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泪谷中的百合花六十四

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荆棘内。

相忱回来以后,就不断有全国各地的弟兄姊妹来家里探访,还有更多的是通过书信和我们交通,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寻求事奉主的道路。在福音传入中国的前一百五十年中,中国教会主要是接受国外差会的牧养和支持,之后则是三十年的逼迫,此时浴火新生的教会应该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呢?

经历过偶像崇拜的破灭和追求人间天国的失败,人性的败坏和理想的缺失已然把中国人彻底地抛人绝望空虚的境地,促使那些身处死亡之地的人们转回头来重新找寻曾经被他们拒绝过的福音。从七十年代开始,国内信徒的人数空前地增长,迫切需要教会对他们的带领和真理的牧养,然而应当如何在中国重新建立起基督的教会呢?“三自会”的道路既然已经被主的道证明是完全错误,那么合乎主心意的道路又在哪里呢?建立家庭教会,就是以家庭聚会的敬拜形式来建立基督的教会,是神为现今的中国教会所预定的唯一正确的道路。这是神给所有寻求他的儿女们,在基督的真道中共同的得着。一九四九年之前,城市的教会几乎全都是采用会堂的敬拜形式,家庭聚会主要存在于农村的教会中,但那主要是受到广大的地域和交通条件的限制,而不得已所采取的,并非是教会有意识的主动作为。其后三十年的逼迫时期,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市,秘密的家庭聚会都成为敬虔人的最后选择。在“文革”极为严酷的环境中,家庭聚会也从来未曾被扑灭过,信徒们不仅在家庭中,甚至在旷野、深山中,敬拜赞美神。到了“文革”后期,家庭聚会在浙江、福建、河南等地的城乡里更加扩展开来。但是,这样的聚会还大多处于不公开的状态,敬拜的内容和形式也还不够完善,继续发展的道路也不明朗。面对新的形势,疾风暴雨式的逼迫虽已暂时过去,但或明或暗的逼迫却依旧凶猛;面对重新活动的“三自会”的严峻挑战;面对仍然不可能恢复与国外教会的正常联系,而只能走自立道路的迫切要求。神的忠仆们毅然高举起家庭教会的旗帜和道路,相忱也有幸蒙神的拣选,成为这众人中的一员。

大约在一九八一年的四、五月间,有一位弟兄把我找到他家,到了那里才知道是听王明道先生的一份录音带。我问他“怎么不让相忱来听?”他说:“相忱刚从里面出来,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并且他认不清好坏人,什么都说,对谁都没有戒备,你听了回去再告诉他。”我就没有再多说什么,留下来认真地听录音。那天来听录音的人很多。这是王先生在思考了一些中国教会所面临的问题之后,和其他几位开会的录音。王先生讲话的大意是“当前教会有两个趋势,一个是大教会,政府所控制的,一个是家庭教会。现在的大教会是共产党利用‘三自会’来压制信仰,我是极力反对,坚决站在主的那一边。不过现在我觉得很惋惜,到现在我觉得与我同心的人非常少,为我受牵连的人很多,为我的问题牵连了一大片,中学、大学、各行业都有为我受牵连的人,我是知道的。但真正与我同心的人特别少。真正不向政府低头的,能够站立的人太少太少了。你们说说还有谁呢?据目前的情况,有两个人是我最大的安慰,一个是广东的,姓林(指林献羔弟兄,一个是北京的,也是广东人,指相忱)。这两个人我觉得还是能站立得住,能令我安慰的。广东的那个屡次经过考验,是这样的,北京的那个也是这样,别的人就寥寥无几了。很多人都是见了事情就躲,不是真正把自己摆上,令我很痛心。”这个录音里主要是王先生在发言;也有其他人的讲话,讲的观点和王先生差不多。回到家,我把所听到的原原本本告诉相忱,相忱思索了一下,说:“他说的是对的,但我也不是跟着王明道先生走,他怎么说都没有关系。我不动摇,坚定我的信仰。”

相忱回来的第二年就已经在白塔寺的家里开始带领聚会,并且也在积极思考教会存在和发展的道路。对于家庭聚会这种形式,相忱并不陌生。追溯到四十年代我们在河北成安县服事的时候,相忱就曾带领过当地的家庭聚会,对农村的这种敬拜形式有过深刻的印象。现在看来,起初这段亲身经历也是神的奇妙预备。

相忱对于建立家庭教会的信心,绝不仅仅是源于他个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依靠神的话语。《圣经》记载,使徒们所建立的初期教会就是从家庭聚会开始的。在《使徒行传》的1:13、14;2:44、47;4:23、31和12:12等处,记载着主基督升天之后,使徒们“进了城,就上了所住的一间楼房。在那里有彼得、约翰、雅各、安德烈、昨力、多马、巴多罗买、马太、亚勒睐的儿子雅各、奋锐党的西门和雅各的儿子(或作‘兄弟’)犹大。这些人同着几个妇人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并耶稣的弟兄,都同心合意地恒切祷告。”于是,他们“信的人都在一处,凡物公用,并且卖了田产、家业,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给各人。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擎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神,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主也藉着赐下他的圣灵,与这些聚会的人同在,悦纳他们的敬拜,加添他们的力量。“……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由此可见,耶路撒冷的教会正是从马可的母亲马利亚的家,还有其他信徒家里的聚会建立起来的。

此外,使徒保罗建立的腓立比教会同样是从一个家庭的聚会开始。腓立比城里有一个贩卖紫色布匹的妇女,名叫吕底亚,是个“素来敬拜神”的外帮人。因为当地犹太人稀少,没有会堂,吕底亚和她的全家受洗以后,她就把保罗他们请到自己的家里,在她的家里聚会。后来保罗和西拉继续在排立比传道,被囚在监里。蒙神的保守,“二人出了监,往吕底亚家里去,见了弟兄们,劝慰他们一番,就走了。”在这里,保罗他们出监就去吕底亚家里,见了弟兄们,证明吕底亚的家里已经有聚会了。

我们在使徒保罗的书信中可以看到更多有关家庭教会的证据,他至少有四次“问在家中的教会安”。第一次是在《罗马书》的16:3、5;保罗“问百基拉和亚居拉安……又问在他们家中的教会的安。”从使徒保罗的问安,我们知道在百基拉和亚居拉的家里有教会。还有《哥林多前书》的16:19,“亚居拉和百基拉并在他们家里的教会,因主多多地问你们安。”在这里是使徒保罗代表亚居拉和百基拉家里的教会,问哥林多教会的安。第三次是:《歌罗西书》的4:15,“请问老底嘉的弟兄和宁法,并她家里的教会安。”原来老底嘉的教会就是在这位叫宁法的姊妹家里聚会的,老底嘉的教会也是一个家庭教会。最后,歌罗西的教会同样是属于家庭教会。使徒保罗在《腓利门书》的问候中提到:“为基督耶稣被囚的保罗同兄弟提摩太,写信给我的所亲爱的同工腓利门,和妹子亚腓亚,并与我们同当兵的亚基布,以及在你家里的教会。愿恩惠、平安从神我们的父和主耶稣基督归于你们!”腓利门是住在歌罗西的一位地主,家境富裕,就把自己的家庭开放来接待聚会。从以上这些《圣经》的记载中,我们看得很清楚,使徒时代初建的基督教会,无论在耶路撒冷城的犹太人,还是散布在各地的外帮人,大都是在信徒的家里聚会。家庭聚会是使徒们创建教会时,所采用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这是神的话语,这是神让我们建立家庭教会的依据。

在现今的末后时代,在中国,以家庭聚会的形式建立基督的教会,是神对我们的要求。

首先,主要求教会必须忠心于他的托付。有些人看家庭教会规模分散,相对人数很少,远不如大教堂那么“轰轰烈烈”的,就软弱动摇了。但是,主并没有要求那些表面上的形式,主对教会的托付是一心一意地遵行神的旨意,传扬和见证主的福音,用神的真道忠心地喂养主的群羊,同心合意地荣耀神。我们的主基督在世上的时候正是这样做的,耶稣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4:34;“父啊,……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成全了。”(翰17:4)今天教会和神的工人都应当效法我们的主,遵行神差遣我们的旨意,按照神所托付我们的,去作成神的工。神的工人更要谨慎,不要被这个世界牵引;我们作的是神的工,不是各人自己的工作,要按照神的要求去作才成。如果只把眼睛单单地盯在个人的工作成绩上,容易使人走两个极端,一个是你的工作好,使你骄傲;另一个是你的工作不好,让你灰心丧胆。主不是要看我们外面那些满足人眼目情欲的花架势,乃是要看我们各人是不是忠心于主的托付,巴不得我们作一个忠心的工人。主托付我们多少,我们就忠心地作好多少,主托付我们三只羊,我们就牧养好三只,托付五只,就牧养好这五只,按时为他们分粮。我们各人只要作一个忠心于主托付的工人,这就足够了。

其次,更重要的是主要求教会为主保守住她的圣洁。使徒保罗把教会比作“如同贞洁的童女献给基督”,(林后11:2)。因此教会决不能“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林后11:3)如果一个作妻子的,失去了贞操的话,那么别管她怎么做,怎么服侍她的丈夫,她也得不到丈夫的喜欢,也不能得蒙悦纳。我们今天要行在神的公义之中,预备好自己,当主再来的时候,才能“蒙恩得穿光明洁白的细麻衣”(启19:8),去赴羔羊的婚宴。主对教会的要求不是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服事,而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太22:37、38)爱主的,就要为主持守圣洁,凡为主持守圣洁的,必蒙主的恩典和喜悦。教会既是童女,就不能与世界有任何的联合,必须要始终如一地忠心于我们的主。可我们再看现在的大教堂,所谓的教会,已经与世俗妥协了,同世界的王联合了,去讨人的喜欢了,已经把《圣经》的真理摆在后面了。他们在主的面前,已经失去了纯一清洁的心,失去了贞洁的童女的地位。他们这些人,实在已经与主基督对教会所要求的圣洁和忠心完全相反了。

在现今的末后时代,在中国,坚持以家庭聚会的形式建立基督的教会,就是坚持走十字架的道路。在宗教改革时期,和马丁?路德同时代的加尔文曾说过:“十字架下有真教会”。真教会,假教会就是要根据十字架来区别,真假先知和真假信徒也是根据十字架来区别。衡量真假教会的唯一标准就是主基督的十字架。

什么才是真的基督教会呢?真的基督教会要建立在十字架的下面,必须要是十字架的道路。

第一,十字架的道路就是效法主的道路,是一条贫穷和缺乏的道路。我们的主就是这样行的,主在世上的时候,“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8:20)我们的主实在就是这样一位贫穷的主。今天,家庭教会坚持走十字架的道路,也要面对这样的贫穷。教会在信徒的家庭里聚会,条件肯定比不上大教堂,农村教会的条件就更加艰苦。还有我们家庭教会的牧者们也必须有预备过贫穷生活的心志,倘若不能从教会得到充足的供应,就要靠主的应许过信心的生活,相信主必为他的工人负责到底。还有就是缺乏的问题。过去家庭教会曾经缺乏过《圣经》,在逼迫最严酷的时候,《圣经》都被没收和烧毁了,那时的弟兄姊妹们就在家里油印甚至手工抄写经卷,来为主传道。国家开放以后,“三自会”直到一九八二年才重新印刷《圣经》。起初数量也不足,而且限定只卖给在他们大教堂里参加聚会的,不给家庭教会。但是,神感动在港澳和外国的教会帮助我们。早在“文革”末期,和海外教会有联系的国内信徒就开始通过这个渠道秘密得到《圣经》,也有弟兄给我送来过一些,我用来传福音,另外还给爱湖带回山西大同,那时相忱还没有回来。国家开放以后,海外教会终于获得机会更多地为家庭教会输送《圣经》,有的教会鼓励信徒利用在来华访问出差时,携带若干册《圣经》还有的专门组织旅游团,每个人都在行李里最大限度地带上《圣经》,奉献给国内的信徒。他们当中不仅有华人,也有操着各种语言的外国人。当时香港有一个专职从事向国内运送《圣经》的机构,叫作“敞开的门”负责这项事工的周牧师是位年轻的广东人。他和同工们把大批的《圣经》秘密地运到北京,通知相忱和我,还有其他的家庭教会前去领取。仅在一九八一年那一年里,经相忱和我的手,就为家庭教会送出去两千多本《圣经》,全国各地都有人闻讯来要《圣经》,特别是农村的教会。今天,家庭教会仍然面临着很多的缺乏,我们还缺乏大批的传道人以及为他们提供必备的培训,我们还缺乏各样的属灵书籍等等。我们应当把这一切的缺乏,藉着信心向神祈求,相信在神丰丰富富的恩典中,他已为我们预备,教会必不至缺乏。

第二,十字架的道路就是跟随主的道路,是一条在人眼中看为羞耻,被诬蔑和囚禁,遭受鞭打和侮辱,以至于流血、舍命的道路。这是主基督所走过的又吩咐给教会要走的道路,是历世历代基督的教会和圣徒们曾走的道路;这是教会成长和复兴的唯一正确的道路,今天的教会也必须走在这条十字架的道路上;十字架的道路是一条窄路,是充满了苦难的路。我们看教会的历史,从建立那天开始就是在苦难中。从使徒时代起,就先后有四个罗马帝国的皇帝逼迫过教会,但是结果,强盛的罗马帝国不但没有把教会消灭掉,反倒藉着使徒们的手把福音传遍了地中海沿岸,传遍了整个罗马帝国的版图。基督教会的发展,越是在苦难当中发展得越快,在使徒时代是这样,在现代也是如此。我们回顾一九00年的庚子教难,那时教会在中国大受逼迫,义和团在慈禧太后的操纵下,杀害很多宣教士和信徒,甚至有的宣教士连同他们的小孩子在内全家遇难。这些蒙主所差派的福音使者,把最宝贵的福音种子和他们的鲜血,一起播撒在中国这块坚硬贫癖的土地上。结果怎么样呢,杀戮基督徒越多,迫害教会越疯狂,教会反而越发兴旺!在外国有人说过:殉道者的血是福音的种子,能使沉睡的灵魂苏醒。很多人为主殉道了,但是教会却发展得更快,也更多。一九四九年之后的那三十年大逼迫中,教会同样不仅没有被消灭,而且迎来的是空前的大增长。所以这一切,都是因为基督的教会付上了忍受苦难的代价,坚定地走十字架的道路。今天逼迫仍然没有过去,教会要走的还是这条充满苦难的窄路。时至今日,家庭教会不是仍旧被视为“非法聚会”,而时时遭到取缔吗?信徒和传道人不是仍旧常常被逮捕,被驱赶吗?那个世界的王不是仍旧企图用种种不合理的法令法规,来捆绑基督的教会吗?但是,我们不要因此而惧怕,这些不过是十字架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试炼,“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炼,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欠缺。”(雅1:2、4),逼迫不能从十字架的道路上把我们掳去,反而坚固我们的信心,藉着经受百般的试炼来荣耀神。“忍受试探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经过试验以后,必得生命的冠冕,这是主应许给那些爱他之人的。”雅1:12,相忱在一次和同工们分享教会的道路时,曾经说过“十字架的道路是个窄路,十字架的道路是个羞耻的路,十字架的道路是一个吃苦的路。我们跟从主基督,不是那么简单的,应当像使徒彼得说的:‘基督既在肉身受苦,你们也当将这样的心志作为兵器。’彼前4:1,如果你的教会的路走宽了,恐怕你是走错了。我们一定要照主的吩咐,要舍己,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

主既然已经把他的教会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未世的教会就要回到《圣经》去;回到十字架的道路上去;回到《使徒行传》去,跟着使徒的脚踪行。今天在中国的教会应该走什么道路?我们的回答是家庭教会才是今天教会应该走的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使徒行传》这卷书是基督教会被建立和发展的蓝图。我们的口号就是:回到《使徒行传》去,跟着使徒的脚踪走!回到《使徒行传》去,跟着使徒的脚踪行!基督的教会应该反对“三自会”的那条错误道路,也反对一切试图将教会与世界相混淆、相连合的道路,而唯独坚持带领主的羊群走十字架的道路。这是使徒带领教会在信心中所走过的道路,也是主在圣言中为他的教会所见证的道路。

袁师母与王峙军牧师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
卡泊三醇乳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422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