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用鳞片插扦产生子鳞茎球
在开花后或早春季节用肥大健壮的无病鳞片的2/3斜插入湿度月15%-20%的粗沙,或者颗粒泥炭中。在15-23摄氏度条件下进过一个月余,其鳞片下部伤口处会产生带根的子球。将子球从鳞片上掰下,立即成为独立的个体。鳞片的大小,肥壮,直接影响形成子鳞茎球的中量与数目。具体做法是将选好的大鳞茎外表清洗干净,剥处最外层个别干皱的鳞片。将外层健壮较肥大的鳞片供扦插繁殖用。这些鳞片能产生较多较大的子鳞茎。中层的鳞片产生子鳞茎的能力较差。内层鳞片薄而细小,贮存营养有限,基本上无增殖小鳞茎的能力。偶尔有小鳞茎出现,也无繁殖应用的价值。可将内层至中央茎轴部位连同原有基生根作为1个独立的小中球,供增大栽培用。
笔者在年曾用兰州百合鳞茎基鳞片材料作不同扦插土壤对鳞片,鳞茎生根,小鳞茎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试验:用沙,黑土颗粒和黑土加沙3种不同扦插基质,以鳞片一组材料为例,每组有鳞片40片扦插2个月后检查。
用黑土颗粒扦插的总重量增加最大,小鳞茎形成叶片早而多,生长最旺,根尖吸收区根毛多。
用鳞茎轴扦插所得结果与此相似。这时因为黑土颗粒质地松软,能含蓄较多的水分,又有良好的通气排水条件,能较多地供给鳞茎轴生根,鳞片形成根及小鳞茎时所需的水分与养料。沙虽然排水良好,但保水率较差,又过于贫瘠,是最差的扦插基质。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