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空间艺术展来了,快去看看到底有多美
美国社会学家RayOldenburg曾提出:居住空间是人类生活的第一空间,工作空间是第二空间,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阅读欣赏交流的空间,是人类生活的第三空间。
图书馆作为文化交流场所,作为第三空间的重要部分之一,其承载的空间环境及艺术性创造,对于提高整体审美感,发挥其社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文理学院图书馆空间“环境建设艺术创作大赛作品展”,于年10月22日至12月10日,在博文馆大厅顺利举行。
此次活动以“谱写书香画廊、沐浴醇厚书香”为主题,面向全体师生,征集了以书法、画作、手工等领域的作品。艺术作品征集历时近六个月,共有人参赛,件参赛作品。
作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书法作品有行书、小隶,还有硬笔楷书等字体,画作有水墨、线描、速写、水彩、油彩以及素描等绘画形式。
每件作品在彰显主题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独有的特色与风格,参赛者从不同专业的独特视角,将自己敏锐的观察与认识以图像画、艺术画的形式表达,充分的体现了文化创意的理念与意趣。
进入博文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摆放在大厅中心区域两旁最引人注目的插花。也许是被图书馆的学术氛围所感染,又或是若有若无,淡淡的花香萦绕鼻尖,并且在安静的环境中夹杂着点点的读书声,声声入耳,犹如水滴声,浸润心灵。
眼观着鲜艳的百合花,不经让我想起它的花语——顺利、心想事成、祝福之意。随着花香四溢,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欣赏着优美且富有诗意的画卷。
从油墨中的小桥流水、古镇人家,饱经沧桑的黑瓦白墙,憨态可掬的手工小动物,针法密集的刺绣,剪纸和手绘中国地图的工艺品,还有植物标本,糖果铺成的人像……形式多样,风格各异。
简单的材料,通过不同的组合,拥有了不同于物质本身的价值,展现了不一样的效果。每位参赛选手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用他们最熟悉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谱写书香画廊、沐浴醇厚书香”主题的理解及对生活的热爱。
在此次所有的参赛作品当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号参赛作品。这幅作品以黑白为主色,黑色为背景,白色点缀,整幅作品没有多余的色彩,却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
这副画,展示了一位短发的模特,穿着特质的礼服。或许是一块带有黑底白色条纹的布,裹在了她的身上,风一吹,两边随风飘荡,随风起舞。又或是一条一条的白色带子缠绕在她的身旁,自带光芒,站在黑夜中,闪闪发亮,目光眺望远方。
我问其作者,一位来自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的大三学生。当时我周日联系她的时候,她还在上班,我想应该是在勤工俭学。
问
为什么会选择这一副作品
来参赛?
因为我的唯一爱好就是画服装效果图,它是我平凡人生中的一抹光亮,让我有坚持生活下去的动力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即使身处黑暗,它也会指引我走向光明,就是这一丝丝信念支持着我,星星点点,生生不息。
一丝一缕皆为上天的恩赐,希望我每次都能在黑暗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想一直做自己喜欢的事,把会的东西教给同样喜欢服装的学生。
看得出来她对服装的热爱,并不是因为专业所要求的那样,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她对未来也有着明确的目标,在未来的某一天能成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有志者事竟成,祝她成功。
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艺术者眼中,一切都是美的,因为他锐利的慧眼,注视到一切众生万物之核心;如能抉发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触及其内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付诸行动,虽然过程有些艰苦,但一定要相信,未来的你一定会收获回报。
多读书,读好书,在第三空间里,努力提升自己,修炼自己,从而变成更好的自己,自己曾经羡慕的样子。
古有言:“相由心生”。腹有诗书气自华,董卿本佳人,奈何腹有诗书,气质更佳,实属典范。
生活有苦有甜,不历经风雨怎能看见彩虹,经历过的所有事情,终会让你学到经验。就算遭遇黑暗,也一定会有希望之光。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抓住机遇,等待时机,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往期精彩:
一张长图带你了解-21赛季中国大学生3×3篮球联赛,新赛季“玩”全不同!
FM
永远热泪盈眶
距离英语四六级考试还有四天,areyouready?
今日大雪记得添衣
重庆文理学院全媒体中心
文案:何兰淋赵冬萍
图片:常子琳何兰淋
排版:杨博文胡娟
责编:郑玲薇
审核:姜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8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