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第56篇五味的功能与作
分享养生经典造福世间万众
五味,是指酸、苦、甘、辛、成这五种类型的食物。饮食中的五味是人与自然及社会斗争实践的结果。远古时洪水为害,使人们只能生吃野果及鸟兽之肉,这些腥膻酸苦、生冷不调、毒杂并存的东西,不但使人们难以下咽,还使胃肠受到伤害,造成疾病痛苦。后有神农氏尝百草之味,种植五谷成功;仪狄发明了酒,使人类向前进了一大步。
由于火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人们才吃到用火烤煮煎的肉类的脂香,尝到了米面的甘芳,并减少了疾病的痛苦。美味刺激了酋长和君主们的胃口,同时随着酿造业的发展,出现了醋、酱、饴、豆豉、酱油及豆腐等,使人由单纯食用动植物食品转化为食用经化学处理的多种食品,使人们对五味有了全新的认识。《内经》在这基本上更让五味延展到人体机能,它认为,味道不同,在人体中的作用也不同。比如:
①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如乌梅、山楂、山萸肉、石榴等;
②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如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
③甘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
④成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
⑤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
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内经》就明确指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五味调和得当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
五味的药性甜味有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多用以滋补强壮,治疗人体五脏、气、血、阴、阳中任何一种虚症,并可缓解拘急疼痛等症状。
辛味能宣、能散、能润、能行气血。可用来治疗风寒感冒、咽痛或胃寒呕吐;用花椒、生姜和大枣煎汁,可治疗凝气滞的痛经症。
酸味包含涩味在内,有收敛、固涩作用,可用于阳卫不固的多汗症及泄泻不止、尿频、遗精等的治疗。此外,酸味与甜味结合有滋阴润燥作用。
苦味能清泄、燥湿、降逆,多用于治疗热症、湿症、气逆等。
咸味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
大家都在看
《黄帝内经》养生第55篇:五谷是怎样营养全身的?
《黄帝内经》养生第54篇:食养的意义。
不生病的10条铁律!院士、名医都赞同!
精的奋斗!
十二月│雪花的绽放,思念的泛滥,最后的道别。
不同时期唐氏筛查的内容有哪些?
癌症是如何在人体内转移的?
精液发黄别大意,小心导致男性不育!
妇科彩超检查问答。
正脊、正骨专家陈红亮!
不开刀、无痛苦治疗静脉曲张!
朋友,您好!
我院聘请多位省内知名专家坐诊,主要开展不孕不育症、妇科、静脉曲张、中医正骨、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诊疗,如您对以上疾病存在疑问或需要就诊,可在后台留言或添加小编白癜风早期的治疗方法白癫风怎么医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tz/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