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middot家园颂陪伴不间断
在疫情防控时期,幼儿处在长期居家生活状态,科学适宜的家庭教育愈发重要。幼儿园应该怎样在这个特殊时期与家长合作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本着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引,以广泛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教育知识为手段,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最终目的,百合、东城御景幼儿园开展疫情防控期间幼小衔接工作线上指导。
01
家长疑虑
“幼小衔接到底衔接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孩子入学这件事?”……谈到这个话题,有些家长心中难免会产生疑问。如果幼小衔接做的好,适应过程就会比较顺利,能够使幼儿入学后,在身体、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结合教育部发布的“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主题——科学做好入学准备”相关内容,为大家答疑解惑。
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内容?
华爱华
华东师范
大学教授
浩浩刚上大班就被家长送进了奥数班,提前学习了小学生才可能接触的一些数学应用题。奥数班不是靠听力理解(大人读题),就是看图猜题,因为缺少了真实情景的体验和实物操作,浩浩经常因为不理解题意而做不出题,于是耳边经常充斥着“笨,真笨”的责骂声,以至于他还偷偷把作业本和铅笔藏起来,以为那样就可以逃避作业。但妈妈总能买来新的本子和铅笔,浩浩照旧要在责骂声中做完规定的作业。
应当知道,出于直观思维阶段的幼儿,主要是通过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来理解知识获取经验的。超前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让幼儿付出更大的意志、努力,去学习以后轻而易举就能学会的知识。当幼儿不易理解超越他们年龄的知识时,特别是成人因孩子理解和接受很慢而发出叹息或责怪时,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真的很笨。这种“习得性愚笨”一旦产生,非常不利于后继学业,入学以后容易对学习产生被动和依赖,遇到学习上的困难会懒得动脑,轻言放弃。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做适合他年龄特点和符合其发展规律的事,多让他们体验成功,对学习永远充满乐趣。
(上下滑动查看专家解答)
要不要给孩子报补习班?
在进行入学准备的过程中,常看到家长忙着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学拼音识汉字,学数学练英语,这些准备真的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有利吗?
国内外教育界对于培养人才核心素养的定义中,无一不强调“学会学习”,即强调儿童学习兴趣、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强调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乐善好学、探索创造、勤于反思,正是回归了学习的本质——儿童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
遵从学前儿童的发展特点,最为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支持孩子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进行学习,激发年幼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建立信心与主动性,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借由有意义的游戏、鼓励儿童在玩中学正是最适合学前儿童的学习方式。
尽管幼儿短期之内掌握了一些分科知识,但这些填鸭式的学习不足以支持学习能力的培养,难以奠定一名会学习的人的基本素养,更有可能抹杀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国内外众多研究已经证实,分科准备知识的学习效果不佳,还会降低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如果家长将幼小衔接简单地等同于小学各学科的知识准备,是短视且有害的。
学前阶段的教育,家长不必操之过急,而更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pz/6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