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线模拟试卷湖南省

湖南省衡阳市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4道大题,23道小题,共8页。时量分钟,满分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3.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题卷共8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百年前,老京张铁路实现了我国自主设计建设零的突破,詹天佑和他设计的“人”字形八达岭线路让国人振奋;年底开通的新京张高铁,成为第一条采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实现自动驾驶等功能的智能高铁。从时速35公里到公里,新老京张铁路见证了中国铁路的百年飞跃。

科技创新的时代大潮奔腾不息。除了高铁这张响亮的名片,我国在信息通信、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也已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一次又一次刷新着我国高科技领域知识产权的纪录。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在全球个经济体中,中国创新能力持续位居世界前15行列,是跻身综合排名前30位的作一中等收入经济体。我国商标申请量、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我国著作权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连年提升,年达到7.39%。

正如所说,总的看,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发展之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法规制度体系和保护体系不断健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社会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激励创新、打造品牌、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开始了。年,我国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对实施专利、商标制度作出了初步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工正现化轨道。

(摘编自《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科学指南》,《求是》杂志编辑部年O月02日)

材料二:

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约鱼船",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都千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既要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需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力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性、艰巨性,凝前谋划,保持定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引擎。

(摘编自何铁城《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战略支撑》,《解放军报》年11月09日)

材料三: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是自主创新的内容而非内涵。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当今世界科技迅猛发展,国家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它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和发展的筋骨,是一国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对于企业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自主集成和应用各种技术知识并由此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包括技术搜索能力、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等;对于国家来说,自主创新能力就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意识地促进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流动和应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财富从而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制度能力,而不完全是一种技术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国家竞争力。

(摘编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全球个经济体中,我国创新能力持续位居世界前15行列,是跻身世界综合排名前30位的唯一中等收入国家。

B.年,我国颁布了《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商标注册暂行条例》等知识产权法规,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轨道。

C.当前国际形势严峻,我们难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D.创新能力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国家崛起和发展的支柱,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就是高铁,从无到看,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到自主创新,现在已经领跑世界。

B.我国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取得历史性成就,法规制度体系逐渐健全、产权意识明显提升,对规范市场、激励创新、打造品牌、扩大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C.我们必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D.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文化事业的日益繁荣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到位,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科技创新成果也将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3.下列引语,不可以作为论据用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在掌舵的准备。”

B.“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想,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

C.“成功的人是跟别人学习经验,失败的人只跟自己学习经验。”

D.“路只有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

4.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4分)

5.请综合三则材料说明我国科技事业应如何发展?(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胡杨林

墨白

一开始就是这样。那个用一根红柳扛着两只野兔的猎人看了一眼在远处的胡杨树下挖掘的老人说,有许多年了。我们从西南方向沿着由喀喇昆仑群峰雪融而成的叶尔羌河,最初穿过莎车,然后来到了巴楚境内的原始胡杨林,在一片残留着积雪的胡杨林里,我们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手持一把坎土镘,正弯腰在一棵粗大的胡杨树下挖掘。你在找什么?出于好奇,我们上前询问。他停下手中的坎土镘,用长满了老人斑的手指撩了擦散落在额前的白发,我们看到他脸上布满了像沟渠一样的皱纹,他确实已经很老了,老得让我们无法分辨他的实际年龄。但是让我们尴尬的是,老人并没有回答我们的提问,他只是看了我们一眼又弯下腰去继续挖掘,他手中的坎土镘在刨进沙土时发出了“嚓——”的声响。正在我们要离开的时候,在一片红柳丛前我们遇到了一群围猎野兔的维吾尔族老乡,那个用红柳挑着战利品的波瓦对我们说,每年,我都会在这林子里看到他。

他在挖什么呢?那儿。波瓦朝两棵树身依靠着的胡杨指了指。我们看到那对胡杨树中的一棵早已枯死,由于长年的风吹日晒只剩下坚挺的躯干,而另一棵在

不知枯死了多少岁月之后,竞然横生出两根粗壮鲜绿的枝杈,伸向死去的伴侣,就像用双臂爱怜地搂住心上人的脖颈,用自己的身躯为恋人挡住风沙的侵袭。猎人把肩上扛着的野兔去下提在手上说,明白了吗?夫妻树。但是,在猎人们穿过一片托克拉克树林消失之后,我们仍然没弄明白那个波瓦话里的意思。隔着那片红柳,我们听到的仍是那位老人的坎土镘刨进沙土时发出的嚓嚓声。

一开始就是这样。在那片临近叶尔羌河的胡杨林里,牧羊人毛拉·亚森对我们说,我从小跟着达当放羊,每年都会在林子里看到他。听牧羊人这样说,我们的目光越过那片一人多高的红柳,又落在那个在一棵胡杨树边拿着坎土镘挖掘的老人身上。他在找什么?找人,一个女人。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我也不知道。亚森用他特有的语气说,我也是听我达当说的。亚森说着,驱赶着他的羊群往河边去。

亚森离开后,树林里除了从远处的红柳丛边传来的坎土镘吃进沙土里的声音落在我们渐渐接近的沙土路上,四处没有一丁点别的声息。叶尔羌河岸边生长的胡杨茂密而茁壮,刚萌发的嫩枝绿叶泛着鹅黄明亮的光泽,在蔚蓝色的天空下透出了无限的生机。

一开始就是这样。那个头上不知梳了多少发辫的维族姑娘,正在小心翼翼地把一个野蘑菇采下来。这种蘑菇我们在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附近的其尼瓦克宾馆里品尝过。那个负责招待我们的维吾尔族多斯特地给我们点了这个莱。他说,这是世界上罕见的稀有菌种,只有叶尔羌河水、千年胡杨林和干旱少雨的大漠气候的自然融合,才能孕育出这种质嫩味美营养丰富的野蘑菇。我们相信多斯的话,但是如果我们吃的是这位维族姑娘刚刚摘采下来的蘑菇,我想那味道一定更加鲜美,现在她用手里拿着一根菌柄呈乳白色的下粗上细呈圆形的黑木耳状蘑菇的手背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对我们说,很早以前,我跟着阿孃采蘑菇的时候就见过他。他在找什么?找人。什么人?他妻子。听我阿孃说,已经很早了,可能是年,那时候我阿孃还没有出生,他妻子就从上海来到这儿在这之前就住着军垦的人,他就是。维族姑娘指了指那个挖掘的老人说,说完她又忙着去采蘑菇。

一开始就是这样。傍晚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枝叶,使得他身边的胡杨树更加粗壮,偶尔有一两片金黄的叶子从空中摇下来,老人终于停下手中的坎土镘看着我们说,她们从上海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就住在地窝子里,那地窝子还是我派人给她们挖的,军垦嘛,那时我是连长。我们结婚的时候,她头上生了很多虱子,困难呀,她水土不服,南方女子嘛,整天拉肚子,整天拉,什么药都吃不好,从冬天一直拉到春天,人瘦得像个鬼似的,最后她人就不行了。我就把她埋在了这胡杨林里。她临死的时候,我答应等有一天把她带回老家去。可是没想等到了夏天河水漫上来,坟头就淤平了,我怎么找都找不到她,从那一年开始,我几乎找遍了整个树林,一晃几十年都过去了,你说怪不怪,怎么就找不到她呢?你说,我答应过她的话,怎能不算话呢?

老人说完,又开始了挖掘,他嚓嚓的挖掘声在胡杨林里四处散开,最后落进了那些浓得化不开的黄沙里。这梦一样的情景,使我们想起了梵高,想起了梵高笔下火一样的麦田。在离开老人之后我们转身前往河边。我们知道,在明年的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来这里,一准会再次看到他弯腰在某一棵胡杨树边的沙土里挖掘。但是,在叶尔羌的河边,在那个黄昏来临的秋日的傍晚,我们既没有看到那群猎人,也没有看到那个牧羊人,在河边的沙地上,我们只看到了羊群留下来的足迹。我们站在叶尔羌河畔,注视着倒映在河水里的胡杨树,那被河水摇曳着的金黄色,使我们突然萌生了一种遥远的孤独。

(有删节)

6.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一开始就是这样”的话,劈面而来并反复出现,既使行文上下紧密衔接,又特别强调主人公的行为始终如一。

B.本文没有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借助猎人、牧羊人和维族姑娘之口,逐步解开老人在胡杨林里持续挖掘的谜团,揭示主题。

C.文中对野磨菇着墨较多,看似无关紧要,实则颇见匠心,在小说情感氛围的营造,审美感受的协调等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

D.最后一段写想起了焚高笔下火一样的麦田,是因为两者高度相似,都是“梦一样的情景”,悲壮而又绚烂,冷峻而又热烈。

7.第二段刻画胡杨林“夫妻树”堪称妙笔,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夫妻树”以树喻人,呈现了一个绝美的爱情故事,形象、生动而又细腻,极好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与精神。

B.用“一棵只剩下坚挺的躯干”与“另一棵横生出两根粗壮鲜绿的枝权,伸向死去的伴侣”作对比和“用双臂爱怜地搂着心上人的脖颈”“用身躯为恋人挡住风沙的侵袭”作比喻,极富艺术张力。

C.“一棵早已枯死”“另一棵在不知枯死了多少岁月之后”等语暗示老人爱情的悲剧性和愿望最终不能实现。

D.“夫妻树”正是文中主人公爱情故事的象征,是为与后文老人的自述遥相照应而提前作出的艺术设计和铺垫。

8.小说最后一句,为什么突出被河水摇电着的胡杨林的金黄色?为什么"我们突然萌生了一种遥远的孤独"?请简要分析。(4分)

9.如何看待小说中老人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冑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崔旰等乱,前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唐,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意君,人皆怜之。垃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赞曰: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粉,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逮开元间,稍裁以雅正,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伟,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至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故元稹谓:“诗人以来,来有如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新唐书·杜甫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胃曹参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推举、举荐之意。《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中"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科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B.右拾遗,唐朝及后来朝代设置的小官,分左、右拾遗,是谏官的一种,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称述得失。

C.三司,唐代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自永徽以后,武则天当政,以尚书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杂接,谓之"三司"。

D.开元,是唐朝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出自《汉书·李寻传》:“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杜甫积极入世,忠于朝廷。虽然考进士未中,向玄宗献上三篇赋,被玄宗赏识,后来授予官职。肃宗即位后,想方设法投奔肃宗。

B.杜甫广交朋友,看重友情。与房琯是布衣之交,房琯因兵败陈涛斜和窝藏董廷兰被罢免官职,杜甫上疏为房琯辩解,唐玄宗大怒。

C.杜甫晚年贫病交加,颠沛流离。流落剑南,与剑南节度使严武是世交,于是依附严武,严武对他非常亲厚。严武死后,杜甫漂泊无依。

D.杜甫才华横溢,深得后世推崇。杜甫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让后人颇为受益,韩愈认为其诗可以和李白并驾齐驱。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

(2)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14.杜甫的死因有哪些?请分条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少年游·草

高观国

春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

15.下面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裀”,写春风吹绿了芊芊芳草,在飘动的白云映衬下显得那样葱翠可爱,“晓梦”点明这令人神往的如屏芳景只是一场春梦。

B.“软衬飞花,远连流水,一望隔香尘”,写软草映衬飞花,随流水蔓延天际,一眼望去,无边芳草已被流水阻隔,“香尘”一句,补足梦境。

C.“萋萋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写姜萋芳草给人留下多少相思别离的江南之恨,在“翠罗裙”上缀以“翻忆”二字,感情上多了一个曲折。

D.“冷落闲门,凄迷古道,烟雨正愁人”,“凄迷”二字将心绪之凄黯与望眼之迷蒙融会,并与上片“一望隔香尘”暗合,勾起人满怀的愁绪。

16.简要分析全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而王维《使至塞上》中“,”却用类似的景物突出边塞的壮丽。

(2)这世界不缺人才,只缺舞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才不常有。《马说》中也有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3)关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认为“,”,你觉得他们之间矛盾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着,活泼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已爬满嫩绿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破。

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天气暖起来。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爱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春要捂,春要捂。”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18.下列各项中,与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开着朵儿的。

B.公务员应该在群众中生根开花。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9.下列各项中,与“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的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注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B.画得真好———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么?

C.他纳闷了——究竟是计算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熟练?

D.哦,您,您,您就是——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少有人会留意婆婆纳。况且十有八九的人也不觉得它算花呢”,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3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常吃素,好养肚”其实有着科学的道理。在快节奏的生活里,热衷“吃素”的现代人更多地将素食锁定为蔬菜与水果,他们相信,。

蔬菜和水果在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方面的确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尽管大多数蔬菜所含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质的含量都要优于水果,但水果中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含量和比蔬菜丰富;并且水果中的芳香物质、香豆素等植物化学物质也是蔬菜无可比拟的,而它们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再者,大多数水果是可以直接吃的,一般不需要加熟,所以它的营养成分不受烹调因素的影响,营养素损失也少;因此,。

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C。A项“国家”不能替代“经济体”。B项时间错误,“知识产权工作逐步走上了正规化轨道”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D项应为“自主创新能力”。

2.D。D项条件与结果颠倒,“经济竞争力、文化影响力最终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

3.C。C项讲的是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

4.比喻论证,如"国之利器""先手棋""卡脖子"等。引用论证,如"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因果论证,如国际形势严峻,核心技术引进不来,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

(4分,答出一点记1分,答出两点记2分,答出三点记4分)

5.要自立自强,明晰科技主攻方方向,深化体制改革,抓好科技创新主体。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之路。(6分,每答出一点记2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6.B(最重的是老人自述)

7.C(没有这样的暗示,小说突出的是爱的执着与力量)

8.胡杨林的金黄色,象征了美好而执着的爱情,也象征了美好而执着的理想。“遥远的孤独”是“我们”通过老人的爱情故事理解到追求美好理想的过程和结果而产生出来的感受。(每点2分,第二点答出“我们既没有看到那群猎人,也没有看到那个牧羊人,我们只看到了羊群留下的足迹”“再没有看到那个挖掘的老人”“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有时不一定有美好的结局”等,或其他言之成理的话,酌情给分)

9.第一问: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忠于爱情、一诺千金的人;小说中的老人也是坚定不移追求美好理想,执着如一、不畏艰难,不怕过程漫长,不在乎结果的追求者的代表。第二问;通过侧面描写(如通过其他人的讲述、景物的渲染等)和正面描写(老人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来塑造老人的形象。(每答出一点给2分。第二问必须出现"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才给2.分,其他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10.D

11.A。解析:举,推举,举荐之意。《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中“举孝廉”是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12.B。解析:张冠李戴,应为唐肃宗大怒。

13.(1)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虚弱到饿死,于是(皇帝)允许杜审亲自往鄜州探望。(计分点:寓、艰窭、省视,每点一分;句意一分。)

(2)(杜甫)游览南岳庙,孝庙突发大水,过了十天他没找到食物,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他,(杜甫)才能够回来。(计分点:遽、涉旬、乃,每点1分;句意1分)

14.国家动荡导致常年漂泊,体弱多病;不善经营料理自己的生活,导致饥寒交迫;大水阻隔,久未进食,后又吃食牛肉,饮酒大醉,以致伤害身体而去世。(每点1分)

杜甫字子美,少时家贫不能够养活自己,客居在吴、越、齐、赵一带。李邕对他的才学感到惊奇,先去看望他。参加进士没考上,困居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在祖庙祭祀祖宗,到郊外祭祀天地。杜甫进献了三篇赋。皇上对这几篇赋感到惊奇,让他在集贤院等待诏命。命令宰相考试他的文才,提拔为河西尉,杜甫尚未到职,后来改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适逢安禄山叛乱,皇帝逃入蜀地,杜甫避乱奔逃于泾、渭等三江流域。唐至德二年,杜甫逃往凤翔拜谒(唐肃宗),被授右拾进的官职。

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当时房琯在陈涛斜被打败,又因为受董延兰(牵累),被罢黜了宰相职务。杜甫上疏说:“罪行轻微,不应该罢免大臣。”唐肃宗大怒,召见三司来质问。宰相张镐说:“如果让杜甫抵罪,这是在断绝言路。”唐肃宗(怒气)才缓解。当时,杜甫所在的地方到处是盗寇抢掠,而杜甫家眷寓居于鄜州,生活终年艰难贫穷,小儿子甚至被饿死。于是杜甫亲自前往鄜州探视。(杜甫)(杜甫)从鄜州四到京城,出任华州司功参军。关中随处闹饥荒,杜甫就弃官离去。漓去,客居秦州,以背负木柴、采集橡果为生。

后来(杜甫)流落到剑南。在成都城西郊浣花溪营建草堂居住。朝廷召杜甫任京兆府功曹参军,他没有到职。恰逢严武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杜甫前去投奔他。严武第二次任剑南节度使时,上表推荐杜甫为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衔。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是世代交谊,就对杜甫十分优待,亲自来到杜甫家中。崔旰等人内乱时,杜甫往来于梓州,夔州之间。大历年间,杜甫出了瞿塘峡,又从长江溯流而上到沅江、湘江,以便去登南岳衡山。于是暂住耒阳,游览南岳庙,突然发大水,十多天找不到东西吃,耒阳县令备船来迎接,才得回来。县令为他摆设了烤牛肉和白酒,杜甫喝得大醉,晚上离开了人世,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旷达不拘礼俗,又不自我约束检点,喜欢谈论天下大事,调子虽高却不切实际。他与李白齐名,当时称为“李杜”。杜甫多次身经叛乱,坚守节操,没有污点。他所作的诗歌,感伤时局又懦弱无为,感情上忘不掉皇上,人们都很同情他。杜甫的墓在岳阳。有六十卷书籍,至今流传。

评价道:“唐朝兴起以来,诗人们继承南朝陈及隋朝的诗风余韵,崇尚浮华绮丽的文风并相互夸耀。到宋之问、沈伧期等人,研究揣摩音韵,做到平仄没有差池,称之为“律诗”。(以后)人们竞相沿袭。到了开元年间,渐渐地以典雅中正来衡量诗歌。然而倚仗形式华美的,其内容就会空虚,喜欢绮丽风格的,就会有违于雄壮。到了杜甫,他的诗歌雄浑开阔无比深广,融合千万风格为一体,古今诗体兼善。其他诗人不足之处,杜甫却能做到足足有余。即便是他所遗留下来的文学遗产,也让后人受益很多。所以元镇说道“有诗人以来,没有比得上杜子美的”。杜甫又善于铺陈时事,对格律押韵的把握非常精深,以至于他(即使)写上千言的诗歌,其气势也不会有一点衰减,世人称为“诗史”。昌黎韩愈对于(杜甫的)文章慎重地许可,至于诗歌,唯独推崇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确可以相信他们说的。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15.B“无边芳草已被流水阻隔”应为“美人芳踪包被已被阻隔”。

16.虚实结合:全词虚实结合,上片借助梦境来表达芳踪的难觅的失落和惆怅,下片描写实景来抒发愁情;借景抒情:下片结尾三句借“冷怜落闲门”“凄迷古道”濛濛“烟雨”的凄清冷落之景来抒发诗人浓浓的离愁别恨。直抒胸臆:下片首句“多少江南恨”,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对远隔香尘的伊人的思念之情(每点2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18.B。B项与横线句均为比拟手法中的拟物;A项含有拟人的手法,C项运用了谐音双关,D项含有设问。

19.C。C项与例句的破折号表解释原因;A项表强调,B项为语意转换,D项表语意中断。

20.不好。原句运用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可以引发读者思考,(1分)“愣一愣”突出人的情态,表现出人们对把婆婆纳看作花的惊讶,突出婆婆纳勃勃生机。而改句没有这种效果。(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答案示例:两者营养又健康。(或:蔬菜与水果既营养又健康。)二者存在差异。水果更受素食者青睐。(或:水果常常为素食者首选。)

(评分参考:每句2分,要求衔接恰当;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语意不符合要求不给分。)

2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概括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使用压缩语段的技巧,提取关键词句概括主要意思。

答案示例:

果蔬成为素食易食。果蔬营养及作用有差异。水果更营养且健康。

(评分参考2点计3分,答出3点计5分;字数不符合要求,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四、写作(60分)

23.参考高考评分标准。

(来源:网上免费分享资料。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精彩回顾

一、高考语文模拟卷: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烟台市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诊断性测试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届高三湖北十一校第二次联考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测试(广东一模)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茂名一模语文试题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肇庆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福建省漳州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日照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泰安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山东省滨州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辽宁卷)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岳阳市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9:年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

99.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8:广东省届高三综合测试语文试题(三)

98.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7: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

97.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6:河北省张家口市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96.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5:辽宁省大连市年高三语文双基测试卷

95.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4:顺德区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

94.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3:济南市届高三十一学校联考

93.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2:武汉市届高中毕业生三月质量检测

92.高考前线

模拟试卷91:届新高考山东卷模拟训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3.重磅:高考各省市语文模拟卷第三辑30套来袭!

2.重磅:高考各省市语文模拟卷第二辑30套来袭!

1.重磅:高考各省市语文模拟卷第一辑30套来袭!

二、高一试卷

17.高一试卷17

山东省威海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6.高一试卷16

天津市和平区-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试题

15.高一试卷15

山东省青岛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4.高一试卷14

广东省深圳市—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卷

13.高一试卷13

黄冈市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12.高一试卷12

辽宁省丹东市-学年度(上)高一语文试题(新高考)

11.高一试卷11

-学年浙江省温州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10.高一试卷10

山东省淄博淄川区-学年上学期高一12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

9.高一试卷9

江苏省盐城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8.高一试卷8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7.高一试卷7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6.高一试卷6

山东省肥城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高一试卷5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高一试卷4

海南省—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3.高一试卷3

山西省太原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高一试卷2

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1.高一试卷1

山东省威海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高二试卷

23.高二试卷23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22.高二试卷22

江苏省南京市-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21.高二试卷21

浙江省-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20.高二试卷20

天津市静海区-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9.高二试卷19

山东省肥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8.高二试卷18

天津市-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17.高二试卷17

浙江省嘉兴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6.高二试卷16

江苏省连云港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5.高二试卷15

江苏省启东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14.高二试卷14

江苏省宿迁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3.高二试卷13

泰安市-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12.高二试卷12

江苏省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1.高二试卷11

山东省泰安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0.高二试卷10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9.高二试卷9

江苏省泰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初语文试题

8.高二试卷8

山东省潍坊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高二试卷7

山东省枣庄市-学年第一学期高二质量检测考试语文试题

6.高二试卷6

江苏省扬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高二试卷5

湖南省常德市-学年高二12月联考语文试卷

4.高二试卷4

浙江省金华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3.高二试卷3

海南省—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

2.高二试卷2

吉林油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高二试卷1

年湖北省联考协作体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九年级试卷

9.九年级试卷9

淮滨县届九年级语文一摸试题

8.九年级试卷8

年河北省石家庄市3月份九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7.九年级试卷7

年江西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6.九年级试卷6

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

5.九年级试卷5

年河南部分重点中学九年级上学期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4.九年级试卷4

福州市-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抽测

3.九年级试卷3

-学年(上)厦门市初三年质量检测

2.九年级试卷2

江苏苏州-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卷B卷

1.九年级试卷1

四川省遂宁市-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五、八年级试卷

6.八年级试卷6

年春季八(下)第一次月考

5.八年级试卷5

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4.八年级试卷4

-学年福建省厦门市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3.八年级试卷3

文山市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学业水平测试

2.八年级试卷2

钟祥市胡集四中-上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1.八年级试卷1

八年级十二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六、七年级试卷

6.七年级试卷6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5.七年级试卷5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阶段测试卷

4.七年级试卷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3.七年级试卷3

-学年福建省厦门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七年级试卷2

七年级上册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1.七年级试卷

-学年福建省南平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七、作文精选:

5.高考作文

作文范文哪里找?看这篇《人民日报》的时评:《让善良成为生命的底色》

4.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题里的人文精神

3.高考作文应用文备考(三):书信、发言稿、读(观)后感(格式+注意点+典题+范文)

2.高考作文应用文备考(二):演讲稿、倡议书、慰问信(格式+注意点+典题+范文)

1.高考作文应用文备考(一):贺信、辩论稿、表扬信(格式+注意点+原题+范文)

八、视频合集

19.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35:《枫桥夜泊》(诵读+讲解+书写)

18.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34:《别董大》(诵读+讲解+书写)

17.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33:《春夜喜雨》(诵读+讲解+书写)

16.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32:《望岳》(诵读+讲解+书写)

15.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31:《绝句》(诵读+讲解+书写)

14.视频

中华经典资源库合集第一辑(1-30)

13.视频

古典诗词中的中国意象和中国精神(8集)合集——“梅兰竹菊”“风花雪月”系列

12.视频

《李白在安陆》(1-3)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1.视频

《楹联里的中国》(1-1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0.视频

《诗词中国》(1-8)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9.视频

《齐鲁家风》(1-6)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8.视频

《朱熹》(1-4)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7.视频

《千年书法》(1-8)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6.视频

《诗画江南》(1-8)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5.视频

《弟子规》(1-9)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4.视频

《苏东坡》(1-6)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3.视频

《宋之韵》(1-2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2.视频

《二十四节气》(1-24)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视频

《唐之韵》(1-2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九、集智备课

11.古诗鉴赏视频微课

合集(1-7集:思想感情、表达技巧、语言……)

10.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9.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庖丁解牛

7.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教案:《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6.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电影素材:《哦,香雪》

5.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电影素材:《百合花》

4.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雪莱《致云雀》

3.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闻一多《红烛》

2.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视频素材:《沁园春长沙》

十、基础夯实

1.基础夯实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课本现代文知识点汇编

十一、教案在线

2.教案在线

八年级:《新闻采访》教学设计

1.教案在线

七年级:《谁是最可爱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96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