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和百合会
我上初中的时候开始接触《红楼梦》,是那种紫红色封面的小人书。线条流畅的黑白插画,配上小段的文字,反复读,反复看。至于为什么反复,一是因为那时候能读的书少,香烟壳子上有字,都要拿来认真看看的。二是因为懵懂中的喜爱吧,就是现在所说的,人和一切该遇见的,都有一种冥冥之中的缘分。至于读出了什么,我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不过是认识了书中几个重要的人物。不过是别人说四大名著我能说出其中一部的名字。
买书的地方是大关供销社,角尺样的水泥大柜台,靠西边的货架上摆了一溜的小人书,卖书的是个四十来岁的短发大姐,脾气有点大,我总是捏着钱小心翼翼地指着我要的那本书,说:我要那本。啪!大姐抽出书扔在柜台上:3毛6!我记得是三毛六!很清楚的记得。因为那些买书的钱,都是我通过各种方式省下来的。偷过鸡蛋,在妈妈一大扎毛票中一次偷偷拿一张,卖鸡蛋的时候扣下一分钱两分钱......那些书后来借给了一个同学,有去无回,我现在遇见那个同学还惦记,特想问一句:你借我的十二本《红楼梦》呢?隔了三十多年,我的《红楼梦》肯定已烟消云散。
后来读《红楼梦》是在孩子出生后了。在大关上街头,我有了自己的两层小楼房。楼下前店后家,有一个小天井,天井里放一把木头小椅子。儿子在天井里玩耍吃饭洗澡嬉闹,他睡觉的时候我就坐在天井里看《红楼梦》,那是一本很厚的四大名著合订本,看一会就拿不住,也是因为似懂非懂读不下去,就去干别的事情了。走马观花的读,专挑贾宝玉和林黛玉有点“小情怀”的地方读。——那时候,我希望读到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年轻的岁月里,没有什么比爱情更有吸引力了。
再后来的一段时间,我每天抄一段《红楼梦》里的诗词,一天一点,似乎抄了厚厚的一个本子。后来搬家的时候,那个本子被我扔掉了。若干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依然怀恋当初的决绝,我为什么扔掉一个并不大的耗费了很多精力的本子,是因为觉得那是一种与生活无关的嗜好吗。是的,我很清楚的记得,我先把它放到挂历后面的墙洞里,后来又从墙洞里掏出来,直接扔进了垃圾桶。《红楼梦》和年轻的生活是对立的。
总体来说,那时候读红楼,只看见儿女情长。只记得人的好和坏。不知道人是社会的是立体的是多面的。人的好和坏,是对立的,也是共生的。
又读《红楼梦》,是近几年的事情了。确切说,不是读,是听,是边听边读。几年前在博客看见陈彩云在听《蒋勋说红楼》,我便在网上下载了来听,一发而不可收,每年过年的时候,从办年货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这段时间只要我在家里,都开着这个节目当背景音乐,做家务做手工收拾园子打理花草,耳边弥漫的都是蒋勋说红楼的声音,我沉浸在这种声音里,迷恋他带给我的不一样的人性化的《红楼梦》。蒋勋带给我全新的视角,让我看见高大上的《红楼梦》里,不仅仅有儿女情长,更多的是人情世故。
是的。人情世故。
断断续续的,这些年,除了读汪曾祺,就是《红楼梦》。汪曾祺的每篇文字耳熟能详,可以说,汪老的文章,哪怕掩去作者的名字,只要读一段,我就能嗅到他文字的气息。那是一种历经生活之后的恬淡和安静。静水微澜,静水流深。平淡的文字里,有丝丝的甜,有些微的苦,有轻轻的涩,也有悠远的香。人生五味杂陈,每一种味道都值得记录,每一种味道都是生活真实的味道。
所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我今天读《红楼梦》,就是这样的感受。
拿着原著,有一搭没一搭的翻着。手机里是喜马拉雅的音频《水青读原著.红楼梦》,听到喜欢的章节,反复重放,乐此不彼。最近我听得最多的是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词。哎呀呀,真是听到心花怒放,大呼过瘾啊。
五年前,我在沙塘路开了个小服装店《晓荷铺子》,开店的时候,一群闺蜜来访,正是百合盛开的五月,我采了一大束百合花插在瓶里,并把那次聚会定名为百合会。喝酒吃肉,畅谈文学和人生,那次大家都写了文字记录,每个人,都很快乐。
第二年,第三年,直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我的白百合已经从当初的几支发展成一大片,盛开的时候有上百朵。甚至我打算种满满一院子白百合,每个人怀抱一束,穿白色的长裙,在百合花前站成一排,开一个盛大的百合会。
这些年,我拥有了一群好闺蜜,我们爱花,爱美,爱生活,爱读书,爱家人,爱朋友......我们不仅仅因百合而聚会,不定期的,因为槐花,因为桃花,因为垂柳,因为稻田,因为一壶好茶,因为一片芦花,因为一个约定......每一次相见,都有盛大的欢喜。每一次相见,都是盛大的聚会。
我想起《红楼梦》里的海棠结社。探春说:你若棹雪而来,我必扫花以待。今年的百合会之前,我准备了好几天,花境的搭配,花园的整理,花卉的调整,忙得眼里脸上都是灰尘,也不觉得累。
今年天气整体偏冷,百合开着开着又不开了,害得我总是喊不出:开会啦!那三个字。
五月二十四号,已经比往年迟到了四天,我决定了,就是今天了。不管百合开不开,我们必须见面。小红的枇杷已经到了,爱红的假也请好了,寒曦和小乌龟都通知了,小北的衣服备了四套,我的店铺关门半天,如烟摘了菜园里所有的黄瓜,春风做了龙虾田螺山粉圆子,简单姑娘准备了新旗袍,一叶把女儿的饭早早做好送到学校,叶芳大清早的就送来新鲜的桃子,秋娟蒸了一大锅馒头........所有人都等不及了,所有人都准备好了。
聚会的具体场景就不一一描述了。我说过了,我们在一起,是浪漫的,是快乐的,是放肆的,是轻松的。烧饭做菜,打扫卫生,虽然在我家,这些事都是大家在做。我们这几个人,有人负责貌美如花,譬如小北和简单二位。有人负责做饭养家,譬如春风如烟二位。我吧,在我家是作客的,负责吃,负责给她们拍美美的照片,负责指挥:水没啦饭没啦.......然后指派大家做事。
秋娟说,明年,在百合花开的时候,我们准备几首诗歌和散文,在小小的园子里开一场朗诵会。
我期待着。我的年的百合会,是《红楼梦》里的另一种场景再现。
柏树姐说:和红楼里的女子比起来,我们都是刘姥姥。哈,刘姥姥怎么样呢?仗义每多屠狗辈,我们这样的人,就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读属于自己的《红楼梦》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7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