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栽培技术
知母为百合科知母属植物知母的根状茎。性味功能:苦、寒、清热除烦,润肺滋肾。主治烦躁口渴、肺热燥咳、消渴、午后潮热等症。临床常用药,不仅清肺火,又能清胃火,特别是清虚热、胃阴热等虚热症。西北干旱半干旱,建山川秀美工程是个好看的草。主产于山西、河北、内蒙古。此外东北、陕西、甘肃、山东等省、自治区也有分布。
1.选地整地
选向阳排水良好、疏松的腐殖质壤上和沙质壤上种植,但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也可用山坡、丘陵、地边、路旁等零散土地栽培。每公顷施腐熟的厩肥千克,加过磷酸钙千克,草木炭千克(如土壤偏酸,撒点石灰粉既可作肥料,又能调节酸度),撒入地内,深耕细耙,整平后,做厘米宽平畦。
2.繁殖方法
用种子和分根繁殖。
种子繁殖
播种分直播和育苗移栽,分春播和秋播,以秋播(10-11月)为好,翌年4月出苗,出苗整齐。用于种子直接播种,行距20厘米,育苗移栽行距10厘米,开沟1.5-2厘米,把种子均匀撒沟内,覆土盖平、浇水。出苗前保持湿润,约10-20天出苗,每公顷播种量7.5-15千克,育一公顷地可移栽10公顷地,春季或秋季移栽。春播在4月初,春播需要种子处理,作种子的知母必须是3年以上知母结的种子,8-9月种子成熟后摘下,在3月中旬前进行种多处理。把种子放在60℃温水浸种8-12小时,捞出晾干外皮,再用湿沙:种子=2:1拌匀。在温暖向阳处挖坑,把种子放进去,盖土5-6厘米,上盖薄膜,四周压住。温度越高发芽越快。当多数种子芽伸出时即可播入大田。按行距26厘米开2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平,稍加镇压后浇水,出苗前畦内保持潮湿。约20天出苗,种子发芽率40%,寿命2年。
分根繁殖
秋季植株枯萎时或次春解冻后返青前,刨出两年生根茎,分段切开,每段长3-6厘米,每段带有2个芽,作为种栽。按行距26厘米开6厘米深的沟,按株距10厘米平放一段种栽,覆土后压紧。栽后浇水,土壤干湿适宜时松土一次,以利保墒。每公顷用栽-千克。为了节省繁殖材料,在收获时,把根状茎的芽头切下来作繁殖材料,方法同上。根茎加工药用。
3.田间管理
在苗高3厘米时,松土除草,并间苗。苗高6-9厘米时,按株距6-10厘米定苗。苗期若气候干旱,应适当浇水,生长期保持地内疏松元杂草。定植后苗高7-8厘米时除草,松土要浅。发芽前追施马牛猪粪、草木灰各千克,磷酸二氢铵50千克,追肥浇水1-2次。在分根的当年或直播的第二年,或者在苗高16厘米时,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千克加硫酸铰千克。在行间开沟,施后结合松土把肥料埋下。7-8月正是知母生长旺盛季节,每公顷喷1%硫酸钾溶液-千克或0.30%磷酸二氢钾溶液-千克,两周喷1次,连喷2次,下午4-5点喷为好。在有条件的地方,一年生苗松土除草后,或生长2-3年的苗在追肥后,每公顷盖麦草、麦糠、树叶等物0-千克,顺沟盖,一年一次,连盖2-3年,中间不翻动,有利于维生物的分解,改变土壤结构,防止杂草丛生。除留种者外,将花薹剪去,促使报状茎粗大。第二年管理和第一年相同。
4.病虫害防治
蛴螬:幼虫咬食根部,造成根部空,断苗。
防治方法:白天可在被害植株报处或附近土下3-5厘米处找到。用灯光诱杀成虫,90%敌百虫倍液浇灌根部,毒饵诱杀。肥料充分腐熟。
1、采收种子繁殖的于第3年、分株繁殖的于第2年的春、秋季采挖。据试验,知母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期为花前的4-5月,其次是果后的11月。在此期间采收质量最佳。
5.加工:
(1)知母肉:于4月下旬抽苔前挖取根茎,趁鲜剥去外皮,不能沾水。然后,用硫磺熏3-4小时,切片、干燥即成商品,知母肉又称光知母。
(2)毛知母:于11月挖取根茎,去掉芦头,洗净泥土,晒干或烘干,再用细砂放入锅中,用文火炒热,不断翻动,炒至能用手擦去须毛时,再把根茎捞起置于竹匾内,趁热搓去须毛,但要保留黄绒毛,然后洗净、闷润,切片后即成毛知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4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