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重点有动画经脉循行文白结合版诵文
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
《灵枢?经脉》: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返回)循胃口(贲门),上膈属(zhǔ)肺,从肺系(气管喉咙,肺之系带)横出(向外横行——中府穴——起点穴)腋下,下循臑(nào:,指上臂。屈侧称臑内,当肱二头肌部;伸侧称臑外,当肱三头肌部)内,行少阴、心主(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之前,下肘(窝)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前臂内侧桡骨尺侧缘下行),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拇指尖端桡侧——少商穴——止点穴)。
其支者:从腕后(列缺穴分出),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食指尖端桡侧——商阳穴——交点穴——与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灵枢?经脉》: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食指尖端桡侧——商阳穴——起点穴——交点穴——与手太阴肺经),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第1掌骨和第2掌骨之间,经过第2掌骨桡侧中点的合谷穴)之间,上入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中(阳溪穴),循臂上廉(前臂桡侧),入肘外廉(肘横纹外侧,约曲池穴),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肩峰肩髃穴。髃,yú)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向上循行至背部颈椎——大椎穴——与手足三阳经交会于督脉),下入缺盆(锁骨上窝部,缺盆骨即锁骨,其上有缺盆穴),络肺,下膈,属大肠。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面颊或下颌角部),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水沟穴)——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经脉在人中穴左右交叉,左脉右行,右脉左行,止于对侧鼻孔——迎香穴——止点穴——交点穴——与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灵枢?经脉》: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迎香穴——交点穴——与手阳明大肠经),交頞(è,鼻根凹陷处)中,旁约太阳之脉(睛明穴——与足太阳膀胱经),下循鼻外(承泣穴——起点穴),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承浆穴——交点穴——与任脉),却循颐后(颐,yí。口角后,下颌部)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上关穴——足少阳胆经),循发际,至额颅(前额神庭)。
其支者(颈部分支):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
其直者(胸腹直行脉):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少腹两侧气冲部,当腹股沟动脉搏动处)中。
其支者(胃下口的支脉):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穴名),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胫骨外侧前缘),下足跗(经足背),入中指内间(并止于第2足趾外侧端——历兑穴——止点穴)。
其支者(小腿的支脉):下膝三寸(足三里)而别,下入中指外间(第3足趾外侧端。中趾即第3足趾,外间即与第4足趾之间)。
其支者(足跗部支脉):别跗上(从足背冲阳穴分出),入大指间,出其端(止于足大趾末端内侧——隐白穴——交点穴——与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足大趾末端内侧——隐白穴——起点穴),循指内侧(赤)白肉际,过核骨(第1跖骨的头部凸起)后,上内踝前廉(上行至内踝前面),上踹(chuǎi,腓肠肌,小腿肚)内,循胫骨后(缘),交出厥阴之前(至内踝上8寸交于足厥阴经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食管),连舌本(舌根部),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交点——手少阴心经)。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大包穴——止点穴),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手少阴心经
《灵枢·经脉》: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的组织),下膈,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眼球连接于脑的组织)。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腋窝部——极泉穴——起点穴),下循臑内后廉(上臂内侧后缘),行太阴心主(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前臂内侧后缘),抵掌后锐骨(至掌后豌豆骨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小指桡侧末端——少冲穴——交点穴——与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
《灵枢·经脉》: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小指末端尺侧——少泽穴——起点穴),循手外侧(尺侧)上腕,出踝(此处指手腕后方的尺骨小头隆起处)中,直上循臂骨下廉(直上沿着前臂外侧后缘),出肘内侧两骨(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上循臑外后廉(上臂外侧后缘),出肩解(肩关节),绕肩胛,交肩上(大椎穴——交点穴——与督脉),(向前向下)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目外眦),却入耳中(听宫穴——止点穴)。
其支者:别颊,上?(上行目眶下。?:zhuō,眼眶下方颧骨部),抵鼻,至目内眦(目内角——睛明穴——交点穴——与足太阳膀胱经),斜络于颧。
足太阳膀胱经
《灵枢·经脉》: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睛明穴——起点穴),上额,交巅(巅顶——百会穴——交点穴——与督脉)。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回出下行项后),循肩髆(肩胛部。髆,古同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lǚ,夹脊两旁的肌肉,即竖棘肌),络肾,属膀胱。
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
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肩胛骨内侧或胂,shèn,相当于竖棘肌外侧),挟脊内,过髀枢(髋关节。髀:bì,大腿。),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chuǎi,腓肠肌)内(向下通过腓肠肌),出外踝之后,循京骨(第5跖骨粗隆部,其下有穴名京骨)至小指外侧(小指外侧末端——至阴穴——止点穴——交点穴——与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
《灵枢·经脉》: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足小趾的下方),邪(通斜)走足心(涌泉穴——起点穴),出于然骨(舟骨粗隆)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此处有一分支进入足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主干经过小腿内侧上行达到腘窝内侧),上股内后廉(大腿内侧后缘),贯脊(贯穿、通过脊柱——长强穴——与督脉)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锁骨下缘——俞府穴——止点穴)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交点,与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包经
《灵枢·经脉》: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甲乙经》无“心包络”三字)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从胸至腹)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乳下旁肋部),下腋三寸(腋下3寸,与乳头相平处——天池穴——起点穴),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太阴经和手少阴经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中指末端——中冲穴——止点穴)。
其支者:别掌中(劳宫穴),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无名指尺侧末端——关冲穴——交点穴——与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
《灵枢·经脉》: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无名指尺侧末端——关冲穴——起点穴——交点穴——与手厥阴心包经),上出两指之间(小指和无名指之间,即第4、5掌骨间),循手表腕(手背腕关节),出臂外两骨(前臂外侧,尺骨与桡骨)之间,上贯肘(肘尖),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足少阳胆经)之后,(向前下方)入缺盆,布膻中(此指胸中,非穴位名),散络心包,下膈,遍(从上而下)属三焦。
其支者:从膻中(此指胸中,非穴位名),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额角),以屈下颊至?(?:zhuō,指眶下缘)。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足少阳胆经上关穴之别名),前交颊至目锐眦(目外眦——瞳子髎——交点穴——与足少阳胆经。同时在丝竹空之下——丝竹空穴——止点穴)。
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脉》: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瞳子髎穴——起点穴),上抵头角(额角额结节处),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手少阳三焦经)之前,至肩上(退后),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
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会合手少阳三焦经到达目眶下),下加颊车(向下经过颊车部位),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腹股沟动脉处),绕毛际(耻骨阴毛处),横入髀厌(即髀枢,指髋关节处)中。
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大腿外侧),出膝外廉,下外辅骨(腓骨)之前,直下抵绝骨(腓骨下段低凹处)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第4、第5趾骨之间,再上至第4趾外侧末端——足窍阴穴——止点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第1、第2跖骨间),循大指歧骨内(第1、2跖骨之间),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足大趾背部毫毛部,大趾末节外侧趾甲后有——大敦穴——交点穴——与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
《灵枢·经脉》: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足大趾背部毫毛部——大敦穴——起点穴)之际,上循足跗(内侧)上廉,去(经过……时)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大腿内侧),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期门穴——止点穴),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hángsǎng,同吭嗓,此指上颚与鼻相通的部位,相当于鼻咽部),连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交点——与手太阴肺经)。
奇经八脉
督脉
督脉者,起于少腹(女子为胞宫),合纂间(肛门前的会阴部。纂:Zuǎn,肛门),绕纂后,别绕臀下极之输(脊柱下端——长强穴——起点穴),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止于上唇系带处(龈交穴或印堂穴——止点穴)。
任脉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中极之下,即少腹胞宫之所。中极,腹正中线脐下4寸),下出于会阴部(会阴穴——起点穴),向前以上毛际(阴毛部),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下颌部——承浆穴——止点穴),绕唇,循面,入目。
冲脉
冲脉,起于小腹内,下出于会阴部,向上行于脊柱内;其外行者经气冲与足少阴经交会,沿腹部两侧上行(夹脐而行),至胸中而散。继而上达咽喉,环绕口唇。
交会腧穴:会阴、阴交(任脉),气冲(足阳明胃经),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足少阴肾经)。
带脉
带脉者,起于季胁(部下面),斜向下行到带脉、五枢、维道等穴,回身一周,状如束带。
交会腧穴:带脉、五枢、维道(足少阳胆经)。
阴维脉
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
交会腧穴:筑宾(足少阴肾经),府舍、大横、腹哀(足太阴脾经),期门(足厥阴肝经),天突、廉泉(任脉)。
阳维脉
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至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后,合于督脉。
交会腧穴:金门(足太阳膀胱经),阳交(足少阳胆经),臑俞(手太阳小肠经),天髎(手少阳三焦经),肩井(足少阳胆经),头维(足阳明胃经),本神、阳白、头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足少阳胆经),风府、哑门(督脉)。
阴跷脉
起于足舟骨的后方,上行内踝的上面,沿小腿、大腿的内侧直上,经过阴部,向上沿胸部内侧,进入锁骨上窝,上行人迎的上面,过颧部,至目内毗,与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跷脉相会合。
交会腧穴:照海、交信(足少阴肾经),晴明(足太阳膀胱经)。
阳跷脉
起于足跟外侧,经外踝上行腓骨后缘,沿股部外侧和胁后上肩,过颈部上夹口角,进入目内毗,与阴跷脉相会合,再沿足太阳膀胱经上额,与足少阳经合于风池。
交会腧穴:申脉、仆参、跗阳(足太阳膀胱经),居髎(足少阳胆经),臑俞(手太阳小肠经),肩髃、巨骨(手阳明大肠经),天髎(手少阳三焦经),地仓、巨髎、承泣(足阳明胃经),睛明(足太阳膀胱经)。
考眼力测试:您能从下方“在看”中找到“不在看”吗?
(忍心吗?为了凑字申请原创的小豆腐也太难了((???
))!
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在看(够字了吗……)
承蒙转载请注明:http://www.hongloumengs.com/bhgx/10255.html