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鲜百合价格低还难卖当地多数种植户亏本
自年以来,霍山百合遭遇市场“寒流”,价格跌落谷底。今年2月,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霍山百合在国内最大的现货商品交易所——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上市,此举被寄予了很高期望。眼下,又到霍山百合销售旺季,其市场状况如何呢?8月初,记者前往该县百合种植户密集的漫水河镇一探究竟。
百合行情不佳
“今年种了十几亩百合,至今一点都没卖出去,虽然天天打电话问经纪人,但仍没得到准信。”47岁的张子朝种植百合已有10多年时间,按照往年惯例,天气炎热时,也是百合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时候。但今年行情却不尽人意,最高价每公斤还不到6元。
“往年此时,镇上每天发出去的百合至少有五六十吨,但今年只发出几吨货。不仅如此,镇上加工百合干的热闹场面也没有再现,全镇十多家百合初加工企业,只有1家在8月1日当天才开工。”该镇百合经纪人何家富说。
在何家富看来,本该火热的百合市场如此冷淡,很大程度是因为当前市场行情不佳。一方面种植户因价格不理想,仍在观望;另一方面当前市场销售不旺,百合经纪人也不敢贸然抬价收购。
种植户看不到实惠
对于百合挂牌上市交易一事,漫水河镇很多种植户表示,当初都曾抱有期望,但收获季节却发现这并未给他们带来任何改变。“卖百合还是靠自己找商贩(经纪人),价格也没有上涨,与上市前没两样。”一位种植户如是说。
“不要看着大盘上的成交量很高,但实际并没有发出去多少现货。”当地一名熟悉内情的农户告诉记者,百合上市交易,解决不了种植户眼前的销售难题,因为在农产品现货交易市场,一部分交易者确实是为了买货,而更多的人是以此来投资理财,像股票一样买进卖出来获利。
对这一说法,促成霍山百合挂牌上市的何鹏飞不太认同。“百合上市交易的主打产品是百合干,今年前期大约消化了漫水河镇库存的多吨百合干。”何鹏飞说,种植户可能目光停留在眼前鲜百合的销售难,其实百合上市后,打造的开放交易平台,扩大了百合干销量。目前在渤商所挂牌的百合干每公斤50多元,每天成交量大约有万公斤。买家实际提取现货(百合干)1多吨,而这些现货都是来自霍山。
百合成了“鸡肋”
万家山村是该镇的百合种植示范村。村委会主任陈龙表示,对于种植户而言,如今的百合,价值就像“鸡肋”。最高峰时期,村里8成以上农户种植百合,规模一度达到0亩以上。但如今“风光”早已不在,面积已经缩水一半左右。“坚持下来的人大多是想赌赌运气,毕竟在前期投入太多,所以每年前期行情不行,就赌后期行情,今年行情不行,就期待下一年行情。”
陈龙还举了个例子:该镇百合种植大户刘太学,年虽然百合卖了多万元,这几年市场低迷,他没有见好就收,而是想博一把,持续抄底买进种子,扩大种植规模,最后将这笔钱全砸了进去,至今血本无归。
“可以说,近两年村里的百合种植户90%的都在亏本。”陈龙算了一笔账:每亩百合种子大约需要2元、地租元、加上化肥、农机等投入算下来,至少要3元,如果再算上日常管理、挖百合时的人工成本,合计起来近0元,按照每亩产量0公斤计算,当前市场价每公斤不到6元,等于说种百合几乎不挣钱。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1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