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黄桷垭老街,寻找三毛故居,约吗

千年黄桷垭一道通古今为了梦中的橄榄树三毛从这里出发开启一生的流浪▲约在三毛故居

奇女子出生黄桷垭

年,三毛在重庆黄桷垭正街号出生,“黄桷垭”这个地名,三毛也碎碎叨叨在书中提到了很多次。

在台北的一次演讲中,她用重庆话说道:“我出生在重庆黄桷垭,我是重庆人。”

虽然在重庆不过短短的5年时间,但在三毛心中,是一个可以被算作“故乡”的地方。

年,三毛跟随父母移居台湾居住。在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她在《雨季不再来》这本书中写道:

“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在我很主观的来说,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

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那么即使我们不死,也在天堂里了。”

▲三毛旧照

年,47岁的三毛第一次回到了曾经的家乡黄桷垭。

留学、结婚、奔赴撒哈拉后,这个在世界走过一遭的奇女子,终于回到了出生地重庆。

她在此转悠许久,凝视着这里,却未发一言。

▲三毛重回故居

一年以后,年,追求自由、潇洒一生的三毛,医院自陨。

她的灵魂化成一只自由的小鸟,飞往撒哈拉,去寻觅梦中的橄榄树了。

年,三毛故居修缮完毕,终于对外开放。

如今,热爱三毛的粉丝们终于可以去黄桷垭,在同一片土地上思念亲爱的三毛。

故居门前,三毛小时候的“玩伴”——一棵黄桷古树参天蔽荫。

故居成网红打卡地

之前,三毛故居曾做过一段时间的茶社。

从年起,黄桷垭街区进行整体翻修,曾经破败的茶社被取缔,三毛故居迎来了“新生”。

如今,漫步在三毛曾经奔跑过的街道,可见黄桷垭老街两旁木质结构的双层楼房,房檐上清越的青瓦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老街上铺满新旧相间的青石板,街边是随处可见的黄桷树,还有不时冒出炊烟的小巷人家、石制的水缸以及竹编的簸箕。

这条独特的幽幽深巷静静的伫立着。

▲黄桷垭老街

顺着深巷向前而行,迎面而来的便是各种不同特色的店铺,有茶馆、面馆、小吃摊、理发店、民宿、书吧、咖啡店等,不时出现几个白发老人,坐在门槛上望着远方。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一眼可以看到头的巷子,几乎可以满足老街人所有的生活需求。

随人流一直向前走,在不远的拐角处,便出现了“三毛故居”的提示牌。

进入小巷后,右手边青砖砌的墙上,用镂空工艺印着三毛的文字: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弯弯绕绕的小巷尽头,我们看见了三毛在书中提到的大黄桷树,再往左边看,周末上山游玩的人站在屋前合影,那矮房就是三毛的故居了。

如今的三毛故居,被修建成了全新的模样,在这里,三毛好像从未离开过。

▲三毛故居拐角处01

你挑谁呢?

由于三毛故居空间有限,难以承受过多游客,因此馆内规定需买文创商品方可入内。

“这里的文创商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能在此购买,也算是给读友们一份独特的礼物吧。”故居管理员向我们说道。

有三毛明信片、印有三毛画像的钥匙扣、三毛蜡染画像等,你挑谁呢?

▲文创品02

初见三毛

步入三毛故居的大门,迎面而来的是一座三毛的雕像。

一头长发,手里有烟卷,翘着二郎腿,眺望着远方。无拘无束的,就是三毛。

雕像旁,摆放着很多三毛生前最爱的白玫瑰。

▲三毛雕像

03

梦里花落知多少

在大厅的右手边角落,是一间画室。这里珍藏着何平先生赠送的十五幅三毛画像。

踏进画室,伴着幽幽的百合花香,几幅栩栩如生的三毛画像映入眼帘。

她的如花笑靥仿佛就近在眼前。

▲画家笔下(图源自网络)

04

埋进书屋的鸵鸟

在画室隔壁是一间书屋,书屋内整齐地摆放着三毛的书。

有她写下的珍贵书籍,有她读过的挚爱读物,也有读者朋友们赠送的情感信物。

三毛曾说:我愿做一只将头埋进书里的鸵鸟,如果问我当时快不快乐,我也说不出来,我根本已失去了自己,与书本溶为一体了,哪里还知道个人的冷暖。

▲书架

05

光影回忆

在故居一间暗淡的侧屋内,有一个不断播放影像的投影机、几把零散的椅子。

这些影像由三毛团队与粉丝共同完成,有三毛的著作影视《滚滚红尘》,有粉丝们对三毛故居的寄语,也有大家对三毛的内心独白......

这间几平米的小屋子,试图在告诉世界:三毛,感谢你曾经来过。

▲放映室

06

阁楼一隅

顺着楼梯上去,一间小小的屋子里,有一件独特的婚纱。

这件婚纱是三毛生前的西班牙好友为她制作的。好友表示,三毛生前未能有机会穿上婚纱,她想弥补三毛的遗憾。

婚纱上黄色的水晶代表着沙粒,是三毛和荷西的沙漠爱情。

年8月,重庆三毛故居团队远赴西班牙,带回了万里之外的人对黄桷垭三毛故居的福祈婚纱。

▲飘洋过海的婚纱

07

亲爱的三毛春日宴

三毛走后,每逢生日,总会有人远道而来,带来她最爱的白玫瑰。

年3月26日,是三毛78岁生日。

来自天南地北的忠粉汇集到黄桷垭三毛故居,用白玫瑰做了一个美丽的花环。

▲三毛春日宴海报

三毛在书中曾写道,春宴的餐桌应布满“被冻住的雨”、“钓鱼的尼龙线”,紫菜包饭、饺子等。

在这独特的一天,忠粉们奉上了这些美物,共同分享三毛的乐趣。

青年艺术家何平再次来到了现场,带着在场的读友,用手指在白纸上一起画上幸运草,命名为《我们的宝贝》。

《我们的宝贝》这幅画陈列在故居的画室中,与人们分享着这独特的时刻。

▲《我们的宝贝》

夜幕低垂,我们身披满天星光,在黄桷垭这条老街上,我们轻声对三毛说了再见。

看着深蓝天空上的璀璨星子,我们想起了三毛说过:

“很多年以后,如果你偶尔想起了消失的我,我也偶然想起了你,我们去看星星。你会发现满天的星星都在向你笑,好像铃铛一样。”

小耳朵伺候,故居有回声

三毛之旅暂时结束

等你来

我们在三毛故居相遇

▲打卡在此

约完三毛故居

更多细节

小心心迷醉~

5A战队

文字|排版|陈洁严玉琢

视频|林紫苑张晖

音频|龚珍

拍摄|林紫苑张晖陈洁严玉琢龚珍

红尘《融媒体新闻报道事务》课程学生作品之十

《珠峰鼓手》

红尘|著

?大咖推荐

★意大利“罗马文学奖”得主、《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罗马》作家虹影;

英国著名小说家、旅行探险家、大英帝国骑士勋章获得者亚当·威廉姆斯激赏推荐!

★《珠峰鼓手》36万字的中文版,与英文版HimalayanQuest同步再现。

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尼泊尔旅游委员会(NTB)精品好书!

获中宣部“学习强国”平台、中国文化与旅游部推荐好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pz/10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