲食品如百合干(如薯片类的膨化食品)、百合罐头、百合奶片、百合蜜饯、百合香米粥、百合燕麦羹、百合月饼、百合蛋糕、百合饼干、百合饼、百合糖、百合调味品如百合酱油、百合醋酸调味料;利用百合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可以开发为百合洗面奶、百合沐浴露、百合美容醋、百合洗发露、百合美白润肤霜等。
政府提供相关产业优惠政策,支持加工企业发展百合加工,培植有实力的食品企业研发百合新型食品,促进百合产业综合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带动百合附加增的提升,加大产业的发展。
五、百合规模化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百合是当年种植次年收获的作物,价格暴涨时,把种百合和商品百合一起卖掉,致使第二年发展时缺乏种百合;价格下降时,又失去种植百合的积极性,往往是一年受损,三至五年都难以恢复。0~3年百合销势不畅,市场用量不多,价格低迷,年9月,百合步入上行通道,行情再度上扬,由9年的16元(每公斤单价,下同)大幅上涨至30元。进入年后,百合人气活跃,产销两旺,价格持续上涨,其中一级品已由35元上涨至60元。我县还没有大规模的中药材集散交易市场,药材的销售主要靠邵东廉桥,隆回小沙江等地药材老板上门收购,产品价格由外地客商操控,影响药农的生产积极性,无法推动百合产业的大规模发展。
目前我县的百合产业处于初级阶段,合作社、加工企业对百合的种植、加工方式比较原始,开发的产品种类少,销售的产品附加值低。邵阳的隆回县、邵阳县及新邵县,永州的东安县及零陵区,湘西自治州的龙山县等地的百合产业已在国内和国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我县可以多向这些县市借鉴成功的经验,定期安排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和培训,加强地区间经验和资源的共享。对百合进行规模化种植和药食两用产品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是解决百合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要加大对百合产品综合开发的投入力度,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拳头产品,造就品牌优势,增加核心竞争力。
政府须加强对一二三产业的整合,加大对百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加快对药材市场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扶持百合企业的发展,促使本地加工生产企业增大消化本地百合,把附加值留在新化。每年对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和企业进行奖励,鼓励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提高加工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以“订单农业”的形式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促进合作社、公司进行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生产,完善和制定产品标准,建立企业获取稳定、安全的溯源产品,农户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双赢模式。主管领导和相关技术人员要以点带线,以线带片,促进百合产业的发展,完成我县中药材产业大发展的目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wy/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