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阳疏肝春季养生之要务,做到了您就会少生

甲氧沙林搽剂 https://m-mip.39.net/pf/mipso_4341463.html

今天,立春了。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节气比春节来还重要,对人的健康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养生保健之人,立春是周而复始、吐故纳新的关键时刻,代表着吉祥之意,预示着温暖来临,健康遇新机。

立春后,自然和人体的阳气从内向外始动,会出现万物复苏和活跃的生命现象,如大地生机傲然,小草开始返青,柳树露出嫩芽,自然界开始生动起来,人也变得精神抖擞。

这般生机与活力,离不开身体阳气和肝脏的条达和疏泄。人如同一颗大树,我们给人体五脏定个位置,更好地来判断立春护阳疏肝的重要性。

心、肝、脾、肺、肾是人体重要的五个脏器,人体的元气在这五个脏器中不断周流而产生生命力和活力。元气藏于肾,就像大树的树根,封藏着人体精微之物——肾气,分阴阳之气,是生命的原动力。树干像肝,其藏血,主气机的疏泄,也就是说元气要通过树木——肝的工作向外疏泄于外的,并将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一起输布出去的,这种功能在春天成为主气。脾胃就像养育大树的土壤,不断运化后天之气,供应生命的新陈代谢,一旦肝气疏泄不利或脾土湿热、痰阻、或者寒凉,就会干扰肝气在春天的疏泄,从而影响到肺。正常肺就像大树的叶子,其树叶的茂盛来自于肝和脾胃的协调,同时也来自心脏的作用。心脏在这里很像太阳,将脾胃之土运化来的营养之物通过肝条达输布于肺,通过肺气输布全身,并将这个过程产生的精微之物通过肺收藏于肾,完成生命的一气周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阳气的升发和肝气的疏泄,直接影响到健康。

如树根中肾阳不足就会失去春天阳气生发的始动力量,人就很容易在春天表现气短、乏力,缺乏生机和活力。即使,阳气充足,如不注意保暖,伤了初始之阳气,同样人很容易生病,犯一些老陈病,如呼吸道疾病、风湿病和心脏病和中风等。

在中医看来,人的阳气不能升发,很大程度上与肝有关。如一个人肝气不疏、气滞血瘀或者痰湿郁阻、气郁化火,都会影响春天阳气从内向外的抒发。这样,人很容易出现胃肠道不适,如两胁痛,腹胀、便溏或便秘、食欲差等,还有情志疾病,如焦虑和抑郁症状,甚至失眠和精神焦躁的出现,等等。

所以,立春之时,我们要学习护阳疏肝,这是保证身体元气抒发,气血周流的关键,也是春季养生之要务。建议大家遵守两大原则和六项注意,为一年生命轮回开个好头。

一、护阳防寒

中国传统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也就是说五天为一侯,每一侯气温都有所不同,逐渐驱寒向暖:“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这个时节,气温平均在10-22度,各地有所不同。其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

如果立春之时不注意保暖,过早地脱下冬装,人体从内渐渐疏泄至外的阳气就很容易丢失,造成人体阳气损耗,而影响机体的气血的吐故纳新,升清降浊,固本归元的活动,就容易生病。

二、开心疏肝

从现代疾病谱看,焦虑和抑郁占据半壁江山,约有一半以上的人群有焦虑和抑郁的倾向和隐患,这些大大影响了肝气的疏泄,而产生疾病。所以,立春之后,更应该注重情志的调节,保持乐观心态。

生活中的情绪是会给身体带来很大影响的,心态好日常很开心的人群整个人看起来都非常的有朝气,反之日常情绪很差的人群会让人看起来都很丧。中医认为,肝气不舒,不是肝脏本身出现问题了,往往是心出现了问题。所以,从立春开始,我们要开心对待每一天,即使有烦恼,也要及时化解,不能产生郁闷之气干扰阳气通过肝脏的正常疏泄,这是春天养生非常重要的一环。

三、六项注意

要尊崇这两项原则,建议做到六项注意,对立春养生非常必要:

(一)早睡早起

尽量地让身体与自然界的阳气充分融合,借助自然阳气生发之力,填充体内阳气不足和升发之力。不宜熬夜,易损伤阳气。另外,要预防春困。春天会比较容易犯困,这个时候需要提高夜间的睡眠治疗,睡眠时间不能过长,保持在8个小时就可以了,但是也因人而异。早睡早起,多晒晒太阳也对解除春困有一定的帮助。

(二)御寒保暖

其实,除了衣着较冬天偏少之外,各种御寒同冬天相似,甚至更加讲究。立春到来,天气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早晚寒气袭人,让人倍觉“春寒料峭”。此时人体尽管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但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是有所减弱的。随着阳气的外出,人体毛口张开,如果不加以保护,倒春寒袭来,人很容易受风寒之邪侵袭而生病。所以,御寒保暖,不仅呵护阳气升发,更要保护阳气不会无畏的损耗。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特别要注意护脚、泡脚;护颈暖背,护腰不漏脐,阳虚体质者更要加强这些方面的保护。

(三)少酸多甘:

春季属于肝主气之时。保证肝的疏泄和其他功能的实现,离不开饮食的调节。建议饮食除了要清淡少辣之外,少吃补益食品,更重要的是注意少酸多甘。酸性食物会助长肝气过旺,而影响脾胃功能。因为肝属木,脾属于土,脾虚肝盛,就会肝风内动,多吃一些甘味食物可以健脾疏肝,大枣是最有代表性的食物,可以健脾益肺养肝。另外,对于可以吃一些辛味发散的食物,加强肺卫阳之气的皮肤腠理开合,调节树根、树干、树叶之间的关系。另外,春天容易病毒感染,特别是新冠病毒还在肆虐我们,姜、蒜是辛散之物,是非常好的天然杀菌药,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四)适量运动

立春以后,随着气温回升,人们要逐渐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这可以加快血液循环,有利气血运行。不过由于立春后天气乍暖还寒,这时比较适合进行节奏和缓的运动,

如梳头、散步、慢跑、打太极等,活动关节,舒展形体,有益健康。由于气候仍然干燥,运动时补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五)防陈旧病

很多人身体存在所谓的老陈病,如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这些疾病往往随着阳气升发不利或耗损而诱发,正如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所以,从立春开始,除湿解毒,扫除一切影响气机的痰湿之物,从意识上加强,从生活方式上管理,从情志上疏导,往往可以降低复发。

(六)情绪调控

立春后,对于情志问题要加大调控,情绪宜疏不宜堵。不提倡春季过度压抑自己的情绪,要适度宣泄自己的情绪和压力,保持情志的畅达。可以不伤及他人的自我宣泄;广交朋友,多倾诉,多参加社群活动,唱歌跳舞等。更好的推荐方式是运动和旅行,可以更好的正向调节情绪,有利于保持天人合一的自然状态。

同时,可以借助中医调理的方法进行疏解,如按压太冲,行间,足三里和太溪穴。也可以中药代茶饮:刺五加、枸杞、杭白菊、红花、合欢花、百合花各适量沸水充泡饮用。剌五加、枸杞平补肝肾;杭白菊,清肝火,令眼睛明高润泽。合欢花,令人心情愉快,安神解郁,活血消肿;红花,活血散瘀;百合花,润肺,去痰浊。

总之,不同的体质养生有所不同。护阳疏肝是立春后养生总的策略。无论哪种体质,存在什么基础病,都要殊途同归于肝气的适度畅达,阳气的生发,任何阻碍这一大势所趋,都会带来疾病的可能。

愿我们本着《黄帝内经》之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其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愿这个春天,我们每个人抖起精神,吐故纳新,朝气蓬勃,健康活泼,华丽转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922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