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佛前供花rdquo的意
趁着北京天气好,背着相机一路奔向郊区去踏春。无奈山里的温度比市里低了几度,光秃秃的枝条上满是花苞,花朵们偏偏就不愿露出美丽的容颜让人一睹风采。正当我一筹莫展之际,歪打正着的走进了一座千年古刹。
虽说北京上了“年纪”的古刹并不在少数,但真正合我心意的也只有二三座。倒不是我有多“狂”,这就好像男女间的两情相悦,唯有气场“相投”才能感受到身心灵真正的平静。这座庙之所以深深的吸引着我,除了庙中随处可见的苍天大树深得我心,那些安静摆放在小院一角,采用中国传统式插花手法制作而成的美丽作品更是令我感到喜出望外。
对于爱花的我而言,以鲜活有生命并且芬芳的鲜花来替代毫无生气可言的塑料花,才配得上古刹那古朴又充满禅意的氛围。
也许是这些鲜花的气息感染了我,让我情不自禁的自发请花献佛,在佛祖面前虔诚的献上一盆精心挑选的鲜花以表我对他们最真挚的敬意。整个“仪式”简单又具有庄严感,许愿完毕后身体明显的感觉到好似置身于充满着花香的祥和气氛之中,内心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满足。于是心中不免开始疑问,究竟什么是佛前供花?这激起了我无限的好奇心。
佛前供花对东方花道的影响
佛前供花,顾名思义是以花献佛,这是礼佛仪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佛事供花的礼仪最早是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来竟成为中国插花艺术的重要起源。在南北朝时期的《南史·晋安王子·懋传》中就有“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的记载。
公元年,作为日本向隋朝派出的第一个政府使团首领,小野妹子(相见本号之前文章《旅行の随想:日式花道与中国式插花的不同之处》带领一批佛僧到达当时的都城洛阳,向大隋学习佛法并将中国的佛教礼仪引入日本,从而促进了日本祭坛插花的兴起。小野妹子完成使节任务后,皈依佛教,潜心修习佛法,并制定了祭坛插花的规矩,为日本花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佛前供花的意义
世间万物很多,花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何它会在佛教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呢?我们知道世间一切植物结果前必先开花,在佛教中花被视为是“因”,果实则被视为是“果”。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身因在修行时非常虔诚的以花供佛并坚定不移的追随着佛陀,佛陀被其感动当场在大众面前为他授记,当即成佛,佛号为释迦牟尼佛。在佛陀的这个故事中,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供花是“因”,得到佛的授记便是“果”,由此可见“供花”的意义有多大!供花是代表修因,花好我们就能够预想到果会结得好。在大乘佛法里,花代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叫“六度之花”,将花供佛才能够得到圆满的果报,花在此又代表“因行”。在我们的日常处事待人接物中,只要看到花,就要时刻提醒自己要修善因,将来才能够得好的果报。正可谓修好因,修善因,才能够得好的果,得善果。
花的供养因果
花,在佛门中,若献于佛或菩萨前,称之为“献花”;将花散布则称之为“散华”。所谓“供花”,是将鲜花用器皿供养于佛前。在佛教中,以花供养佛或菩萨主要有四点意义:
1、表示对佛陀的尊敬;
2、表示对佛陀的奉献;
3、表示对佛陀的感恩;
4、表示学习佛陀的教化,以佛为师。
正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所云:“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通俗来讲,如果你前世曾将鲜花供佛前,种下了善“因”,那么今生你的长相貌美如花,便是其最大的“果”报了。总而言之,能够以恭敬之心用花供佛,都能获得无量的功德。
花供佛后的处理
再美的花也有凋零的一天,供奉给神明的花也最终逃不过此劫。然而,花朵凋谢是极为平常之事,待供花凋谢请不要马上将之扔入垃圾桶,可以将供花放在树根处,等其干了以后再扔掉。除此之外,将供佛的花放到树头来供养这棵树,等花干了以后再丢到垃圾桶中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以上便是今天的分享。我虽不是佛教徒,也不大精通佛法中的奥妙之处,但我懂得花!花一直被视为是世间最美好之物,它们甚至在东西方的宗教故事中也扮演着极重要的角色(天主教将白百合花视为圣母玛利亚的象征,佛陀诞生步步生莲花)。
我要感谢花,是它让我得知“佛前供花”的意义,引领我走入更为广阔的天地。
你还在踌躇不前吗?现在就从花做起,种好“因”,结好“果”,令你的生活变得更美好吧!
????????????????????????????????????????????????????
《神奇能量花》,作者吴林桦凭借着她对于花的独到见解,精心挑选出生活中常见的15朵花,带领大家以全新的感官认识去了解万花中蕴藏的无限能量,并教给大家如何将花能量轻松并广泛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和乐,让花帮助人们搭建更好的身心灵三者的健康桥梁,从而令大家实现拥抱花样年华,永葆青春的目的。
书已全面上市!各大线上购书网及花艺平台有售!
订阅号点击“花仙子”店也同样能获得《神奇能量花》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wy/1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