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市首个我市这个传承了多年的民

伍德灯检查一次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a_6210219.html

6月10日上午

国务院公布第五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

其中,平南县的“大安校水柜习俗”

入选国家级非遗!

同时也是贵港市首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中国政府网截图

今天,小轩带你了解

这个传承了多年的

平南县大安校水柜习俗

贵港市平南县大安校水柜习俗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群众性活动,它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大安镇(古称大乌圩)是广西三大名镇之一。

大安圩商铺林立,小巷纵横。道光十四年(年)遭遇一场特大火灾,把大安圩变成了一片废墟,损失极为惨重。火灾过后,镇上各界有识之士认识到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发动各商号、店铺和街坊,组成义务消防组织,由居民捐资赞助购置水柜,装配了水枪、火钩、水槽、消防桶等灭火器械,以街为单位成立了德隆社、群乐社、永安社、永隆社等7个消防所,利用圩内5个水塘作为消防水源,并制定了消防公约。后来镇上居民每年都自发进行消防演习。

民国五年(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大安镇居民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消防演练活动,自此以后,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日就约定俗成成为大安镇传统消防节。

每年消防节,各街消防所门前、街道交汇处张灯结彩,各街道居民从消防所和家里搬出消防水柜等器械,穿上各种款式的消防服饰,高举消防旗,先游一圈大安镇各街,然后集中到演练会场进行消防大比武。有的推灭火车、有的背水带、有的提水桶,演练场上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其中还有舞狮队、八音队、武术队穿插其间,平添了不少热闹气氛。这个群众性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形成今天传统的民间节日。演练比赛一般由各街的消防所组队,设高、远火球各一个,先射灭高火球(12米),后射灭远火球(18米),每次时间为10分钟,用时最短把火球射灭者分一、二、三名次奖励。这些人力水柜在20多个壮汉的奋力摇压下射出30多米的水柱,各队由指挥员统一号令,队员动作合一,奋力拼搏第一。新中国成立后,增加妇女建队参加竞技比赛。自这一校水柜习俗开展以来,提高了全镇居民的消防意识。平时,邻里之间互相监督,发现有火灾防患及时指出。一旦发现火警,全镇居民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自觉投入灭火行列,绝无袖手旁观者。大安消防节至今已有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动员最广泛的乡镇消防节。目前各消防所都保存有一至二台晚清时期的各类消防器械(有的还可以使用),比如手动射水枪、消防帽、消防木桶、火钩、喉叉、火炬及用于报警的铜锣等。

 

历经年沧桑炼就的“大安消防节”,

如今成为了一个

民间消防“老字号”,

载入全国消防史册。

 “老当家”包汉松自豪地说,“如今的大安,已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消防文化,人人都是义务消防员,年年都要举办消防节;我们会将大安消防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们坚信在一代代老中青年的消防员、义务消防队员共同守护,大安这块沃土会更加的平安。”

除了“校水柜”,

大安镇还有丰富的民俗活动。

中央电视总台《记住乡愁》栏目,

就曾对大安镇包括传统消防节在内的

风土人情进行了深入解读。

贵报新天地,网淘新定义!

贵港日报物流有限公司

为您精选优质好货,欢迎点下图抢购

↓↓↓

贵港日报/贵港新闻网出品

内容来源▍中国政府网平南宣传

采编▍罗英

值班编辑▍罗英

值班主任▍覃勇

法律顾问▍广西君望律师事务所—

报料电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pz/111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