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志鹃的百合花赏析
作者的构思巧妙,“她以那条枣红底上洒满百合花的假洋缎被面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纯洁的百合花象征人物的美好心灵,使小说中的人物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揭示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和力量源泉,以小见大,意味深长。”
作者善于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的细节描写,其效果是通篇一气贯串,首尾灵活。这种前后呼应的笔法,举其显著者而言,在全篇中就有这么几处:通讯员枪筒插的树枝和野菊花,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大洞,新媳妇的枣红底白花的新被子。特别是通讯员的被门钩撕破的衣服,这一细节描写,前后用了三次。
《百合花》中没有鲜血淋漓,也没有刀光剑影的战场景象,有的只是清新淡雅的自然风光。如“我”与通讯员经过的“两边地理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新鲜湿润的香味”的乡间小路。
作者写两个人物先后出场,也用了不同的笔法。通讯员一上场时,作者并没集中地描写他的声音笑貌,而是随着故事的发展随时随地一笔一笔点出来;到小说的后半,通讯员回前线去了,作者还借“我”的想象描绘那想象中的在前线工事里的通讯员
一条缀满百合花的棉被就这样成为了新媳妇和小通讯员的纽带。在包扎所中,新媳妇逐渐放开了束缚的思想,帮助“我”救护伤员。当小通讯员的遗体被抬来的后,她仿佛还感受着小通讯员的生气,眼中只想将他破掉的肩上口子缝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12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